signin signup

「美國」的搜尋結果

愛情就像水底的泡沫,會不留痕跡的消失,卻真真實實的存在過。

愛情就像水底的泡沫,會不留痕跡的消失,卻真真實實的存在過。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玩味平台 disneyplus年份:2017類型:奇幻愛情主廚(導演):吉勒摩戴托羅食材(故事大綱):故事背景在1962年冷戰時期,無法說話的伊莉莎白在政府的秘密機構擔任清潔工,神秘的兩棲漁男,成為她一成不變生活的唯一出口,兩個孤單,被囚禁的靈魂找到互相的慰藉,開始一段無聲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這部的電影名稱好美「The Shape of The Water」水可以是任何形狀,卻也不是任何形狀。回想起來,自己在感情中曾糾結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我試圖用言語向伴侶傾訴自己的無助,但無論我如何精雕細琢每一個文字,我都覺得伴侶無法感同我的身受,明明我們有語言、有文字、也生活在共同的文化背景,當伴侶重複著問,「妳可不可以告訴我,妳希望我怎麼做?」那句話將我的心與情感一同石沈深海,萬劫不曾赴返,最後伴人入眠的是無聲的懷抱,寧聽著空氣中的寂靜以及規律的呼吸頻率,那一切的不了解,都在一個懷抱中,得到暫時解脫。愛,沒有確切的形式,若不將自己投入其中,被之包圍,它將從妳的指尖溜走,愛,就像水一般,你沈浸其中,卻也獨立於其中,有時泡在水中太久,你會開始懷疑,自己漂流到了何處?這部影片將「愛」形容的很貼切,也讓我領悟再精確的言語都沒有辦法詮釋它,只有「感覺」會帶領你,讓你與之纏綿不懈。 #水底情深 #theshapeofwater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Read more

《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英雄終將面對的宿命

(內有結局雷) 伊森杭特要對抗的是恐怖組織或是軍國主義嗎?不,更直接來說,他要對抗的是宿命。總是應該歸功於克里斯多夫麥奎里,在一邊謹守著老派諜報電影的架構下,可以接連推出執導佳作《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同時他也是《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的劇本醫生,佈局縝密且不落俗套,再加上服膺於好萊塢早年動作片的肉身神話,堅持實景拍攝,學習各種高難度特技動作,這讓《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老派到不合時宜,卻又有一種讓人想要激烈讚賞的誠懇。《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到底算不算好看?其實就我而言,對於前幾集極致的肉身神話,在動作戲上已經慢慢顯得貧瘠,畢竟早在前幾部電影持續拉升高標,更讓湯姆克魯斯挑戰各種極端的軸線模式,爬到高處後往下跳,登上快速度的交通工具,只是每當湯姆在親自上陣前難掩的肅穆神情更坐實這些特技難度極高,需要多次演練,光是這樣就已經讓人覺得驚愕。 但話說回來,《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的文戲之好,是至少有克里斯多夫麥奎里的嚴格把關,在諜報電影裡丟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如果我們對抗的敵人,是難以預測的AI系統「生存體The Entity」,更坐擁不少信徒,變成有如天神一般的存在,而他一直信奉的美國政府卻也是幕後黑手之一,「生存體The Entity」有了自己的知覺不願被掌控,各路政府卻都想要成為世界霸權,彼此暗自忖度,伊森杭特已經是不穩定的存在,相較於前幾集的疑似叛變,這回是真的要叛變自己國家政府,才能保護整個世界。人類是否可以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在這個資本社會裡,我們擁有很多種質問去佐證自己的答案,不如就從《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裡面試圖找到答案,仔細想來,伊森杭特的性格一向較為古板,古板到讓人覺得不合時宜,出任務時也堅信不能讓自己的夥伴們受傷,重情重義又要在殘酷的諜報世界裡穿梭,怎麼看都覺得過於單純。或許這也是電影刻意安排讓重要角色伊爾莎福斯特(蕾貝卡弗格森 飾演)陣亡的原因,敵人這回可是完全不手軟,深知各國政府的弱項,也深知伊森杭特的弱項,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事物才會讓人懷憂喪志,進而無法精準執行任何自己該做之事。當然動作戲還是很精彩,後段在火車一段戲的鋪陳添入高空俯瞰跳傘、火車車頂打鬥以及跳躍火車車廂,在一切力求真實的狀態下,導演克里斯多夫麥奎里真正貫徹過他所說,希望能將《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帶回首集的冷調、猜忌等黑色電影風格,只是更好的部分應當是在於對片中所有女性角色的誠懇對待,她們絕非花瓶,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她們都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也都有自己的強烈意志,可以讓她們去反抗各種強權,在這個舊瓶新裝的諜報世界,顯得格外珍貴。

Read more

《變形金剛:萬獸崛起》追尋屬於你的跨時空鑰匙

《變形金剛:萬獸崛起》追尋屬於你的跨時空鑰匙​ 作為《變形金剛》早期影迷,見證孩之寶玩具公司進軍電影界之後的大成功,甚至遠遠凌駕同期一樣由孩之寶出品的《特種部隊》系列、《超級戰艦》,也算是看盡《變形金剛》系列如何由盛轉衰的歷史,成也麥可貝,敗也麥可貝,《變形金剛》首集徹底激發麥可貝的男孩性格,從頭到尾就像個荷爾蒙激發的青少年,見證跑車、美女以及大型機器人,再加上目不暇給的動作爆破場面,《變形金剛》確實讓人熱血沸騰。然則輝煌已過時,《變形金剛》在麥可貝一再自我重複,甚至明顯在後期都有股單純交差了事的感覺,於是無腦笑料越來越多,性感美女猛男越來越多,爆破越來越多,但是機器人反而越來越少,《變形金剛》的票房威力變得不若以往,實際上我從《變形金剛2》就開始感覺到與首集極大的落差,於是說服自己去看機器人打架等大場面就好,沒想到幾年過去,早就感到疲乏。《大黃蜂》幸賴以《酷寶:魔弦傳說》崔維斯奈特的童心,將這個故事轉化為孤獨的少女心事,面對「大黃蜂」同樣是孤立個體,沒有人可以傾訴,兩個不同種族的生物成為好友,再加上「大黃蜂」的靈活俐落也有精彩展現,電影算是開闊《變形金剛》另一種神采。只是《變形金剛:萬獸崛起》應是作為該系列的融合之作,年輕導演小史蒂芬卡普爾早在《金牌拳手2》就展現其紮實、沉穩卻沒有明顯特色的說故事風格,不太特別,但至少情感濃厚,《變形金剛:萬獸崛起》比較起前一部的少女,這次更直接以拉丁族裔、黑人當作主角,但以為能說些什麼,只是故事顯得更簡單。感覺得出《變形金剛:萬獸崛起》明顯在摸索風格,故事實在太簡單,就是尋找跨時空鑰匙,不見了,幸好還有另外一把,被搶走了,沒關係,毀了就好,如果柯博文會難過,那就先等一等,反正他遲早會自己毀掉鑰匙。只是《變形金剛:萬獸崛起》連戰鬥場面不夠有麥可貝過去那種豪奢的暴發戶心態,爆破不夠,動作戲也不算太精采,雖然加入全新品種的「強大金剛」,有野獸外型這件事情確實很新鮮,但感覺還是想要有更多視覺上的全新體驗。至於人類突然穿上「變形金剛」的盔甲,這部分也因為我們早就看過《鋼鐵人》系列,而感到不足為奇了。不過這其實是在《Transformers: Generation 1》就出現過的經典橋段,也算是響應多年老粉絲的喜愛。雖然整部電影的創作邏輯太過簡單,又不見得有過多神采,但因為《變形金剛》到後期實在越來越偏頗了,從《變形金剛3》一路到《變形金剛5》只讓人感覺疲憊,像是被拉去電影院執行一場自己其實沒那麼想參與的世界大戰,但這一回看在故事仍在敘事與動作戲上試圖尋找新境界,好像作為一部過渡電影,這樣已經不過不失。

Read more

《巴比倫》再怎麼想念也回不來的光影帝國

電影韶華已逝,從無聲電影過渡到有聲電影,到後來電視機入侵每戶家庭,電影透過極致的聲光特效獲得勝場,而後是近年的串流平台革命。對於愛電影之人,如何哀婉又華麗的敘述好萊塢黃金時代?導演達米恩查澤雷6年前拍《樂來越愛你》打造爵士樂與歌舞電影的繁榮盛景,如今《巴比倫》則以獵奇八卦雜誌《好萊塢巴比倫》為題,講述好萊塢草創初期,即便荒淫低俗,不過達米恩卻能在其中挖掘出藝術價值,下里巴人也能是陽春白雪,只要你認真看待。  為了獲取名與利,你願意犧牲什麼? 《巴比倫》緊緊相扣達米恩的創作母題,為了成功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然則《進擊的鼓手》、《樂來越愛你》以及《登月先鋒》都千錘百鍊迎向璀璨,《巴比倫》卻是迎接不得不面對的頹敗,整部電影幾乎每個角色都有本,權傾一時的大牌明星傑克康拉德(布萊德彼特 飾演)是約翰吉爾伯特,默片時代的巨星過度有聲時代後徹底過氣;來自鄉下的性感女星妮莉拉洛伊(瑪格蘿比 飾演)則是擁有悲慘童年的克拉拉寶;茱菲女士(李麗君 飾演)當然毫不意外的是首位好萊塢華裔女星黃柳霜;至於男主角曼尼托雷斯(迪亞哥卡爾瓦 飾演)則被認為是來自古巴的製片René Cardona,後期回到墨西哥繼續打拼。然則,達米恩查澤雷對於好萊塢默片時代的凝視,自然不是如《大藝術家》般的熱情洋溢,在他的鏡頭下,這段歷史更顯得深沉且悲傷,首一小時在連番過場的荒淫派對,裸身與爵士樂構築成驚人奇觀,金錢、毒品、美酒與美食相伴,彷彿沒有明天一樣瘋狂,觀眾即便對這個故事完全不明究裡,也能夠瞬間像是男女主角一樣被拉進好萊塢,每個人都昏昏沉沉,卻又充滿活力。長達3小時的《巴比倫》完全毫無冷場,達米恩面對他所熱愛的好萊塢,毫不掩飾透過傑克康拉德之口,批判將上流階層文化帶入電影的白領階級,卻也憐惜的以伊莉諾聖約翰(珍史馬特 飾演)的八卦媒體記者,向當代媒體致謝,伊莉諾在歷史上其實鏈結的角色應為英國小說家兼媒體記者伊莉諾葛林,是整個好萊塢最願意去保護克拉拉寶的媒體人之一。由盛轉衰,還是歷久彌堅?《巴比倫》讓這群陷入在繁華世代的人們,開始面對一連串困境,無法掌控自身的酒癮、毒癮以及賭癮,明確體會到這個時代已不需要自已,他們感到恐懼且徬徨,即便他們曾帶給這個世界最華麗的樣貌,如今卻也只能盡付東流。故事更巧妙地透過陶比麥奎爾飾演的賭場老大,帶領觀眾一步步走下有如但丁所述的「地獄」,更汙穢不堪的,更恐怖的,讓全片所有角色的宿命已然浮現,全然的頹敗。達米恩查澤雷曾說他初期寫劇本時,刻意將克拉拉寶、黃柳霜等人用真名撰寫,就是為了在心底想像,這些人到底是經歷過什麼樣的故事?想起故事一開始,曼尼在派對上看著散發明星光芒的妮莉,向她誠懇告白「我想我愛上妳了」。愛上一個人,也愛上了電影。而這其實就是整部電影的主題。美好的終究要離去,彼時瘋狂跑遍大街小巷搭上救護車,也只為了一台攝影機,但不知為何,明明是沉迷於性愛菸酒的人們,卻都同一時間能夠動容,為了夕陽下的那一個吻。安靜、純真,像我們第一次看電影時,愛上電影的感覺。《巴比倫》完全不像《樂來越愛你》,主角群在犧牲愛情後獲得了另一個人生,這次我們卻看到一群原本閃閃發亮的人們,被整個時代覆滅以至於消亡。我想《樂來越愛你》若是一封給電影的情書,那麼《巴比倫》就是一封給電影的遺書,不捨又傷心,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人魚公主幻化的泡沫,見證過最繁盛美景,最終鏡頭回到曼尼落淚的臉龐,看著大銀幕默默想起很多年前的瘋狂與溫柔,只是再怎麼懷念,都再也回不來了。一如曾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昂然而立的強盛帝國「巴比倫」,如今再回首也僅餘荒煙蔓草。

Read more

親情是一輩子的羈絆,感人肺腑的暖劇,讓觀眾抱著衛生紙看完電影

自從疫情解封後,旅遊業開始復甦,相信大家應該也都開始四處旅遊到處跑了吧!隨著旅遊活動的復甦,近日來關於拐賣人口的新聞時有所聞。雖然現今資訊發達,但依舊有著不少被拐賣走的人口,尤其是孩子們更是大宗。 而不論是丟失孩子的父母,或是失去爸媽的孩子,內心深處無不希望能夠與家人團圓。因此近年來也愈來愈多導演以尋親為題材,已失去的親情為主線,讓人省思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下的親子關係。 《失孤》由萬年天王劉德華主演的《失孤》,就是在講述中國很普遍的拐賣事件。故事主角雷澤寬(原形郭剛堂)兩歲半的兒子在家門口玩耍就被人販子抱走了。從此以後雷澤寬就踏上了24年50晚公里奇行的尋親之路。 雷澤寬只是一個基層的農工,為了尋回兒子,不惜傾家蕩產,騎著破舊的摩托車,印發著傳單,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尋找一線可能。路上雷澤寬遇到了被拐賣離開父母的孩子曾帥,看著雷澤寬永不放棄的毅力,曾帥也燃起了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一老一少便開始了尋親之旅。《范保德》《范保德》是台灣的尋親電影,和《失孤》不同的是,范保德是講述一個為了追尋自我夢想與親情之間的選擇。范保德的父親在50年前和母親吵架後離家前往日本,當范保德成家後一度想步上父親的後塵,但在最後一刻還是選擇了家庭留下。罹癌後,范保德才開始思考父親與兒子是他心裡最大的牽掛,不論父親是什麼形象個性,但在孩子的心中,總是不能缺少這樣的角色。范保德雖然對於當年父親的離開,有著缺憾和不諒解,但在生命發生變化的時候才知道那總是一場心理的遺憾,因而決定來一場尋親之旅。《喜幹會》2023才上映的《喜幹會》雖然也是尋親電影,但和前兩部賺人熱淚或是深藏在心的感情有著很大的區別。奧黛麗是一個被美國白人收養的亞裔女孩,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到中國,但語言不通的狀況下,只好尋求兒時玩伴洛洛的幫助。因緣際會之下,洛洛的表妹和奧黛麗大學室友凱特也加入這個行列,而奧黛麗便和好友們展開一段瘋狂又爆笑的尋找生母之旅。在這一趟尋親之旅中,有如醉後大丈夫一般滿滿的R級幽默。原來千里尋親不是只有悲傷,也可以充滿各種趣味。

Read more

聖嬰現象大自然的反撲,彷彿預言未來現實的災難電影

這幾年的環境變遷,聖嬰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使得各地災情頻傳。台灣經歷了四年多沒有颱風的日子,沒像到今年卻接踵而來,完全沒有喘息的機會,甚至還在各地造成慘重的災情!這些怵目驚心的畫面相信大家也不是太陌生,因為在一些災難電影中,也彷彿預言未來一樣,讓人分不清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呀!《明天過後》導演羅蘭‧艾莫瑞奇在2004年執導的美國科幻災難片《明天過後》,描述因全暖化後造成全球寒化氣候異常。古氣候學家傑克·霍爾與同事法蘭克和傑森在冰川上考察時,親眼目睹整個冰架全部斷裂,迅速造成的一個新的冰河時期,而引發一系列的災難。電影中兩極冰川融化造成大量淡水阻斷了北大西洋洋流的暖洋流,隨即全球因為海水溫度驟降,四個大型龍捲風摧毀了洛杉磯、大雨下了三天三夜的曼哈頓、冰風暴的蘇格蘭等。而傑克的兒子山姆正好在紐約參加學術比賽,此時的紐約正面臨海嘯洪水及驟降的氣溫,傑克也告訴山姆,惟有在室內燒火取暖,等待風暴結束才有可能活下去。《氣象戰》《氣象戰》猶如接續明天過後的議題一般。在全球一系列的氣候異常之後,全球領導人與專家們一同創造出一套衛星網路系統「荷蘭男孩」來控制地球上的天氣,比如颱風即將登陸中國上海,衛星就會釋放出多個炸彈引爆,驅散颱風。但某天「荷蘭男孩」卻發生異常故障,造成本來在炎熱沙漠中的阿富汗變成了冰凍城市。原本以為只是單一偶發事件,但各處卻陸續傳出洪水、冰雹、龍捲風等災情。身為『荷蘭男孩』的創造者,傑克必須和時間賽跑找出原因。傑克和弟弟麥斯不僅需要聯手查出人造衛星故障的問題,還需要防備政治角力的陰謀,並且在天氣系統將地球毀滅之前,找出真正的兇手。 除了天氣造成的異常以外,身處地震帶的我們,也更能感受地震帶來的震撼。《加州大地震》 電影一開頭直接破題,全長1,300公里,貫穿整的加州的的聖安德烈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崩塌,引發加州發生芮氏規模9.6級的大地震,連位於內華達州的胡佛水庫也因為地震崩塌潰堤。地震不但早成多處房屋崩塌損毀,連高樓大廈都應聲倒塌,攔腰折斷。更可怕的是,地震後隨之而來的大海嘯也淹沒了臨海城市。擔任艘救援的直升機駕駛雷·蓋因斯與妻子艾瑪一同由洛杉磯飛向舊金山,搶救他們的女兒布蕾克。 看完那麼多災難片,不管是氣候異常引發的自然災害,或是地震其實都是很可怕的,在這些大自然的力量之前,人類顯得渺小,所以記得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

Read more

你家也有不愛讀書的小孩嗎?

一起看看這三部勵志升學片,也許比碎念有用喔!電影題材中經常出現許多勵志電影,有些富有啟發省思的深遠意義;有些開門見山的道出社會底層的求學困難。這類型的電影總能帶給觀影人好的啟發、善的觀念,甚至是同理心。為我們帶來成長的養分,更讓人深深感動不已。以下推薦一些Austin覺得深具意義的升學電影,大家有空可以去串流平台上找找喔! 《風雨哈佛路》 本劇講述一位名為莉茲的女孩,從小因雙親酗酒吸毒、家境清寒,所以在學校受盡同學們的嘲笑與欺負。年僅8歲的她為了活下去於是出門乞討,把帶回家的食物放在冰箱,用如此卑微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母親。某次老師赫然發現很少到校上學的她竟然在測驗中得到滿分,在那之後她也不斷努力考上高中;上了高中後更是一邊打工一邊就學,僅用兩年時間,便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當母親因愛滋病去世後,她躺在母親的棺材上久久不動,試圖找到那消逝不見的母愛。兒時記憶一幕幕浮現在腦海,這打擊更是讓莉茲強忍悲痛、發奮學習,最終考上全世界最強的哈佛大學。當她站在哈弗大學的講臺時,我們看到的不是學霸、不是成功,是更多的敬佩,她的成功感動著所有人。因為,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中我們似乎只看見勇往直前與奮鬥。 《墊底辣妹》劇中女主角彩加是一個生活在日本愛知縣的高中女孩,從小她就沒有得到父親足夠的目光,重男輕女的父親關愛的眼神總是在弟弟身上。幸好,女主角的媽媽給予小孩無限的愛、包容,為了女兒的笑容,再累再辛苦都願意付出。高中的時候,她與朋友們共同玩樂,不僅把頭髮染成金色卷髮,每天更是在吃喝玩樂中度過,最後甚至被校方勒令停學。媽媽十分擔心,所以為她找了一家補習班,幸好在那裡,她遇見讓她從此改變一生命運的「坪田老師」。彩加在坪田老師的鼓勵下,選定名校慶應大學為目標,認真準備應試,就連爸爸都因為看到她的努力,轉而支持她。當彩加收到慶應大學合格入學通知時,所有人都為她開心不已,也因為她的正面激勵了大家。《叫我第一名》Brad 是一名典型的妥瑞氏症患者,從小就經常性、不自覺地搖頭晃腦,發出類似狗吠的聲音,還會不停地抖腳。也因此,他成為同學或其他小孩捉弄的對象,國中時更是沒有人願意當他的朋友。不僅每天受到同學的嘲弄和欺負,甚至連老師都無法理解他,認為他是故意破壞上課秩序,罰他到講台上對全班同學道歉。幸好,國中校長在瞭解病情後,並沒有像其他學校一樣要求他轉學,反而是鼓勵 Brad 找一個機會,讓全校師生知道他的特殊狀況。這次,他勇敢地站在台上跟大家解釋他的疾病,並請大家把他當成正常人看待,在他回座之後沒隔多久,就開始聽到全場傳來鼓勵的掌聲。Brad了解了教育的力量有多強大,於是他開始在大學畢業後開始應徵教師,想當然疾病讓他在應徵上常常遭遇困難,但不氣餒的他終於找到了肯給他機會試試看的小學,持續付出終於得到了遲來的肯定,他獲選為當年度最佳新進教師。在得獎感言裡,他最想感謝的就是他的好夥伴—就是這輩子與他形影不離的妥瑞症,是他這一生最好的「老師」。這讓他學會如何繼續過生活,如何戰勝自己。

Read more

三部百看不厭、感觸滿滿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經典電影」

▲圖片來源:imdb劇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性戰爭,也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最知名的幾段悲慘故事,莫過於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珍珠港事件,以及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等等。轉眼間來到2023年,經過了78個年頭,當年的二戰也成了電影中常見的題材。透過每一位專業編導、演員的演繹後,將那些恐怖事蹟、殘忍的生離死別,從冰冷冷的歷史課本中搬上大銀幕。下面Austin推薦三部關於二戰時期的電影,讓大家反思一下戰爭帶來的傷痛。 《搶救雷恩大兵》 該片敘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士兵組成了一支接受特殊任務的軍隊,目的在於找到「詹姆斯法蘭西斯—雷恩大兵」(麥特戴蒙 飾演)並將他安全送離戰場,理由為雷恩是家中參戰兄弟中唯一一個倖存者。片中有許多橋段血淋淋地將二戰時期的殘酷戰場呈現出來,最後大兵雷恩終於平安回到家園,同時象徵了自由與和平的到來,眾所盼望的寧靜終於降臨。這部電影最終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它想傳達給觀眾的不僅僅是表面上接獲任務的官兵勇於達成任務,更深的是要告誡人們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的脆弱。從一開始的搶灘登陸,到最後兩軍在街道、房屋內追逐廝殺的近身戰,導演史匹柏透過血腥鏡頭陳述戰爭的可怕,更深深反向表達了反戰理念。《鋼鐵英雄》主要講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戴斯蒙志願成為軍醫應徵入伍,卻因家庭及宗教因素拒絕使用武器,只願意負責救死扶傷。為此,他數度被戰友嫌棄、凌辱,還差點被送上軍事法庭。最後他擔任醫務兵,在進攻日本前的沖繩島上,他赤手空拳在槍林彈雨中冒死救回75位戰友,自己也身負重傷。1945年,戴斯蒙從杜魯門總統手中接過榮譽勳章,獎狀中表揚他「即使面對艱難困境,也展現出無比的勇氣與無可動搖的決心」。電影在情感敘述上比重高過戰爭,細緻而感人的刻劃愛情、親情與同袍情誼,更重要是道出戰爭處境與和平信念。 《珍珠港》描述了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少年雷夫及丹尼,在長大後順利的進入空軍擔任飛行員。而在一次健康檢查的過程中,雷夫認識了軍中護士伊弗琳,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不料,在一次進攻時雷夫失蹤,丹尼卻和伊弗琳越走越近,返家的雷夫看到後深受背叛。而後珍珠港在1941年12月 7日遭到日軍偷襲,攻擊了這個美國位於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美軍艦隊在這場攻擊下受到重創。而兩名原本因為女友而陷入複雜關係的幼時好友,也因為這場戰爭一同踏上了前線,為了國家進行一場非常艱巨的任務。在襲擊東京返回的途中,雷夫和丹尼的戰機被日軍追逐,丹尼受到嚴重的創傷,日軍俘虜了丹尼。雷夫為了救好友與日軍展開戰鬥,在子彈用盡時,丹尼用身軀為雷夫擋住子彈,卻也倒在了好友的懷裡,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好友後,從此天人永隔。雷夫帶著丹尼的遺體回到祖國,告知伊芙琳丹尼的死訊。最後,雷夫和伊芙琳決心共同養育丹尼的孩子長大。這部電影雖然主線是愛情,但觸動人心的是丹尼和雷夫之間家人般的友誼, 在殘酷戰爭中的互相依偎。在那個時代的大背景下,一切感情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拋在國家利益之後。該劇完美還原歷史上日軍偷襲珍珠港的部分,所展現的震撼帶來無限的感觸。

Read more

2023下半年恐怖片必看推薦清單!

恐怖電影一直是電影史上備受矚目的一種類型,其中鬼片更是備受關注!尤其是每年農曆鬼月,不少恐怖片都會趁這段時間上映!而鬼片以其獨特的懸疑、恐怖、驚悚的元素,吸引了一大批影迷,加上來自不同國家的恐怖片,拍攝手法及劇情都會更加讓人恐懼!如果你也是恐怖電影的粉絲,那麼這份2023下半年的鬼片推薦清單,就不容錯過!《鬼修女 II》:承接首集劇情,故事背景設定在 1956 年的法國,與第一集的羅馬尼亞又相隔了 4 年。劇情從法國一樁神父在教堂遇害的事件作為開端,某種邪惡正在全歐洲散播開來,歷經 1952 年羅馬尼亞卡拉塔修道院事件的艾琳修女,被教廷派去法國調查事件真相,意外再度與鬼修女瓦拉克展開正邪對抗!鬼修女瓦拉克也不時現身於全台各大戲院,挑戰觀眾膽量,並且獲得許多好評。 結合那種恐懼及鬼修女瓦拉克的故事,就深得恐怖片迷的喜愛;最深層的邪惡以修女這個堪稱最聖潔的形象現身,也真的讓許多看過的觀眾難以忘懷:「光氣氛就讓人難以呼吸,年度最壓迫的鬼片」、「恐怖之餘更加驚悚,也更耐人尋味」 《鬼修女II》全台開片票房也突破2,000萬新台幣,拿下今年好萊塢鬼片中的最佳開片票房,坐穩鬼后寶座! 《印咒:畢舍遮》:印度傳說惡鬼首嚇大銀幕 《印咒:畢舍遮》觀眾驚呼嚇出後遺症!即將在9月22日於全台駭人獻映!選用印度文化中的知名傳說惡鬼「畢舍遮」為題材。傳說當中,畢舍遮專挑孤獨、不安者下手,食人血肉,以死屍、精氣維生,更幻化多端地附身在人類體內存活。此外,熱愛恐怖片的導演,直言本片是獻給恐怖電影的一封情書,片中結合多部恐怖片經典元素,將為觀眾帶來毛骨悚然的觀影體驗。導演更期盼觀眾看完電影後,會被嚇到向自己「發脾氣」,而導演所言不假,許多在SXSW西南偏南影展觀賞首映的觀眾,看完後也都紛紛表示嚇出「後遺症」,也讓本片一舉榮獲該影展的「觀眾票選獎」高度肯定!《鬼偶》:泰國恐怖電影將於9月15日上映,由《淒利人僧》系列導演執導,電影在泰國上映之際,曾被要求修改一些爭議畫面,在泰國掀起一番風波,電影也不得不延後上映,也讓電影的爭議畫面成為討論話題!

Read more

值得二刷的電影

全世界每年有近萬部電影產出,經常看到一部電影出來後,有人就在喊「我要二刷」!這無非是對電影的一種肯定。看一遍不夠,還想重溫第二遍,甚至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重新感受之前沒發現的細節。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過二刷的經驗,或是一段時間後就想回味的電影,Miss Cesar就來分享幾部值得二刷的電影吧!《鬥陣俱樂部》:生命本是一場虛無,你認為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 人的一生一半是在夢中度過,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證實自己存在,如何讓自己生活得快樂?是否只有權、錢、色,才是我們的最愛,才能夠找到靈魂的自由?或許我們都應該反省,如何在理性與瘋狂中找到生命的價值!《鬥陣俱樂部》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它不僅提供了一個精彩和驚險的故事,也提出一些引人深思和挑戰性的問題,並展現人類心理的複雜和多面性,每次看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發現!《蝴蝶效應》:我們每個人都會幻想能夠改變過去,使目前的狀態更好些,或者希望過另一種生活成為另一個人。這部電影反映的就是這種想法以及假如我們真這樣做的結果。如果給了我這個可能,讓我重回舊日十字路口,讓我收住腳步轉身向另一個方向,我的歷史,會不會就此更完美?人類對自己的認識一度忘乎所以,以為自己就是上帝,而最終仍將認識到自然的種種限制;但正是這種限制,體現了生命的意義、抉擇和努力的意義。當我們回首往事,自然會對以往的錯誤感到懊悔,然而也正是這些錯誤,成就了我們的個性;正是這些痛苦,使我們感受到生命中的刻骨銘心!《全面啟動》:喜歡這部電影的人,絕對看了不止兩次!第一次只能大概在腦中構建一個故事的基本框架,二刷時,才能把細節和重要線索補齊,不管是陀螺還是戒指,大家都是在不斷再刷中進行分析和解讀。這是一部會看得很累的電影,但也是很有趣的電影。夢境裡的世界變化莫測難以控制,如何改變一個人心底最深處的想法,通過怎樣的銜接才能在幾層的夢境之間穿梭自如,完全是嚴絲合縫條理分明!喜歡燒腦及有邏輯的你,絕不能錯過!

Read more
< 1 2 3 4 5 6 7 8 9 10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