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電影」的搜尋結果

跟著電影,來一場時空旅行的愛戀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棕櫚泉不思議》電影海報

Read more

二戰納粹受害者超過1700萬人,用大銀幕帶你看歷史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戰地琴人》電影劇照 2016年新竹光復高中扮演德國納粹事件,截圖被轉載到批踢踢實業坊八卦板引發軒然大波。讓二戰時期納粹的恐怖事蹟,在台灣再度被喚醒,歷史雖然會過去,但是留下的疤痕卻會一直存在,如果不去理解,就會不小心弄破已經結痂的傷疤,更遑論原諒。德國納粹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之後針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屠殺。納粹之所以充滿爭議,主要是他提倡專制的法西斯主義、無情屠殺猶太人。歷史課本上冷冰冰的文字,其實真的很難感受到對於猶太人大屠殺或者集中營到底有多殘酷。下面三部電影,用影像敘事重塑了當時環境下的氛圍,並且提醒世人,不要再度讓悲劇重演。 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講述了納粹軍官的兒子布魯諾,因為父親搬到集中營附近,好奇前往集中營去一探究竟,碰巧遇見了與自己同年的薩謬爾,並與猶太男孩什穆爾成了朋友。然而兩個孩子的友誼,卻在戰爭背景下走向了悲劇。片名中的「條紋睡衣」指的是猶太人在集中營穿著的囚服。在純真的孩子眼中卻只是睡衣。電影以孩子的眼睛呈現出戰爭與血腥現實,利用簡單純粹的文字描述歷史上這段納粹黑暗的歷史過程,沒有主觀批判只有孩子的真誠對話與友情,以友情的角度敘述一段殘酷的歷史。

Read more

教練,我想打籃球阿!「這部」第一季火熱上線,穩坐多國冠軍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必勝球探》電影 提到青春熱血,你是不是也想起了「籃球」全力燃燒的畫面,還有當年我們跟著「灌籃高手」一起熱血沸騰的情緒呢?隨著近年來籃球賽事發展,越來越多人投入籃球運動中,以「籃球」為題材的電影也不在少數。然而在球場上,除了明星球員,幕後的功臣卻常常被人所遺忘,因此這次我們將聚光燈移個位置,將焦點放在那些冠軍背後的推手上! 2022年由NBA湖人隊球星詹皇與亞當山德勒聯手合作的《必勝球探》,講述一名NBA球探在街頭發掘了天才籃球選手,不顧老闆意願將他帶進NBA的故事。電影打動不少NBA球迷的心。當年在Netflix上線後便獲得許多正面評價,進入了全台電影排行榜當中。電影中亞當山德勒飾演的史丹利是費城 76人隊的球探,他的演技在這部作品中備受稱讚,劇中也有許多NBA現役球星參與演出,被網友稱為「一封導演寫給NBA球迷的情書」。導演受訪時也表示:「不需要是一個體育迷才能看!儘管你對這項運動一無所知。」而真正好的故事,就是讓你認識這個運動的同時,也讓你看到這運動最迷人之處。

Read more

超適合在家哭 絕對是「自虐系」電影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被偷走的那五年》電影劇照 眾多的電影類型中,愛情電影大概是永不過時的題材,從的酸酸甜甜的初戀、刻骨銘心的失戀、青澀辛酸的單戀,到年少輕狂的熱戀,以及近幾年出現的同性之情。筆者本身哭點極低,每看悲劇愛情電影必哭,如果是失戀的人,或是經歷過揪心愛情的人一定特別有感觸。快點穿上最舒適的睡衣、抱著最愛的零食,一邊看電影、一邊吃零食吧,這兩部電影保證能讓你用掉一整盒面紙。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一部2018年臺灣愛情電影,翻拍自2009年南韓電影《最悲傷的故事》。從片名就先預告會爆哭的一部片。本劇更入選第23屆釜山國際影展「Open Cinema」單元, 2021年再度改編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被網友譽為最成功的韓國IP翻拍,一次追完全十集,哭點多到數不清。故事描述男主角張哲凱爸爸罹癌過世後被母親拋棄,女主角宋媛媛父母與妹妹車禍意外死亡。兩人從高中失去家人後,變成彼此唯一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張哲凱因遺傳性癌症經常復發,他深怕傷害到最親愛的人,決定隱瞞病情。看似瓊瑤的劇情,卻加入了意想不到的反轉,這部片成功觸發觀眾淚腺,不落俗套的劇情更帶動口碑,創下年度破億票房。

Read more

一起回憶最美好的哥哥張國榮,重溫巨星的綽約風姿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霸王別姬》電影海報

Read more

迪士尼100週年,2023給你滿滿的迪士尼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黑魔女》電影海報

Read more

二戰後復興的法國南方城市 瀰漫愛情的氣息

▲圖片來源:坎城影展官網主視覺電影海報

Read more

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120歲冥誕,一同感受昭和的電影時光

▲圖片來源: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

Read more

尹汝貞韓演員史上奪奧斯卡第一人 <釜山電影節>吐露「獎座已成枷鎖」

▲ 參與2023年韓國釜山電影節〈演員之家〉活動的資深演員尹汝貞。(圖/엑스포츠뉴스 ) 2023年韓國釜山電影節(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簡稱BIFF)於10月4日開幕。 在這場星光熠熠的盛會中,當然也有來自各國傑出的幕前和幕後團隊參與。其中值得關注的付費活動《演員之家》,聘請了許多重量級演員,他們分享了自己最深層、最私密的「演員故事」,而活動所得將全部捐贈給兒童救助基金會。 尹汝貞是韓國當代傑出的資深演員,她參與的2020年美國電影作品《Minari》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也因此獲得了「韓國演藝史上首位獲得奧斯卡獎座」的頭銜,隨後還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獎、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獎等多個大獎。這不僅創下了韓國演員同時獲得英美兩國電影獎的紀錄,也贏得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等多個影評協會獎項。 尹汝貞多年來便已經是韓國影視大獎的常勝軍。1971年,她以首部電影作品《火女》獲得了錫切斯影展和青龍電影女主角獎等多個大獎。

Read more

影評/《附身》入圍大鐘獎最佳視覺效果獎!華麗「視覺特效」救了空洞的故事線?

附註:本文為筆者為觀察韓網動態與親自電影觀後感想,屬主觀立場,歡迎留言互相討論電影心得。以下內容可能會有些許爆雷疑慮,請謹慎三思後選讀,非常感謝。 ▲累計至10/29日,票房銷售額已超過4億多的《附身》(圖/YouTube CJ ENM Movie) 在今年韓國中秋檔期票房亮眼的《千博士驅魔研究所:雪景的秘密》(台灣翻譯:《附身》,以下統一以《附身》為名。),請來韓網譽為「票房靈藥」的韓國四大公共財之一「姜棟元」擔任男主角,有鑑於姜棟元之前奇幻類型片的賣座與好評,如《田禹治》、《黑司祭們》等,讓電影《附身》未上映前的預售票房成績就十分亮眼,然而應該不少觀眾像筆者一樣,「期待越大,看完之後的落失感也相對增加」的感觸。   筆者本身並沒有看過漫畫原作,但本身就是一個奇幻類型的無敵愛好者,不僅是日韓片,也是熱愛NETFLIX知名的西洋影集系列《怪奇物語》、《星期三》、《闇》等的奇幻片愛好者,動畫類就更不用說《咒術迴戰》、《鬼滅之刃》、《地獄樂》一定是要在片單之內的吧?(謎:咳咳,再講下去就要離題了)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票房系統,《附身》統計數據。(圖/ kobis) 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票房統計系統顯示,《附身》全韓累計至10/29日的累積觀看人數為1,912,836人,累積銷售票房為18,606,576,297韓圜(約台幣4億多),成績相當漂亮。然而要將一部共有28集的漫畫原作,精縮成一部只有1小時38分鐘的電影,故事線與人物之間的關係,要交待清楚是非常考究製作團隊能力的一件情。以下統整了幾項廢柴妹從韓網上觀察的影評內容,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 可以無腦體驗的輕鬆故事,華麗特效感受到破億預算的成本

Read more
< 1 2 22 23 24 25 26 27 28 70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