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青春成長」的搜尋結果

成長是微苦的巧克力冰淇淋|金馬獎入圍台灣電影《美國女孩》影評

​​「用MSN 聊天、逛無名小站、聽蔡依林的《說愛你》、周杰倫的《安靜》、看《玩偶遊戲》漫畫、笑孫協志禿頭、考試不及格被老師打手心。」這些2000年代紅極一時的事,你曾經歷過嗎?如果這不是你的童年記憶,至少《美國女孩》是一封溫柔的家書,那私密的成長心事,不論時代背景,是每位纖細少男少女會遇到的。如果這是你的童年記憶,《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 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成長必經之「苦」​ ​​電影一開始,鏡頭就帶我們聚焦這位以英文溝通的女孩與她的妹妹,以她的視角觀看這個曾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台北。原以為只是要在這過完暑假,於是女孩心心念念在美國的馬術營與朋友,誰知道一到家,連制服都準備好了。儘管心不甘情不願,女孩心裡還是感到一絲溫暖,畢竟在台灣工作的爸爸能在她身邊,一起吃飯、染染頭髮,也是一種美好!電影開頭建立了女孩內心的衝突,一邊渴望「自由美國夢」,一邊卻又希望「家庭團圓」。然而夢想總是在長大後,隨著理解現實狀況而破碎,我們發現遙遠的不是距離,而是那些重重阻礙。因此「美國夢」就成為這個家庭以及女孩的一道陰影。​

Read more

《芭比》會有續集嗎?萊恩葛斯林:我也一無所知

​​提到 2023 年影壇的一大震撼彈,非《奧本海默》(Oppenheimer)和《芭比》(Barbie)的票房連鎖效應莫屬。而兩部片也分別在年度票房的前三名中包辦了兩個位置,《芭比》更是成功突破了十億美元的票房大關。然而,作為一部如此成功的 IP 改編電影,《芭比》有續集的可能性嗎?​ ​​根據外媒報導指出,在《芭比》中飾演肯尼迪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在倫敦 BFI Soundbank 的 QA 環節中分享了他對《芭比2》未來可能性的看法。他在訪談中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真的一無所知」。然而,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如果他在可能製作的續集中繼續演出,他可以展現肯尼這個角色的其他面向,並說道:​ ​​「噢,我對續集一無所知。但(如果有續集)能不能是一個身材豐滿的肯尼?我能演一個豐滿的肯尼,比如叫做三明治肯尼之類的?我下次能演那個肯尼嗎?」​

Read more

中式魔幻寫實但又熱血的青春劇:《鳴龍少年》

《鳴龍少年》翻拍自日本漫畫《東大特訓班》。雖然看似是典型的青春劇,強調考好大學才是人生正解,但實際上卻更為寫實的探討教育問題。劇情講述特殊教師雷鳴(張若昀 飾)帶領十一班,讓原先成績墊底的學生考上第一志願的逆襲故事。與原著不同的是,本劇更加關注學生家庭背景,更突顯了成長的傷痛。 編劇在學生們的家庭背景上有更多的著墨,並不單單只是關注學渣如何逆襲,而是更聚焦在學生的成長傷痛,如李燃(王鏘 飾)—與奶奶寄居在富人家中的貧困小子、程雨衫(徐若晗 飾)—受到繼父性騷擾的叛逆少女、邊曉曉(曾宥臻 飾)—來到大城市學習而不得不寄人籬下的鄉下少女、江晴朗(許淇杰 飾)—雖有著優渥生活,但因父母爭吵不休及夢想不被支持而疲憊的少年、禹洋(張琛 飾)—已經過了十八歲,但卻仍被媽媽過度控制的口吃少年。此外,學生群裡更加入了一個原著沒有的角色—沈耀(李明德 飾),他是成績優異、家境優渥的富二代,也是讓李燃寄居家中沈先生的兒子,在這一切看似美好的背後,卻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家庭傷痛,使得他只能靠著霸凌同學以及自殘來緩解壓力。目前劇中並未提及更多關於沈耀的故事,但我相信後面的內容肯定會對這樣子的學生做更多的探討,也或許會有他加入十一班的情節,與其他十一班的同學有更多的故事發生。 與原著不同的是,教師角色也經過大幅度改編。編劇藉著教師們的相異立場,點出了教育問題。兩位教師分別是—雷鳴(張若昀 飾)、桑夏(黃堯 飾),出身於名校的雷鳴,認為高考才是學生翻轉人生的唯一途逕,而桑夏則是認為適性發展、快樂成長才是正確的。兩人相異的立場點出了教育一直以來的問題,到底是快樂成長重要,還是考好成績才是重要的。此外,劇中也呈現了雷鳴的童年,在他帶領著學生走向正途的同時,也揭露兒時的傷疤,因此看出雷鳴為何對考名校耿耿於懷。 我們可以看到,編劇在學生的家庭背景上處理的比原著更為細膩,藉由家庭問題的展示,觀眾能更好理解,為何學生們一定要考上名校。比起原著的青春熱血,本劇在改編時添加了更多「不得不考上」的理由。特別是在第十二集的升華,雷鳴帶著十一班參觀了就業博覽會,當面試官只留下學歷耀眼的應徵者時,大大體現了殘酷的求職現實,也給考上名校更合理、殘酷的理由。此時,桑夏跳出來站在了雷鳴的對立面,認爲工作職務的合適與否是看重個人領域發展,而非學歷,這進一步突顯了教育體制的爭議。劇中,兩種對立的觀念持續辯證著,無從得知哪種觀念才是對的,但這就是本劇精彩的地方。《鳴龍少年》不僅是熱血的青春劇,也從多個層面探討當代教育問題和困境,兼顧教育意義和娛樂,期待後續的劇情發展,看看編劇會如何定義所謂的教育。 

Read more

《芭比》笑中帶淚,因為這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

2023年最熱門的電影之一,肯定是身為第一部真人版芭比IP電影。瑪格羅比主演的音樂浪漫喜劇電影《芭比》,可以說是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相信很多人光是在預告片釋出時就已經被當中滿滿的笑點打中。 芭比開場首先就帶來了一個壯觀的美術佈景——芭比樂園,其中所有女生都叫芭比、所有男生都叫肯尼,但他們卻不會搞混彼此,全新的世界觀讓觀眾眼睛一亮。芭比的一天就如同小時候玩芭比娃娃時的想像一般,漂亮的起床、用比例不正確的梳子跟牙刷梳理、用飛的下樓,一天中要做的事情只有去海邊玩耍,晚上辦派對跳舞,派對那幕之盛大華麗,完美詮釋了小孩們玩芭比時的想像,看到想像中的畫面被真人版詮釋出來的觀眾一定很有共鳴。 有趣的是主角典型芭比在某天發現了身上的不完美——扁平足及橘皮,為了回到原狀她找了芭比樂園中獨特的存在「怪芭比」她是被小孩玩壞的芭比,看到這裡的觀眾一定心有戚戚焉,她不就是我們小時候亂剪頭髮、用麥克筆化妝的那隻芭比嗎?怪芭比拿出高跟鞋跟拖鞋選擇的那一幕很明顯致敬《駭客任務》中的紅藍藥丸。不過,這部電影中的氣氛不再緊張,典型芭比不想面對現實,只想逃避選擇高跟鞋的部分引人發笑。

Read more

印度貴族高校青春喜劇 《年度最佳學生 Student of the Year》

圖片來源:https://www.pxfuel.com/  《年度最佳學生》是2012年的印度電影,脈絡鋪陳與整體故事都很單純,而且其中三個主角都是首次出演電影的新人!整部電影菜味濃厚,即便畫濃妝穿著華麗,我還是覺得清純樸實微尷尬。不過,想想這是他們的電影處女作,還是抱著寬容的心態來觀賞。整部電影在描述青春期的男男女女們,在學業、未來、友情、愛情之間的碰撞曲折。他們所就讀的貴族學校「聖特蕾莎高中」的教務長推出了《年度最佳學生》競賽,獲勝的學生可以獲得獎盃及長春藤的入學獎學金!原本是期望學生可以在良性競爭中越發優秀,但卻想不到會在單純的校園中引發變質的化學反應,導致學生們的心中都埋下了終身難抹滅的芥蒂...... 說實話,原本這種沒有巨星,也沒有名氣的寶萊塢電影,我根本不會發現,更遑論看完還記這麼久!一開始單純是被MV歌曲給吸引的,那時剛好我參加的寶萊塢舞團教了某支片中舞碼「Radha」,我跳著跳著就好想知道這部電影在演什麼喔!甚至還去找了電影所有歌曲來聽,發現每一首都很清澈、單純,聽久完全不黏膩,真的如沐春風啊!所以才去看了這部《年度最佳學生》,整片的視覺與聽覺部分的確是很讓人滿足的,雖然新人演技有待加強,但肢體表演可是熟練到位,果然要進寶萊塢拍片的重點是在舞技啊!!!圖片來源:https://www.pxfuel.com/ 回到電影本身,兩位男主角是由西哈夫·馬賀拉與瓦倫·達瓦演出,兩位在此之前都只擔任過助理導演,無其他影視作品,不過幸好都很帥,整片看下來也是賞心悅目。可惜兩人之後在寶萊塢影壇就沒落了,沒有再推出過什麼厲害作品。但說到女主角可就不一樣囉,「阿莉雅·巴特」當初以不到20歲的年紀出演《年度最佳學生》,戲份與台詞都不多,還被嘲諷為片中花瓶,都是靠著演藝世家的裙帶關係(父親是導演,母親是演員)才獲得女角一位。但看看人家現在星途無量,年年都有作品問世,在前年更以「孟買女帝」一片獨挑大樑,後續又演出了印度史詩電影「梵天神器」。去年更是進軍好萊塢,參與了蓋兒加朵主演的電影。憑藉著努力、與驚人美貌,當然不可否認的還有雄厚家庭背景,成為新一代寶萊塢小天后候選人,我個人對他的實力與未來成長是相當看好的!

Read more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