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科幻」的搜尋結果

《宇宙探索編輯部》:天馬行空的創作奇想

​​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製與投資,但《宇宙探索編輯部》完全是《流浪地球》的反面(反正我很閒拍《星際效應》?),如果說兩部《流浪地球》旨在探索宇宙的宏觀視野,那麼孔大山則反其道而行的探討宇宙之​​大​​人類的存在是有多麼渺小,電影​​從在​​中國電影中幾乎難以看到的信仰/迷信出發,正當觀眾以為電影要給出答案的時候,它就如諾蘭的《星際效應》​​般​​來一招濫情式的愛最偉大,但比諾蘭有效非常多。​ ​當然以偽紀錄片角度來看,這部片在戲謔上也不比《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來的出色,但情感核心上就相對紮實許多,而攝影機本身的存在與否更是一個巧妙的設定,當孫一通用手遮住攝影機並要求觀眾閉眼的那刻,​​印證了攝影機的客觀視角是同時存在和不存在這部片中的​​。這個「鏡頭」的存在即是觀眾的眼睛,他藉由攝影機的存在拆穿了它的「偽」紀錄片,密度極高(甚至是搶拍的narrator)的剪輯都好似人類眨眼的反射動作。雖然看久了會疲勞,但孔大山是個熟知觀者精神狀態的創作者。​

Read more

《新•假面騎士》:庵野秀明的特攝浪漫

​​理性上認為《正宗哥吉拉》依然是老痞子這一系列的最佳,但最打動我也最浪漫的一部​​蠻​​意外竟然是完全不熟的《新•假面騎士》。對《假面騎士》不熟的程度是只知道這個角色​​,完全是​​衝著庵野秀明進場,沒想到很喜歡被放到最大的特攝風,攝影機運動和構圖上的選擇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效果也比《新•超人力霸王》好蠻多,甚至覺得這部片的特效比同期的《閃電俠》還要說服我。​ ​對《假面騎士》​​完全​​不熟(如果有講錯可以直接留言用力鞭策我),但看到一半​​就​​驚覺這是一個非常《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故事,甚至是新劇場版時期的另一種寓言。首先是主角一開始被迫面對「暴力」的過程就頗像起初抗拒初號機的碇真嗣(但角色曲線是完全不同的路數)、接著是同為SHOKER組織中的內鬥,想到NERV在《Q》(近三衝)過後成了WILLE和過去的對峙,乃至於一個個登場的生物強化人都很像一一襲來的使徒。​

Read more

《閃電俠》:被低估的故事、值得被銘記的超英佳作

​​跟《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撞題,也看似是《蜘蛛人:無家日》的孿生兄弟——但《閃電俠》做到的遠遠不止是前兩部不知節制的粉絲服務,而是把一部DC的工具電影真正化作Barry Allen的個人電影——身為閃電俠從漫畫、電視劇以來的老粉而言,我沒有全然買單這個電影的成果,但不得不說Andy Muschietti是成功的把閃電俠首次躍上大銀幕的個人故事說的非常紮實。​ ​在(我認為)目前沒有創作者能夠把「多重宇宙」玩出極致潛力的好萊塢當中,《閃電俠》當然也沒有什麼多大的心意,但我尤其喜歡兩個Barry Allen的互動,Ezra Miller絕對能夠在今年的最佳表演中榜上有名,在兩個《蜘蛛人》多重宇宙故事中都不斷闡述著作為英雄敵不過成就自我的「命運」,但在《閃電俠》中這個命運的化身是另一個自我,一個初生之犢——甚至是一個不知人情事故的自我。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閃電俠》成功的建立起了《閃點》當中「逆閃」缺席的遺憾(當然我還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這個反派躍上大銀幕)。​

Read more

《星際異攻隊3》:漫威最佳三部曲及終章

​​啟程與道別都是​​以​Come and Get Your Love​這首歌曲​​作為序幕和閉幕 ,個人比較欣賞第一部的敘事節奏、選曲最無懈可擊的是第二部,但作者風格最重,也可以和漫威電影宇宙全然切割開來的應該是第三部,同時也蠻感慨的就是James Gunn在漫威待了九年​​,​​歷經這麼多才得來一部最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反觀DC第一部就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同時我也肯定James Gunn對於這些角色的意識是唯有他能夠寫出的(尤其是在他表明他對於星爵在無限之戰的行為很不滿後),雖然前兩部看似都聚焦​​在​​這個團隊本身,不過仍有鋪陳薩諾斯與無限寶石的功用(我相信第一集最初的用意只是帶出力量寶石),而《無限之戰》和《終局之戰》中被其他創作者的挪用想必也是破壞了部分異攻隊的角色曲線(塞入索爾尤其明顯),當異攻隊回到James Gunn手上的那刻尤其感人。​

Read more

漫威電影《永恆族》影評:奧斯卡導演趙婷揭開嶄新格局的漫威電影

Read more

故事未完待續!《沙丘》導演:第三部的劇本已經快完成了

原訂今年11月要和全球觀眾見面的《沙丘:第二部》(Dune: Part 2)在演員工會罷工、演員無法出面為影片進行宣傳的情況之下被迫延期至2024年3月。同時,本片也因此錯失了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盛會。不過,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仍然對《沙丘:第二部》寄予厚望。

Read more

打破沉默!安柏赫德回應《水行俠:失落王國》的戲份

隨著《水行俠:失落王國》的上映,DC擴展宇宙的時代也正式宣告結束——儘管在時間軸上,這部片並非最後一部。而片中飾演「梅拉」一角的演員安柏赫德(Amber Heard),因和前夫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戲外官司而一度面臨刪減戲份的問題,但最終仍然在《水行俠:失落王國》中佔有不少的戲份演出。 然而,對於《水行俠:失落王國》的大部分演員而言,這部片都是他們的終點站,除非他們以其他角色在全新的DC宇宙當中回歸。儘管梅拉在《水行俠:失落王國》的戲份並不算多,但依然有相當多場戲都有她的身影。而在電影上映兩週後,安柏赫德也在Instagram上發表了最後一次飾演梅拉的經歷。 在該篇貼文當中,安柏赫德向她的粉絲表達了對於「梅拉在《水行俠:失落王國》中的回歸」的支持與感激之情,同時也分享了她在片場中的照片。在《水行俠:失落王國》的結局中,梅拉依然是活躍且倖存下來的。在製作《水行俠:失落王國》的期間,安柏赫德因戲外官司而導致許多觀眾要求將安柏赫德的戲份從電影中刪除,並成了該陣子的熱門話題,然而華納探索影業和DC影業的高層則表示他們並不會採取此行動,依然將安柏赫德留在片中。

Read more

奉俊昊新作《米奇17》遭到延期!2024年還有機會看到嗎?

Read more

多元宇宙眾星雲集《外星+人2:回到未來》搞笑上映!

▪︎《外星+​人​2​:回到未來》宣傳海報,圖片來源:​CJ ENM ​。​

Read more

「芮天行者」黛西蕾德利:新的《星際大戰》電影將會走向全新的方向

盧卡斯影業自從2019年的《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Rise of Skywalker)後就沒有再推出相關的大銀幕作品,轉而向小螢幕拓展,一舉推出了《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和《波巴菲特之書》(The Book of Boba Fett)等星際大戰相關影集。 如今,睽違已久的未命名《星際大戰》電影將再次重返大銀幕,該續作將會由巴基斯坦女導演莎敏奧巴伊德奇諾伊(Sharmeen Obaid-Chinoy)所執導。她曾經靠著《河中女孩:寬恕的代價》(A Girl in the River: The Price of Forgiveness)和《Saving Face》兩部紀錄短片拿到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項。而這部全新的《星際大戰》電影將會聚焦在「芮天行者」的故事。 在一次訪談當中,飾演芮天行者的演員黛西蕾德利(Daisy Ridley)表達了她對於這個項目的興奮心情,同時也暗示了故事的走向將會截然不同,並表示:「我思考了一會兒,一旦我清楚知道故事是什麼,一切就明瞭了,我知道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認為這是對《星際大戰》世界觀的一次極好的探索,且以有點不太一樣的方式推動故事,真的很酷。」

Read more
<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