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蘭西特派週報》起,魏斯安德森的視覺美學與形式主義就到達了他的生涯巔峰。「翻閱感」得以透過電影的形式呈現,讓寫作之熱忱得以在黑盒子中被放大,但來到了《小行星城》當中,看似是一次反璞歸真,事實上是魏斯安德森更為走火入魔的過渡期。
Read more大概也只有 Greta Gerwig 能夠寫出如此直球對決的性別議題,直白到對我而言少了那麼一點前兩部作品中的趣味且說教意味仍算是濃厚,但依然不減這個劇本對IP改編上的魅力。好像看了另一個版本的《媽的多重宇宙》(包含對於《駭客任務》的各種致敬/挪用),但個人不太吃後半段的個人追尋或是存在危機,但可以當作是一個有趣的商業觀察。
Read more靠著形式上吃《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紅利,但並沒有在錯綜複雜的空間內玩出出色的調度,反倒透過改良翻拍自柯恩兄弟卻失敗的《三槍拍案驚奇》滿足由劇本殺構成的喜劇理想,讓電影陷入好壞參半的局面,再用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浩瀚格局頌揚愛國之情——要作者、要賀歲、要愛國主旋律,全都滿足了,國師藝謀沒有祭出生涯前段班,但是開啟了主旋律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可惜程耳的《無名》仍無法得到各方面的優勢。可惜的點是這群演員好像很難撐起張藝謀那種懸疑獵奇的感覺,前半是沈騰的局,後半被易烊千璽搶盡鋒頭,而張譯仍是最在狀況內的。但在這整個劇作當中,一次又一次玩到骨折的轉折中,其實也沒有任何角色情感的空間,對於不具角色意識的女性角色感到非常生厭,剩餘的角色也都是被情節推著走,導致最終這些情節都不復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朗誦滿江紅的愛國情操,值得一提的是致敬《駭客任務》的方式也還算有趣。技術面上配樂糟糕,非常吵非常惱人,剪輯上偏破碎,攝影上也試圖還原《黃金甲》跟《大紅燈籠》的構圖,但夜戲實在太暗了,燈光跟調光在幹嘛?不過在牽動民族情緒的部分是成功的,也足以藉此理解賣出45億人民幣的可觀之處。最有趣的點可能是《影》的替身攻擊再現,當假秦檜朗誦出整首滿江紅之際,真秦檜卻失去了話語權,那麼便成功塑造這個叛徒的身份的模糊地帶了。
Read more可以看見更多查澤雷欲將此片打造成反La La Land的影子——不只如此,La La Land當中不夠好的地方在我看來也被做足,La La Land的開場戲除了搏眼球和炫技之外想不到任何優點,但在Babylon當中,開場戲被用來一一介紹角色性格和成長開端之處,其實光是這點就勝過La La Land不少;而撇除配樂外也很想拿結局的凝望+蒙太奇作為La La Land的對照組,Mia在凝視中看見了另一個美好的可能性、Manny在戲院中透過《萬花嬉春》看見了他曾經美好的好萊塢往事。
Read more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製與投資,但《宇宙探索編輯部》完全是《流浪地球》的反面(反正我很閒拍《星際效應》?),如果說兩部《流浪地球》旨在探索宇宙的宏觀視野,那麼孔大山則反其道而行的探討宇宙之大人類的存在是有多麼渺小,電影從在中國電影中幾乎難以看到的信仰/迷信出發,正當觀眾以為電影要給出答案的時候,它就如諾蘭的《星際效應》般來一招濫情式的愛最偉大,但比諾蘭有效非常多。 當然以偽紀錄片角度來看,這部片在戲謔上也不比《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來的出色,但情感核心上就相對紮實許多,而攝影機本身的存在與否更是一個巧妙的設定,當孫一通用手遮住攝影機並要求觀眾閉眼的那刻,印證了攝影機的客觀視角是同時存在和不存在這部片中的。這個「鏡頭」的存在即是觀眾的眼睛,他藉由攝影機的存在拆穿了它的「偽」紀錄片,密度極高(甚至是搶拍的narrator)的剪輯都好似人類眨眼的反射動作。雖然看久了會疲勞,但孔大山是個熟知觀者精神狀態的創作者。
Read more啟程與道別都是以Come and Get Your Love這首歌曲作為序幕和閉幕 ,個人比較欣賞第一部的敘事節奏、選曲最無懈可擊的是第二部,但作者風格最重,也可以和漫威電影宇宙全然切割開來的應該是第三部,同時也蠻感慨的就是James Gunn在漫威待了九年,歷經這麼多才得來一部最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反觀DC第一部就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同時我也肯定James Gunn對於這些角色的意識是唯有他能夠寫出的(尤其是在他表明他對於星爵在無限之戰的行為很不滿後),雖然前兩部看似都聚焦在這個團隊本身,不過仍有鋪陳薩諾斯與無限寶石的功用(我相信第一集最初的用意只是帶出力量寶石),而《無限之戰》和《終局之戰》中被其他創作者的挪用想必也是破壞了部分異攻隊的角色曲線(塞入索爾尤其明顯),當異攻隊回到James Gunn手上的那刻尤其感人。
Read more延續著《蜘蛛人:新宇宙》所帶起的2.5D動畫革命,《忍者龜:變種大亂鬥》讓這個沉寂已久的IP徹底死而復生,不僅是在動畫風格上的極度突出,更是賦予這個IP一個嶄新的面貌,猶如《新宇宙》賦予了蜘蛛人一個前所未見的起源故事,Jeff Rowe、Seth Rogen等人更是匠心獨具地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忍者龜電影面貌。 其一當然就是以往都以嚴肅導師身份登場的史林特以和藹父親的形象貫穿全片,其二就是將反派塑造的更有血有肉,蒼蠅博士在前半段的憤怒與控訴在漫改電影中不算稀奇但十分奏效,其三則是艾波雖被控訴魔改,但實則擁有更大的角色曲線成長空間——這些都讓《變種大亂鬥》不單單只是技術上的破格,還能輕鬆競爭影史最好的一版《忍者龜》電影。 《變種大亂鬥》的2.5D也不全然是如此「新宇宙」化,導演將《米家大戰機器人》的執導經驗搬來此處,並運用的十分靈活,它並沒有要試圖達成閱讀漫畫的翻閱感或是極度流暢的打鬥場面,而是適時的讓3D技術和2D手繪相互穿插,讓電影在復古質地和現代技術中巧妙的取得平衡,流行文化梗的穿插也有畫龍點睛之效,幾乎是近年對宅文化田調的高標。
Read more選舉將至,什麼牛鬼蛇神青紅皂白XX不分藍綠都跑出來,比起那些政治流水帳,政治影集的高潮迭起可說是現實的集大成啊!看完這三部影集,你就會發現「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 大政治家:不可能高中自治會比總統大選還好看吧!? ▲圖片來源: imdb網站《大政治家》劇照 佩頓從小就知道,他注定會當上總統,但在那之前他得先當上高中自治會的會長。 美劇《大政治家》以政治為主題、黑色幽默為基調,先從高中生主角佩頓競選學生會長,為將來政治生涯鋪路開局,學校要不要使用塑膠吸管?副會長的性向與疾病問題要不要跟選民據實以告?候選人與另一半「假分手」,為了用悲情攻勢獲得大眾同情?
Read more如果你沒時間看上篇推薦的政治影集,那麽只好給你更濃縮的政治電影啦! 切記,若接下來介紹的三部電影讓你想起某些政治人物與事件,絕對是本台刻意引發的PTSD(誤) 千萬別抬頭:都是意識形態惹的禍! 兩位科學家發現殞石在四個月後將撞上地球,他們告知世人,但大家對世界末日的反應似乎不如預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