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見更多查澤雷欲將此片打造成反La La Land的影子——不只如此,La La Land當中不夠好的地方在我看來也被做足,La La Land的開場戲除了搏眼球和炫技之外想不到任何優點,但在Babylon當中,開場戲被用來一一介紹角色性格和成長開端之處,其實光是這點就勝過La La Land不少;而撇除配樂外也很想拿結局的凝望+蒙太奇作為La La Land的對照組,Mia在凝視中看見了另一個美好的可能性、Manny在戲院中透過《萬花嬉春》看見了他曾經美好的好萊塢往事。
Babylon是個終究會殞落的帝國,查澤雷也對這個正在沉淪的好萊塢產業發聲,若說La La Land是封情書、我倒覺得Babylon其實是被包裝的很浪漫的遺書。聲音在電影中主宰一切,各個人物彷彿都是查澤雷這盤棋局中的棋子,一個個被操控,Nellie仍是個浪漫到無藥可救的角色,多麼欣賞她狂野的進場和優雅的退場,她的一生就在電影聲音的出現後黯淡了;《萬花嬉春》在電影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anny踩在這樣的發展上功成名就的同時,那些默片演員一個個被好萊塢所拋棄,那個時代的更迭是聲音,那我們這個時代呢?我能想到的就是原創性吧。
雖然最後的蒙太奇依然是個電影史回顧,從《火車進站》到《阿凡達》回望整個影史脈絡,其中不乏一些如今依然被消費的經典IP,看的時候還是不禁會思考查澤雷的用意為何,這樣的收尾對我而言是前瞻性十足的,可以想像多年後的人們再回來看這部片的時候,也會思索這些選片的用意。整體而言這可能是查澤雷最毫無顧忌的一次嘗試(片中那堆古柯鹼是不是真的啊,感覺整個劇組邊嗑邊拍欸),三小時的片長可能真的是有些過長,且有些地方在我看來可以更精簡,但他嘗試挑戰所有觀眾的道德與藉此一步步展現電影產業的消沉,出現在2022年其實再適合不過。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