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覺得《不能說的秘密》已經是很成功的台灣商業電影,《給我一首琴的時間》更證明當時周杰倫的創意真的超乎群人。這部改編電影不只是照本宣科,大致上的架構並未不同,但無倫是情節的細節上或是人物設定的更動上,還是有原創性的巧思。
《給我一首琴的時間》最關鍵的更動,是男主角宥俊的個性變的更含蓄、更敏感,也使得整部電影有著更多層次的情緒轉折,宥俊被添加了因為壓力而罹患重病,變的懼怕鋼琴的設定,使得男主角更有成長的變化,他隨著與女主角貞雅的相遇而逐漸重新喜歡上鋼琴。另外,《給我一首琴的時間》還藉由蕭邦的故事,來加強愛情的意象,蕭邦因為愛妻而有了許多創作的動力,顯現卓越的創作者需要的不只是天賦,而是在日常也必須存在著熱愛的人,情感更是創作重要的推力,象徵了宥俊與貞雅兩個人之間的情感影響。
近幾年台灣一直在找尋什麼是成功的商業電影,當時周杰倫自編自導的《不能說的秘密》我覺得已經是很明顯的答案,之後再看《你的名字》還有新海誠其他講述時空隔閡的電影,都更會讚嘆《不能說的秘密》的巧思,而韓國翻拍的《給我一首琴的時間》,更證明這部電影的題材經過時間的沉澱灌溉,還是能長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感動,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星際效應》時隔十年後重新上映,還是能擄獲許多人的心。後來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創造壯觀的現象,同樣也被許多國家多次翻拍,周杰倫與九把刀剛好在我人生形成一個很重要的記憶,或許我們台灣電影產業,就是需要更多像周杰倫與九把刀這種能拍出億萬票房的商業導演。
《不能說的秘密》在我學生時代留下永恆的悸動,周杰倫的歌曲更是我整個青春的形狀,《給我一首琴的時間》除了讓我回味當時的酸澀甜美外,更長出了自己獨有的血肉,給人一種原來的故事也能這樣說的感覺。古典樂曲流傳了許多世代,但在不同的雙手彈奏下,也會有不同的韻味,而追尋過往人生的遺憾,也是眾人熟悉的共同旋律,記憶裡那未曾擁有的幸福,成為了人生前進的方向。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