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美國」的搜尋結果

《媽的多重宇宙》:混沌的世界,存在即是最有趣的註解

進場看《媽的多重宇宙》前,從片名預判設想是地方媽媽打通任督二脈穿梭時空的故事,想不到雙丹編導想挑戰的更多,最容易俗套的親情關係與最怕淪於說教的哲學思辨,皆處理得不落窠臼。從楊紫瓊所飾演的「秀蓮」一角出發,她的父親不認同她整個人生、她的丈夫威門是好好先生卻要跟她離婚、她的女兒喬伊刺青休學甚至還同性戀!秀蓮還得到討人厭的查稅員垂蒂面前百般討好,好讓她能放過自家經營的洗衣店。這些會讓秀蓮失序的因子在在攪亂著平凡無奇的一生,而她被困在洗衣機裡頭兜繞,日復一日的用下一個鳥事裡解決或忽略上一個鳥事。於是「everything」使命般地來到秀蓮跟前啟動,一個截然不同的老公阿法威門盡讓她做些奇怪舉措(我很喜歡這個類似NPC的設定,沒有最怪只有更怪,敢衝破就沒有人不是神選之人,所以無論是爸爸女兒門口警衛都能四通八達找到別的宇宙的自己)為了找到對抗全宇宙的大魔王豬八土扒姬的能力,秀蓮被迫要融會貫通每個宇宙的技能,這讓秀蓮看見自己在人生每個分岔路後成為了什麼樣的人,千生萬世中有那麼多成功版本的她,好像就能給這個失敗者一點的慰藉。正是因為這一生的秀蓮是個nothing,所以這張白紙能被賦予各種顏色,成為幾乎無所不能的everything。為什麼是幾乎?因為愛仍是秀蓮的軟肋。縱使秀蓮和女兒喬伊相處總是劍拔弩張,她不承認喬伊交女友,就連女兒對她失望透頂離開現場,她都要追上去衝一句:「你少吃點,又胖了。」秀蓮的愛跟不認同她的父親如出一徹:你不好、你不行、你要聽我的才是對的。所以秀蓮在發現喬伊就是豬八在這一世的化身後,還是一昧的將女兒所有她解釋不來的叛逆歸因在壞身分干擾,而非她帶給女兒的影響。「所以你到現在還是沒有接受這個宇宙的我喜歡女生這件事?」喬伊眼神驟變為豬八,冷到沒有希望,也不見絕望。豬八創造出貝果宇宙,那裏已然自成一格的超脫世俗。豬八對秀蓮說:「我一直在找你,只是想要有人看看我所看過的。」在阿法宇宙被博士激化導致黑化的豬八、在平凡宇宙被秀蓮一再否定的喬伊,共享著很相似的失望:為什麼你不能愛本來的我?為什麼我的付出沒辦法讓我們都好過點?是不是…連我都不要這個自己的時候,那些接踵而來的壞情緒與爛結果就打不倒我了?這就是「everywhere」。秀蓮這次看見了每一個她投以熱愛的世界,到頭來都會反噬。在熱狗手手宇宙的秀蓮和愛侶垂蒂有溝通障礙;在浣熊飯店宇宙的秀蓮,妒忌浣熊帶給同事的好處而揭發他們、在她沒有選擇威門的宇宙裡,她跟功成名就的威門重逢,她終於能被純粹的慾望主宰。唯有在石頭宇宙,秀蓮和豬八反而遁入近乎「空」的造詣中,他們得以無需作為、波瀾不驚、見山是山。她到哪裡,哪裡就有毀滅,既然毀滅終將降臨,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業力,秀蓮也決定不要自己了。但那個最平凡的威門,還在喬伊和秀蓮身邊。聲嘶力竭的要大家看到事情好的那一面,無論哪個宇宙的威門,都選擇在爛泥裡挖掘希望的種子,不管有沒有,他會盡力而為。在滿是荒蕪、黑暗吞沒、看破紅塵後,那種明知難為但仍要為之的,是只有內觀自我才會找到的光束。大多時候散亂的生活碎片會將那道光隱匿起來,自我欺騙那早已不復存在。但到底是你不允許它在混亂世道存在、還是你認為自己做不到?這個命題在此片也有致敬的《駭客任務》有至深的討論。那顆打在額頭的子彈,若你認為它傷得到自己,那麼必死無疑,但若看作googly eyes,那麼你便身處可愛至極的花花世界。千萬個秀蓮得到威門的感召,明白人生在非線性下得到的不是總和後的平均值,不能拿一個衝動下的產物定義所有後。她遠離貝果的黑洞,也幫助本來是敵方的打手們一一找到微小卻能驅動他們人生的瞬間,可是喬伊仍要往黑洞去,因為母親的想開不代表化解喬伊的劫。喬伊的劫,就是她與母親的結,不美好的關係就是萬劫不復…嗎?秀蓮拼搏拉住喬伊,告訴她:「我是妳媽,有那麼多個宇宙我為什麼要和你在這裡耗?就算只有一點點的美好、一點點的意義,我都會陪著你找。」對,我們載浮載沉的尋找,時而歡快時而苦痛,就是「all at once」。人降生在這世上,就是存在的開始,察覺到自己存在,感受它必然的恐懼、虛無與死亡的現實。體驗內外的變化,在在都是不斷的定義、更新、超越著本來的我。《媽的多重宇宙》在宏觀上超然,但仍在茫茫宇宙海中告訴觀眾他們的價值觀——擇善、擇愛,即使失望沮喪,那都是這個你能夠存在於此的原因,因為混沌的世界中,任何存在都是有趣的註解。再怎麼困頓,一想到有個宇宙的我可能因此展演舒眉,好像也就好一些了呢。

Read more

《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闖入遊樂園的山姆雷米築起了戰慄的幽靈鬼屋

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對我而言走的並不特別順遂。開局的《汪達幻視》雖走出一條深挖後終局時代的道路和探討角色創傷的層次,但結局淪為單純的善惡CGI對決不免過於俗套;而找來趙婷的《永恆族》成了作者風格和漫威黃金公式衝突的尷尬局面,《游牧人生》當中溫柔的筆觸在漫威電影之下只剩假惺惺的人文關懷與歷史巡禮;《蜘蛛人:無家日》更只是個承載情懷的載具。- 《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做對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導演筒給了山姆雷米。前作雖打造出嘆為觀止的視覺奇觀,仍無法遮掩住公式計算出的英雄旅程;然而在山姆雷米的調度之下,續作染上了招牌的戲謔調性之餘,也承諾了它的恐怖風格。《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在延續漫威遊樂園的世界觀時也夾帶私貨般的挑戰觀眾對漫威的基礎認知。-若說《蜘蛛人2》中八爪博士於醫院的戲碼已經偷渡山姆雷米的B級片既視感,那麼奇異博士這個角色便成了雷米開刀的第二個角色。透過想像力建出法術對決場面,他提供調度上嶄新的視角,不只是單純的Body Horror或是致敬《鬼玩人》,而是在轉場交疊的Fade in/out、圈入/出上處處充斥著過往雷米的懷舊影子,從路燈插眼球到音符大戰。山姆雷米用尋常的元素做出強烈的影像視覺,甚至比漫威過去十幾年來都來得有效。山姆雷米彷彿宣示著他要拍屬於自己的電影、而非單純的漫威電影。 - 在視覺美學上,前作《奇異博士》多少能看出是借鏡《2001:太空漫遊》或《全面啟動》;但是《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在漫威美學光譜下揉雜B級片元素,且該有的驚悚氣氛皆沒有少,對光照會的風格做出的塑料感也不禁讓人感到這是一種對漫威彩蛋的反諷。從黑蝠王、驚奇先生到X教授無一幸免於緋紅女巫的手下,死狀悽慘地宛如《自殺突擊隊:集結》中詹姆斯岡恩將角色化為棋子般肆意操縱,讓這段看似是漫威高層要求的片段戲謔成分十足。- 汪達在延續《汪達幻視》片尾畫面中研究黑暗神書的形象延續到《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中成了一位紮實的反派角色。她以四肢扭曲的狀態從鏡中爬出、在隧道裡宛如喪屍般追殺,電影讓我們看見這個角色前所未有的展現方式並延展她的母愛。她為了兒子的不擇手段,此處與《媽的多重宇宙》用天馬行空的概念講最單純的親情不謀而合。- 《媽的多重宇宙》如此華麗的外表之下,人物成長過於工整。它闡述的是「多重宇宙不同選擇之下的後果」且傳達最具普世價值的親情。反觀《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雖讓汪達重新經歷一次角色曲線,但這個第二次機會卻是悲觀且沒有所謂「美好結局」的。電影提及之幸福在奇異博士和緋紅女巫兩個角色之中相互照應:得不到幸福的汪達於看見多重宇宙的汪達也是愛著兒子、得不到幸福的史傳奇看見多個自己得不到愛人的心。於是電影第三幕就在汪達的淚中淡出謝幕,而不是又一次的電腦動畫大雜燴。- 從《無限可能:假如》第四集中探索了奇異博士黑化的可能性和後果後,《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無疑強化了這方面的「What If」。在東尼史塔克的犧牲後,史蒂芬史傳奇除了成為第二位與彼得帕克交手的導師角色,更是從個性化的悶騷自大走下接受從《無限之戰》到《終局之戰》的後果。同樣以「奇異博士」作為出發點的前提,從遵守法則到打破法則的後果,都在多個宇宙交疊成了這個角色看似無法掙脫的命運,但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史蒂芬史傳奇」。

Read more

《超吉任務》(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無法承受的黯淡不過是短暫,尼可拉斯凱吉的掌聲其實從未間斷

 一個失意的銀幕巨星碰上狂熱的粉絲,《瘋狂競賽片》說的「有些電影永遠不會結束」某程度能夠套用在這部片,但《超吉任務》並不是一個只能被放在黑盒子觀看的產物,它處處與我們所處的現實連結—這種後設不只是單純在電影玩了個戲中戲,而是觀眾看見的人物同時介於虛實之間,他在戲裡經歷著「被創作出」的自己和「真實」的自我,這種套路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凱吉這幾年於現實的風風雨雨卻也增添了可看性。- 比起《鳥人》或《瘋狂競賽片》用的虛構指涉現實人物再大玩後設,《超吉任務》用了真實人物做出了一種架空世界來解構尼可拉斯凱吉,想必這部片也是凱吉大會考,但其實坦白說它的笑點門檻還是偏高,尤其是除了凱吉自身的元素,還有好萊塢的流行文化和影視產業內梗。- 《超吉任務》略微尷尬之處就在於,它定位在服務一般觀眾,卻又不像是現今商業片—它的故事套路過於簡單,有些情節幾乎靠著凱吉在撐場,說實話我對這部片的CIA支線和反派毫不在乎,但換個角度想,這部片呈現的凱吉似乎是偏袒「動作巨星」那一面的凱吉,而非「演技派影帝」那一面的凱吉。雖然電影本身明顯想要平衡這兩個元素,但《遠離賭城》僅有一顆鏡頭致敬外,其餘隻字未提,反倒開場就是《空中監獄》,還數度提及《變臉》、《國家寶藏》、《絕地任務》。-   說它太簡單也好,說它太懷舊也好,到頭來這仍是一部凱吉與流行文化的電影,他讓尼可拉斯凱吉成了大家聽聞的落魄樣貌,也讓他再次東山再起,這是一部無法完全建構在「創作」之上的片,因為它總是要和現實產生互文。但也正因為無須特別花時間建構角色,導致除了凱吉以外的角色都略微扁平,雖說當電影中的所描述的劇本與假排練的戲碼都成了最後結局的一部分之時,這樣多層的戲中戲也是挺讓人玩味—「我們看見的創作是另一層虛構的創作」。- 失意的巨星+失意的老爸,兩者已是用到爛掉的套路,《超吉任務》也毫無例外,到頭來這部片依然吃的是凱吉的真誠與魅力,就像凱吉粉絲愛這個演員的行為之最大值就是這部片,凱吉本人也繳出了很真誠的表現—事實上就如電影提到的「掌聲一直都在」,這部片是想讓他重新當個九零年代的動作巨星,不過事實上他在獨立製片的表現早已獲得不少認可,只欠缺業界的獎項罷了。- 這部片在談電影創作這方面其實也挺有趣:談到那些「以角色為主」的電影、提到除了漫威和星戰以外都不能賣錢的揶揄、提到這個劇本就像「卡薩維第+亞歷安卓+拉斯馮提爾」、提到「每部片都該有吸引觀眾的賣點」,但電影在讓凱吉成為招牌之餘,恐怕找不到什麼出眾的特點,這絕對不會是他生涯最好的幾部片,但會是值得被記住的一部凱吉電影。

Read more

《蝙蝠俠》(The Batman,2022):人性貪腐的處刑曲,罪孽至深的真相與謊言

 大雨滂沱的高譚市,晦暗無比的夜空,僅照耀著明亮的蝙蝠信號。這既是恐懼也是正義的私刑手段。「復仇使者」伺機而動,成了這座萬惡之城的唯一清流,但在所有代表詩意及暴力的權力後,潛藏的依然是最深的謊言。《蝙蝠俠2022》是繼《羅根》後做出最不超級英雄的英雄故事。- 若說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是借鑿Michael Mann的《烈火悍將》的善惡對決,那麼Matt Reeves的《蝙蝠俠2022》便是將多年來被世人遺忘那「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之稱號配上了《火線追緝令》一般的犯罪懸疑Film Noir。雖說Nolan已是Film Noir的愛好者,但把這個類型發揮的極致的便是《蝙蝠俠2022》。不單單是披著暗影的外皮,更是有著壓抑的故事核心。慢條斯理的三個小時,讓觀眾隨之喘不過氣,或許有些過長,也無法兼顧所有角色,也容易落於非黑即白的發展,但電影本身也擊碎了漫改電影的窠臼。- 《蝙蝠俠2022》處於獨立宇宙的優勢,讓這次蝙蝠俠的大銀幕改編擁有極大的創作自由。也正因如此,它遵守的並非超級英雄電影公式,而是偵探犯罪的公式,將《蝙蝠俠:元年》作為角色背景和改編藍圖的勾勒之下,帶出了一個同時帶有Tim Burton的哥德風與Christopher Nolan的寫實風的高譚市,Matt Reeves不選擇向其中一方靠攏著實是高明之舉,其鮮明的風格對比無疑是打造出了影史最黑暗的蝙蝠俠。- 此片同時具有寫實與復古的氛圍,極致的黑色與暴力的紅色意象貫穿全片,Greig Fraser再次將夜戲的層次感推到新高峰,如此的黑同時也是復仇使者的神秘主視覺,拉出了暗處的恐懼,也數次營造出驚悚的氣氛。Michael Giacchino的配樂同時塑造了磅礡的英雄意象與深沉的陰鬱,有如罪孽在這座城市載浮載沉。- 或許《黑暗騎士》的小丑已是蝙蝠俠「對立面」代表的巔峰,但《蝙蝠俠2022》的謎語人其不寒而慄與暴戾之氣在Paul Dano的驚人表演更是補足了其角色稍微不足的背景故事。他徹底說服了觀眾他就是這個時代的謎語人該有的樣子。剝開高譚市罄竹難書的罪刑,被害者表面的亮麗一一被識破;失序與粗暴的血液被潮濕的雨水沖刷,謎語人彷彿替高譚市演奏了一首隨時能擊潰正義的處刑曲。- 在一切犯罪達到頂端時,蝙蝠俠的偵探身份與英雄身份的切換上也點出英雄的主題——在一切希望瀕臨瓦解之時,高舉紅色火炬所引領的光輝,復仇使者的盲目便是作為正義的本質之一;孤兒的意象是韋恩家族的罪孽,一個非英雄起源故事在最後一刻才成為了英雄。- 《蝙蝠俠2022》宛如識破了超級英雄電影逐漸淪為流水線產物的現象,透過貼近漫畫精神的詮釋,勾勒出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英雄電影,卻也是這個時代所應得的蝙蝠俠故事:暴力的淋漓、黑色的徹底、缺陷且病態的偵探特質,便奠定了《蝙蝠俠2022》的意義。

Read more

《奧本海默》苦難精算師

    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那是貫通整部《奧本海默》的重要意象,一如奧本海默在腦海種下了第一顆「原子彈」的念頭,才有了逐漸向外擴散成形的各式計畫,網羅物理人才到不同的小組,水波的中心點即是洛斯阿拉莫斯小鎮,一個從無到有搭建出的城市。「漣漪」的意象也像是原子彈爆破後滲透人心的狀態,透過黑玻璃反射出蕈菇狀的雲朵,點亮了黑夜,爆炸後周圍頓時無聲,等待著光速與音速的時間差,震耳欲聾的聲響才隨之到來,那樣的感受即是奧本海默所說的「心理衝擊」,在內心迴盪的餘波才是最該畏懼,這也解釋了為何身為計畫負責人的奧本海默,得到了試爆成功的片刻歡愉後,開始排拒起製造氫彈的研究,在他辭職的數年後更不斷被這份罪惡感侵擾,做著至親好友都被原子彈燒死的惡夢,這些「後知後覺」的愧疚感正是奧本海默生命中的漣漪。這道「漣漪」在池塘邊與愛因斯坦的對話中,更可以解讀成是他們的成就所造成的「後果」,這個「後果」讓奧本海默在戰後被史特勞斯進行政治清算,因著當初奧本海默在公開場合羞辱他而埋下的恨意,成了朝他復仇的「毒蛇」,「你拾起了石頭卻忘了底下的毒蛇。」有意思的是,片中讓觀眾窺探角色們面臨的「後果」,有的莫名留下遺書死於浴缸(情婦),有的始終支持著奧比(好友拉比與萊斯利中將),有的則背叛他不再握手(愛德華泰勒)。於我而言,人際關係的「漣漪」比起原子彈爆破來得更為驚悚,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當時種下的業障因果何時會反饋到自己身上?    「你為什麼不反抗?」奧本妻子凱瑟琳一再督促丈夫要起身反抗,反抗什麼?反抗被誤解的命運、惡意中傷的流言、被視為左傾份子被情報局監聽等等,這些種種都是施加於奧本海默的負面形象,誰想得到對國家有功的他竟被當成叛徒秘密審理。我們確實無從得知他在自己心中的定位,終結二戰的英雄?帶來毀滅的死神?還是遇見未來的先知?當他與(同為先知的)愛因斯坦交談時,多少理解了自己未來的處境,聽著他的「鮭魚和馬鈴薯沙拉」忠告,明白了後人頒發獎項給他們時,並非真心感謝他們,而是為了讓頒獎者們自己心安。由此看來,《奧本海默》這部電影的初衷,也絕非拍給受害者的道歉信,而是拍給製造原子彈的物理學家們以及按下發射鈕的那人看的懺悔錄。     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予具有自毀傾向的人類,奧本海默則將原子彈的知識交付給現代人類文明,依然無法擺脫燒掉大氣層的可能性,《奧本海默》以希臘神話典故奠定整個故事的悲劇色彩,同樣的概念也曾運用在《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電影當中,渴望進入太空的人類終於取得了新世紀的火種,也就是飛上太空的能力,對應到本片則是那兩顆投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向世界證明了原子彈的驚人威力,兩部作品都不約而同帶出了反戰思想,《奧本海默》卻未止於此,它不僅替傳記類型片開出了截然不同的風格,既客觀的陳述事實,也主觀地呈現主角的掙扎焦慮,兩條黑白與彩色的故事線圍繞著同一顆原子(奧本海默)來回擺盪碰撞,激發出高亢沸騰的情緒波瀾,也增加了晃動欲昏迷的恐慌。我由衷地佩服導演諾蘭,這位「苦難精算師」,他將真正屬於人類的「苦難」投向觀眾眼底,讓沙漠上亮起的白光烙印在角色與觀眾的視野裡,若每個人都能見到那幅景象,人類距離毀滅倒數的日子,或許就能更遠一些了。🎶延伸聽歌: 草東沒有派對 《苦難精算師 》

Read more

《芭比》怪芭比,妳真美

    誠如標題所言,整部《芭比》當中筆者最愛的角色非「怪芭比」莫屬,凱特麥金儂的喜劇演出實在太吸引我,劈著腿在自製的大宅高處接見女主角芭比,她能輕易看透典型芭比遭逢的存在危機,不論是她的身體焦慮(大腿橘皮)、更甚至她的死亡恐懼,都一一點破,於是,她端出了高跟鞋與平底拖鞋(借鑑《駭客任務》的經典場面),前者意味著自動忽視這道警訊,回歸自認為「正常」的生活,後者則是正視她「正發生」的轉變,去到真實世界找到同樣情緒低落的主人,芭比被迫選擇了冒險的後者。「怪芭比」的存在跳脫了芭比樂園中所有的女性形象,她是真正被女孩們玩過的玩具,臉上隨性地塗上亮色妝容、肢體被掰開的娃娃命運,她都親身體驗過,這些不幸轉化為她思考的原動力,使她成為了介於人與芭比間的存在,因此,當肯尼引進父權思想攻陷整座城市時,她沒有被病毒感染,被多數芭比排擠訓練出的強健心智,形成了讓她不受迫害的保護層,成了她們翻轉命運的契機,也對怪芭比獻上片中最真誠的稱讚:「妳真美!」對我而言,她出現的每個時刻都是完美的。     而「完美」的概念究竟從何而來?芭比的本質就是一種完美化的商品產物,一如片中少女莎夏批評的言詞,芭比加深了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性別刻板,成為舊時代女性崇拜的法西斯強權,讓其他女性失去了擁有不同樣態的權利,只能遵守那不切實際的容貌準則。而打破「完美」的條件,或許又得戲仿《2001太空漫遊》當中的猩猩(片頭的女嬰們),再一次敲碎芭比娃娃,才能探究該角色的創作核心。因此,當我們在美泰爾公司的神秘空間見到了「芭比」的創作者靈魂,也就是創辦人「露絲韓德勒」,她坦言最初創造芭比的靈感來自於她的女兒,有意思的是,片中同樣設計了一對試圖修補情感裂痕的母女葛洛莉與莎夏,隨著她們進入芭比樂園,女兒重新認識了母親不為她所知的另一面,莎夏接納了母親的負面情緒,那些怪異、黑暗又瘋狂的點子(與芭比樂園中的人物全都相反),她們站在同一陣線進而達到和解,印證了創作出芭比的核心價值,讓彼此(母女)有了共通的語言,增加了能夠敞開心房對話的可能性。     那麼「我憑什麼戳破她的幻想?」這句台詞精準道出身為觀眾的心聲,她生活在與「真實世界」全然相反的世界裡,一個被女性主義包裹的粉色理想國,對比現實世界「敷衍也能過關」的父權,兩者之間的差異造就了極具諷刺的荒謬感,身為活在烏托邦的居民,誰會想選芭比樂園之外的平底鞋?「眼淚」卻成了破除芭比幻想的關鍵,那一幕成為了筆者最愛的片段,芭比坐在街頭的公園中思索,仔細觀察周遭環境的人們,他們談天、爭執、衝突或是相愛,吸收人類豐沛多變的情感,她的眼淚也跟著奪眶而出,學習到對生活的感知是如此珍貴,「這感覺隱隱作痛,但很棒!」或許會懷念曾經閃閃發亮的日子,昨日今日明日都是完美的一天,毫無顧忌;但有痛苦有缺陷有悲傷的生活,更值得芭比跨入其中,因此芭比最終找到了她的歸宿—成為一名真正的人類。於我而言,這沒有結局的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我不想成為任何一位芭比或肯尼,因為現實世界裡沒有人能像他們一樣,只願我有心、有淚、有感知生命的靈魂,那麼,成為自己,就已足夠了。PS:文中刪去了對肯尼或是男性角色的描繪,想模仿過去消去第二性聲音的手段,凸顯只存在一種聲音的怪異,若能理解這種立場互換下的感受,我們的世界也會有改變的可能性,期盼所有性別都有能夠發聲的時刻。🎶延伸聽歌: 李權哲 《芭比娃娃》

Read more

《陰兒房:鬼門陰深處》許你一個光明無暗的未來

「死亡會讓回憶湧上心頭,也會創造新的回憶。」      當年在床上出現的血手印,如今再度沾染在床單之上。《陰兒房第2章:陰魂守舍》後卡爾將蘭伯特父子的記憶封印,把所有關於「靈魂投射」與「紅色大門陰深處」的記憶全都封塵起來,卻造就了這對父子十年來的疏離,對父親喬許而言,彷彿是酒後斷片的狀態,人生也變得紊亂不堪,進而成了和妻子離婚的主因,對於兒子達頓來說,這段被刪去了整整一年的童年,出於父母聯合撒下他生病的謊,使他仍糾結著的同時,便進入了青春期的叛逆,也延伸到他對父親的厭惡態度之上。     解開父子的心結成了本片最重要的主題,兒子在大學繪畫課上,被師長要求必須挖掘靈魂深處來創作,想不到卻意外打開了當年通往「陰深處」的「紅色大門」,以血獻祭開啟的大門就是這對父子間未曾敞開的「心門」,讓兩人能夠處在同一空間裡拯救對方,一如當年達頓勇敢闖入領著父親回來。片中更是以西班牙畫家哥雅的畫作《農神吞噬其子》,象徵這對父子間的「恐怖關係」,兒子被紅惡魔刻意釋出的片段記憶給蒙蔽了事實,認為自己正在繪製的畫作中,面目猙獰的父親拿錘子要殺死自己的表情是如此真實,就像母親所言,對於那年仍是孩童的他們來說,父親要殺自己的駭人模樣確實應當被封存起來,卻也讓回憶起這幕的達頓憎惡起父親,認為他才是破壞整個家的元兇,事實上「農神」的臉孔,其實更像是操控一切的「紅魔鬼」,並將長大後的達頓再次綑綁於陰深處。這一次換父親喬許來解救被惡靈佔據的達頓,呼應當年達頓自願進入陰深處解救父親的舉動。     《陰兒房:鬼門陰深處》作為《陰兒房》系列的最終章,就我這名小粉絲而言收得相當滿意,多處向新觀眾展示當年主角們進到「陰深處」的過程,復刻了一二集的嚇人點,情節雖沒有當年一二集故事來得構思縝密,但演員原班人馬全數回歸就展現足夠的誠意了。超自然抓鬼二人組史派與塔克出現在網路教學影片當中,再到第一集已逝的靈媒愛麗絲夢迴現實的最後一刻,對著喬許說著充滿希望的期許:「你的未來將會一片光明!」讓喬許真正走出了過去的陰暗。而整個系列最好的收尾,則凝縮至達頓向好友說的台詞之上:「遺忘沒有用,我們必須記得!」一如他們曾試著忘掉這一連串悲劇,反倒被壓抑住的恐怖回憶給吞噬,我們該記得什麼?記得蘭伯特一家人所經歷的一切,記住他們團結一心的臉龐,記起這系列引領我們回到光明處的旅程,輕聲地說:「再會了,旅人們。」🎶延伸聽歌: 告五人 《紅》

Read more

《閃電俠》時間不停的跑,不好的會走掉

     俐落的身法從高空筆直垂降,流暢的身手迎擊每個持槍的敵人,撐開披風擋下所有的子彈。當他脫下頭盔,我們見得年老的布魯斯偉恩樣貌,由米高基頓飾演的初代蝙蝠俠竟以此形式回歸,令人感到無比驚喜,尤其自他出場後,閃電俠落入的這個宇宙都套上一層濃厚的舊式氣息,嘲諷口吻講述多重宇宙的「義大利麵理論」以及搗亂麵條之人是多麼失職,他也嚴肅地面對同樣失去父母的生命缺口,借了兩代蝙蝠俠之口說出「創傷造就我們」的道理,更在他臨死前向閃電俠真摯地叮囑,蝙蝠俠的存在無疑成為了閃電俠貝瑞指引的光,成為他起跑所見的方向。     《閃電俠》展現了道別的「三」個層次。其一是承擔自身的錯誤,接受不再改動的過往,迎接所處宇宙的因果;其二是放下拯救母親的執念,因貝瑞看見超少女和初代蝙蝠俠必然死亡的命運,使他改觀,決定與母親作為最熟悉的陌生人相擁後離去;最後一層則代表了華納兄弟正式揮別「查克史奈德的正義聯盟宇宙」。有意思的是,第一點中貝瑞最後的舉動,其實與他內心的成長相違背,儘管他將番茄醬從母親的手推車拿出,意味著接受母親的離世,卻仍偷偷將罐子挪動到最上層,藉此洗刷父親的冤屈,因此產生了矛盾,畢竟此舉動證明了他仍想要更動過去的事實,私心的「正義」也讓本宇宙有所變化,因此才會見到喬治克隆尼版本的布魯斯偉恩。然而,這樣的變化也存在其必要性,因為非得這麼做才能達成本片「道別」的最終目的—與班艾佛列克飾演的蝙蝠俠告別。     作為一齣個人英雄電影,確實達到了承先啟後的目的,賣往日情懷的同時,依然能好好訴說一個角色的人生故事。透過神速力衝入時間盅「回到過去」,進而講述他幼時與父母的關係,以及他如何獲得超能力成為閃電俠等原因,不再像起源電影講述生命經歷的順序,這樣的敘事方式也凸顯了編劇的智慧,再者是上個段落提及的「三」這個數字,其實也對應了貝瑞、年輕貝瑞、反派貝瑞的三人關係,反派貝瑞為了修正一切才會反覆在時間盅內跳躍,將閃電俠推到了母親活著的那一宇宙,才有了之後的發展,三人代表著不同面向,面對自己而後超越自己的主題顯得更有意義。     「是我先愛妳的!」母子搶著說「愛」的兒時記憶,已足夠美好,也支撐起貝瑞的生命,還活著的父親才是貝瑞應當守護的對象,也合理化貝瑞為他做出的行為,對於過去,在改動與不動之間本就難以抉擇,因此那句台詞成了關鍵:「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得到解答!」因為沒有正確答案,才凸顯了「選擇」本身的重要性,得接受自己選出的那個宇宙,腦中依然會想起母親哼唱的歌曲「記住美好的時光!」🎶延伸聽歌: 皇后皮箱 《Keeponrunning》

Read more

《寶可噩夢》你得再嚐一口這有毒的井水

     「跟隨每道彩虹,直到你圓夢!」阿寶隨著懷孕的婦人來到森林深處的隱密小鎮,觀賞一群「森林孤兒」精心演出的舞台劇。主角成了阿寶的模樣,走過四季,他來到長路盡頭的小鎮,成家立業,還有了三個兒子,不料一家人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散,阿寶不得不獨自踏上尋找家人的旅程,他遭人陷害成了罪人,又成功逃獄,白髮蒼蒼的他竟奇蹟似地回到這座村莊,可惜已經沒人認得出他,於是,他投下了最後一枚硬幣來到舞台前,聽見台上的說書人正在講述自己的經歷,「這是我的故事!」他起身大喊,主角終於和台上的三個兒子相認,然而,這場輪迴依舊充滿了自相矛盾的謎團。母親口中遺傳了「心雜音」生理缺陷的阿寶,若與妻子發生關係將會立即死亡,那麼他的三個兒子又是從何而來?這份明顯的謬誤將他拉回了現實,結果卻意外遇見了被認定已經死去的父親,戳破了母親關入閣樓避而不談的謊言。此段落別於導演亞瑞阿斯特過去一貫的驚悚風格,卻是整部《寶可噩夢》電影中我最愛的橋段,近似於《奧德賽》的反英雄返鄉之旅,載體從手作的道具到畫筆繪製的背景,鮮明奇幻的色彩讓人目不轉睛,不想從這超現實的童話故事回到現實。     當「缺席的父親」重回阿寶的生命當中,即使父親在他眼前被手榴彈炸死,依然證明了他的存在。那麼與之相應的母親莫娜,則是「控制慾望的母親」,對阿寶來說,既是依戀的(無法自行決斷必須打電話詢問母親、付款時依然刷著母親的副卡)也是排拒的(兒時讓母親在大賣場找自己而陷入恐慌、帶同學到家中偷走母親的內衣褲),他敷衍回應母親送上的禮物,這一舉動也呼應了「耶穌看見你憎惡的行為」這句臺詞,對母親的憎恨無形中滋長了多年,因此母親不惜假扮死亡逼迫阿寶回家,這樣阿寶才不會愧對生父的遺願,讓母親無法下葬因而蒙羞。阿寶在治療師面前沒有明說他「抗拒回家」的理由,或許正是母親強烈的情緒勒索,導致他畏畏縮縮膽小焦慮的性格,成了他面對生活的最大阻礙。然而,在觀眾眼中阿寶並非如此惡劣,他也會擔心母親的安危,聽聞媽媽的斷頭意外後崩潰陷入抑鬱,只是母親並未正視兒子的負面情緒,反倒將兒子這些沒有攤開的創傷當成逃避的藉口,因此電影最終的「公審」成了最駭人的末日審判,天秤的另一端始終沒有放上「公正」的石頭,阿寶只能被母親的「深愛」給吞噬,儼然是人倫悲歌。     當「成群結隊的悲傷」湧入阿寶(身為子女)這具容器,一如開場填滿整個畫面的羊水、配藥的瓶裝水、滿出的浴缸水、喝下肚的藍色油漆、甚至是將他沖走的洪水,溢出的水可視為母親過度偏執的愛,讓孩子失去能夠盛裝其他情感的能力。當阿寶獨自踏上旅程,才明白泥土也能化成讓他存活的淨水,靠著自己也能有所成長,只有「覺醒」才能徹底斬斷父母扣在他腳踝的鎖鏈,也是整部電影最恐怖的核心怪物。《寶可噩夢》成功展現了這名悲劇角色「進化」的歷程,瓦昆菲尼克斯繳出了能夠「收服」觀眾的神經質演出,瀕臨崩潰邊緣的惶恐焦慮,以及到達神遊境界的精神狀態。阿寶曾迷失在原生家庭的噩夢中,每個人也都可能迷失其中,唯一不變的真理是「愛總會伴隨著恐懼與擔憂」,創作者如今依然在挑釁觀眾和產生共鳴之間游移,因此更加佩服亞瑞阿斯特導演未被主流屈服,他仍在創建嶄新原創的「恐怖」作品,電影結尾圍觀的群眾散去了,他的精神猶在,彷彿導演也在說著:「絕非永別,只是下次見!」🎶延伸聽歌: 南西肯恩 《惡夢》/ 腦濁樂隊 《天使帶著我走》

Read more

《怒嗆人生》而你並不真的覬覦那悲傷

怒嗆人生:人之將死沒什麼會留下來,但總有什麼值得抓住「比中指」引發的「路怒事件」導致他們人生的連環車禍,兩個具有同等憤怒的男女(痛苦尖叫的鳥兒)彼此交惡,生活緩慢建立後再度坍塌。他們好似兩隻咬著彼此尾巴的蛇,形成了《怒嗆人生》這一閉環,中心指涉的是一種「虛無」,看清「終將消失」的人生哲理,我們則從中理解他們「空虛但扎實」的生命狀態。「只是無法同時擁有一切」比起婚姻中的夫妻或是感情關係裡的男女朋友,在精神上更為契合的他者是否真的存在?這個提問成了整部影集處理得最完整的一處。愛美與丹尼的弟弟保羅在精神上意外地契合,保羅因此坦白了自己對哥哥多年的不滿,看著他為別人想卻不為自己著想,卻總在散播自身的破碎,讓保羅到了這樣的年紀,依然感到徬徨無助,愛美成了他與中年一輩(也代表著哥哥)最好的溝通對象。愛美則從保羅身上換取另一種希望,那是丈夫喬治無法給予的慾望種子,自己則在剪斷了長髮,更加茁壯也更加孤寂。有意思的是,編劇也為喬治寫了一個精神出軌的對象,區別是他並沒有肉體出軌,喬治願意坦白對比愛美有許多機會卻沒有勇氣說出口。喬治自然認為丹尼與愛美之間有著特殊的情感,不然為何要如此執著於對方?直到最後一集,當他們一同衝下懸崖,編劇讓他們吞下「接骨木莓」開始嘔吐,隨即進入了「致幻」的空間。兩人也靈魂交換了一番,感受著對方經歷的一切,竟使他們成了靈魂上相知的伴侶。他們的交談從毒素聊到上帝,丹尼確實曾釋出善意,想從如此成功的愛美身上看見自己是否也有幸福的可能。影集的結尾兩人在病床上相擁,既是和解也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他們的「中指」就是該比給對方看才是。「憤怒只是短暫的意識狀態」我們怎麼可能永遠保持「憤怒」過生活?但是當老天賜予我們一連串的厄運,我們自然會投向這樣的情緒,怨懟命運的不公。然而,觀看兩人互鬥的黑色烏鴉並非單純懷著惡意,也看見了他們心中的良善,以旁觀者窺見他們自作孽的因果業報。影集《怒嗆人生》可以說是亞裔版本的《白蓮花大飯店》,卻能真正引出亞洲人共鳴的情緒,絕不是散發「寧靜的禪佛氣息」的嘲諷,或是戴起「厚重王冠」坐在「玉椅子」上的鄙視。影集一層層打破他們畫地自限的「魔法圈圈」,讓觀眾衝破圈圈後見得角色最真實的模樣。無論是唱著奇異恩典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壓力,或是賣掉公司只為換取女兒無條件的愛,人之將死沒什麼會留下來,但總有什麼值得抓住的吧!抱持這份信念,烤肉架已不再是燒炭的工具,上頭已放上片肥美的牛肉,夾入漢堡王的麵包中,大口享用其中的悲喜。如此高明尖銳直擊人心的黑色諷刺劇,實在太值得回味了!🎶延伸聽歌: HUSH 《黑夜的烏鴉》

Read more
< 1 2 3 4 5 6 7 8 9 10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