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揭露日本 IDOL 暗黑養成錄(攝影/許雅閔)日本擁有廣大的影視消費市場,如果從日本流行的血型論來看,極有可能與本地泛A型人格相關聯,追根究底,零用錢機制扮演著重要角色。兒童習慣以自己的零用錢購買喜愛物品,自小便養成了以實際行動支持所愛的習性,而從中衍生的各類書籍、電玩、動漫畫乃至影視作品,因為擁有廣大市場作為號招,長年相互影響,相關傳媒也建立了深厚的跨界合作關係。這次要介紹的兩部作品,不僅因為高人氣而實質的從紙本躍上影音平台,故事內容也深究電視和廣播特性,以粉絲和作品角色及媒體的糾纏牽連,勾住視聽眾的心。 粉絲至上。看《我推的孩子》IDOL之死 《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為集英社於 2020 年開始連載的漫畫作品,累計發行量於今年突破 1,200 萬冊,並於 4 月改編為動畫上映。作品名稱《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乍看之下令人匪夷所思,如果瞭解日本 Idol(註:アイドル,指稱粉絲對其抱有戀愛情感的藝人)次文化用語「推し」(註:粉絲支持的 Idol,名詞),以及廣義語境下的動詞「支持」之意,即不難推測出故事圍繞於 Idol 世家兩代以及他們與粉絲之間的相愛相殺關係。(翻攝自 X/Twitter)粉絲文化透過傳媒的無遠弗屆,將 Idol 推上人氣浪尖,卻也同時也造成 Idol 的身心困擾。本作第 6 集便從劇情推演,挖掘了 Youtube 和 Twitter 等自媒體如何強化網路負面攻擊的力道,進一步將 Idol 推上自絕之路。由於《我推的孩子》黑暗的故事情節,與三年前 NETFLIX 真人實境秀《雙層公寓》(テラスハウス)木村花的遭遇高度相似,推出後引來了木村花母親的關切,指稱:「(略)...劇情描述的戀愛實境節目形式和問題,以及劇組遭遇的種種,擅自取用了我們先前對媒體陳述的採訪內容。這不是誰先誰後或是故事內容的問題」。然而她的發言意外地引起了《我推的孩子》部分粉絲的擁護,以非理性的文字進行攻擊,短時間成為熱門網路話題。《我推的孩子》以 Idol 為主題,結合了電視圈幕後秘辛以及多項文化禁忌,無論在動漫圈、線上線下媒體或真實世界,都造成了 Idol 現象再現,相當有意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於台灣的 Netflix 平台搜尋觀賞。
Read more《GT跨界玩家》 「通往夢想的路並不好走,但不代表他不存在」 《GT跨界玩家》的成果非常讓人意想不到,起初當《跑車浪漫旅》這款遊戲要被改編成電影時,不少人也都好奇究竟該如何改動,而就在看完電影後,我沒有想過電影會以這樣的角度來切入故事。《GT跨界玩家》能造成的共鳴絕對遠比你想像的更大,電影透過賽車的熱情,點燃你對於追夢的渴望,整部電影中都能找到人生過去的種種影子,對於追夢的熱情、現實的打擊、家人的反對,這都讓它不再只是一部傳記賽車電影。
Read more(圖片來源:Barbie 官方粉絲專頁)歡樂粉紅泡泡的背後,是溫柔包容的肯定信念,能有這樣一部完美結合商業樂趣與性別生命經驗的電影,讓我既興奮又欣慰。 ✦ 對經典玩具的真摯致敬 《芭比》精彩重現了這個經典玩具的魅力,從滿滿的經典服裝,到等比例還原的夢幻場景,都能一秒勾起觀眾無限的童年回憶。而致敬不只有停留在表面,電影破題就指出自從芭比誕生,女孩們迫不及待從母職中解脫,轉身又陷入另一種束縛裡,也就是芭比性感姣好到不切實際的外貌。隨著美泰兒不斷多元化芭比的形象,我們現在有豐滿芭比、醫生芭比、總統芭比了,女性又再次被芭比拯救了——還差得遠呢,真實世界只是學會「藏得更好」,如此赤裸裸的轉折嘲諷,直指活在現實的觀眾心裡,這都是真切了解過芭比的商品歷史、帶給社會的影響,也不避諱爭議之後的描繪。連過往引起爭議的幾款娃娃,也能成為點亮氣氛用的笑點,整體可說是極少數能將 IP 價值發揮到極限、甚至再延伸的優秀呈現。
Read more生活在匆忙的都市叢林,許多人心中都有著大大小小的傷,若你需要被撫慰,這裡有一帖良藥,看完以後能舒服的多。人與人相處總是許多摩擦,當我們都戴上面具,總是需要一些時刻卸下武裝,吸收一點溫暖的能量,不如就看看電影吧! 《逆轉人生》 2011年的法國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在跳傘運動事故後,劇中白人富翁的頸部以下身體癱瘓,只能坐在輪椅,因此欲招聘一名全職看護。由於薪水高昂,導致應聘的人層出不窮,每一個都擁有著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但依然無法打動他的心。一直到黑人德希斯的出現才讓他作出了决定。德希斯是一名剛從監獄出来,背負著家庭的重担,一心只想尋找一份工作並想拿著辭退信以申請救濟經貼,但菲利普卻破天荒選中了這個小子。 故事被多個不同國家翻拍,全身癱瘓的富翁與照顧他的男看護,發展出了一段動人的情誼,生活中的小事堆疊出了許多荒謬的情節,卻也令人莞爾,兩人在日常生活中陪伴也相互影響,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交集開始有了牽絆,或許在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你的貴人,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心胸,去接納和尊重。
Read more▲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必勝球探》電影 提到青春熱血,你是不是也想起了「籃球」全力燃燒的畫面,還有當年我們跟著「灌籃高手」一起熱血沸騰的情緒呢?隨著近年來籃球賽事發展,越來越多人投入籃球運動中,以「籃球」為題材的電影也不在少數。然而在球場上,除了明星球員,幕後的功臣卻常常被人所遺忘,因此這次我們將聚光燈移個位置,將焦點放在那些冠軍背後的推手上! 2022年由NBA湖人隊球星詹皇與亞當山德勒聯手合作的《必勝球探》,講述一名NBA球探在街頭發掘了天才籃球選手,不顧老闆意願將他帶進NBA的故事。電影打動不少NBA球迷的心。當年在Netflix上線後便獲得許多正面評價,進入了全台電影排行榜當中。電影中亞當山德勒飾演的史丹利是費城 76人隊的球探,他的演技在這部作品中備受稱讚,劇中也有許多NBA現役球星參與演出,被網友稱為「一封導演寫給NBA球迷的情書」。導演受訪時也表示:「不需要是一個體育迷才能看!儘管你對這項運動一無所知。」而真正好的故事,就是讓你認識這個運動的同時,也讓你看到這運動最迷人之處。
Read more▲圖片來源:《三十而已》官方微博 從女孩到女人,再到輕熟女,甚至是大家口中的拜犬,這樣的生活故事發展,往往清晰反映出從20到40歲女生的心態,更反響思考社會與世代的隔閡與變化,總能成功引起女性觀眾的共鳴。此外,這類劇情的女主角們戲裡戲外的輕熟女造型,其實也逐漸成為現代女性模仿的範本。 首先讓筆者感觸最深的莫過於《三十而已》,本劇是2020年中國大陸播出的電視劇,後續在台灣的串流平台上架。劇情勾起了許多都市女子心底的一些秘密。《三十而已》聚焦在大城市中的三個女人,有獨自打拼的孤獨感,也有看似貴婦,卻疲憊不堪的媽媽/妻子,還有忍受著丈夫冷暴力的女人。
Read more「紅到國外」的台劇!不容錯過!(上) 近幾年台劇題材更加多元化,好多台劇都深受國外觀眾喜愛,以下挑選幾部紅到國際的台劇,甚至還打破台劇紀錄!紅到國外了,你豈能錯過!由Miss Cesar為大家挑選了9部,所以分成上、中、下集來介紹。上集的部分,就來為大家介紹《流星花園》、《我可能不會愛你》、《花甲男孩轉大人》這三部。 《流星花園》: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漫畫《花樣男子》的校園愛情偶像劇,台版部分由徐熙媛(大S)、男子團體F4主演,該劇成為劃分台灣電視史上重要分水嶺,往後電視劇發展皆紛紛打造偶像題材的戲劇,因此媒體以「偶像劇鼻祖」形容該劇在電視史上的定位,而劇中主角F4在台灣也掀起熱潮!然而無論中、日、韓、台、泰,每個版本都會掀起一陣風潮,並且也將劇中演員聲勢推到最高點!此劇可翻拍成五個版本,光這熱門翻拍的程度,你沒看過就太說不過去了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