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2024年3月登場的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前哨戰,除了各大影評人協會的開獎之外,各個技術類獎項的十五強短名單也是外界關注的一大焦點之一。而就在今天,外媒「綜藝報」獨家公布了有進到最佳視覺效果一獎短名單的20部作品。然而,本次因沒有使用任何電腦動畫的年度鉅作《奧本海默》(Oppenheimer)卻在此處缺席了這個重要的獎項。 根據報導指出,奧斯卡金像獎的初選投票獎項將會在12/14號開始舉行,據傳「最佳視覺效果」其中的決選結果就包含了《芭比》(Barbie)、《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反叛之月第一部:火之女》(Rebel Moon: Part One— A Child of Fire)和唯一一部動畫電影《蜘蛛人:穿越新宇宙》(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然而影藝學院拒絕承認其完整名單。
Read more延續上一篇整理了綜藝報獨家透露的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的20部短名單和入圍遺珠,綜藝報也根據了這份名單進行了入圍的預測結果。在這20部影片當中,不乏許多商業大製作,而這也是許多商業電影能夠在獎季中嶄露頭角的少數獎項。在過往幾年的得獎作品中,總能看出影藝學院對於商業製作的肯定,包含《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沙丘》(Dune)、《天能》(Tenet)、《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及《與森林共舞》(The Jungle Book)。 而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的一般類別項目的報名截止日期為11月15日,八個短名單將於12/14-12/18公布,最終結果將於12/21宣布。而最終的五強入圍名單則在明年的1/23日公開,並在3/10進行頒獎典禮。而以下是綜藝報根據20部電影所進行的預測排名: 1.《A.I.創世者》(The Creator)
Read more原訂今年11月要和全球觀眾見面的《沙丘:第二部》(Dune: Part 2)在演員工會罷工、演員無法出面為影片進行宣傳的情況之下被迫延期至2024年3月。同時,本片也因此錯失了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盛會。不過,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仍然對《沙丘:第二部》寄予厚望。
Read more提到 2023 年影壇的一大震撼彈,非《奧本海默》(Oppenheimer)和《芭比》(Barbie)的票房連鎖效應莫屬。而兩部片也分別在年度票房的前三名中包辦了兩個位置,《芭比》更是成功突破了十億美元的票房大關。然而,作為一部如此成功的 IP 改編電影,《芭比》有續集的可能性嗎? 根據外媒報導指出,在《芭比》中飾演肯尼迪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在倫敦 BFI Soundbank 的 QA 環節中分享了他對《芭比2》未來可能性的看法。他在訪談中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真的一無所知」。然而,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如果他在可能製作的續集中繼續演出,他可以展現肯尼這個角色的其他面向,並說道: 「噢,我對續集一無所知。但(如果有續集)能不能是一個身材豐滿的肯尼?我能演一個豐滿的肯尼,比如叫做三明治肯尼之類的?我下次能演那個肯尼嗎?」
Read more《小曉》由靳家驊編導,由林品彤、陳意涵、劉俊謙主演。本片獲第60屆金馬七項入圍,並由林品彤奪下最佳女主角獎!故事以就讀五年級小曉為核心展開。小曉是個「特別」的孩子,但周遭的人卻無法理解她的特別。她的父親遠在他鄉疏忽她;她的同學想盡方法欺負她;唯一的母親薇芳還視她為麻煩。為了解決在生活上的各種困擾,薇芳為她找了一個幾乎等於「全天看護」的老師來照料她的生活。然而,保羅老師的介入卻讓母女兩人的生活變得更為複雜,三人的關係也更為微妙。 雖然以小曉為片名,但小曉在故事中卻是個被動角色。她的困境、困難都由他人直接或間接導致,角色驅動力不足的結果就是讓故事非常散。看完電影之後,幾乎無法想起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然而,這樣的角色設計是否意味著像小曉一樣的孩子,在現實中對自己處境很是無力與無助?
Read more《年少日記》故事講述鄭sir工作的學校裡發現一封未署名的遺書,校方及社工為阻止憾事發生,開始找尋匿名學生的身分。於此過程中,鄭sir逐漸想起自己年少的一段回憶。此片由卓亦謙導演編導,是他的首部長片作品。導演創作此片是因為數年前導演友人自殺,令他開始關注憂鬱及輕生的議題,希望藉此作品紀念好友。他邀請同窗好友盧鎮業擔綱男主角,片中其他演員還包括黃梓樂、鄭仲基以及何珀廉。其中,黃梓樂的演出精湛,雖未獲最佳男配角獎,實力仍不容小覷。《年少日記》最終於第60屆金馬獎中,收獲最佳新導演及觀眾票選兩獎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