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團提名名單在10月中正式公佈,金雞獎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最高獎項,每年都是百家爭鳴的盛況,但今年的名單卻格外受爭議,其中原因之一則是高票房之作《消失的她》竟一個提名都沒有。 《消失的她》是由實力演員朱一龍、倪妮合演,在上映初期即造成轟動。最終交出35億人民幣的亮眼成績。在一片叫好聲量中,《消失的她》本有望叫好叫座名利雙收,但沒想到隨著觀眾數量增多,反響開始趨向平平,豆瓣分數更是一路從7.5跌至6.5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消失的她》改編自90年代的蘇聯懸疑喜劇電影《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另再參考了中國真實殺妻案。真實案件中,孕婦王暖暖(化名)在與丈夫同遊泰國時,丈夫因覬覦王暖暖財產,竟狠心將她推落懸涯,企圖製造意外假象。消息一出引起熱議,如何避免被渣男騙婚騙錢成為當時熱門話題。電影製作方取得王小姐的授權,以此為開端創作故事。
Read more《此時此刻》介紹 台劇《此時此刻》由 Netflix 推出,講述了在疫情背景下發生的十段愛情故事。由杜政哲、林晏如、林爭意、洪偉城、許瑋哲和劉思慧擔任編劇;連奕琦、吳宗叡、高炳權、黃綺琳和黃婕妤則共同執導。這部劇展現了即便面對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艱難時刻,戴著口罩的人們依然堅持對愛情的追尋和激情。
Read more《女鬼橋2:怨鬼樓》是難得將遊戲質感融入電影的作品,其實AR遊戲亦如撞鬼,總在不經意之處突然展現,即便電影一開始開宗明義就讓首集的季德全(林哲熹 飾演)再度出場,並將他的過往故事逐一展現,然後《女鬼橋2》運用首集就玩過的敘述性詭計,錯亂時間的安排,當觀眾以為這是季德全為了贖罪,想從抓替死鬼的厄運裡逃脫,沒想到電影夾敘在第一集的故事中間,雖然攝影機早就明示此為2019年,相較於首集結尾最後一段時空的2020年,其實線索從未隱藏,只是巧妙瞞騙過觀眾。電影採用手機AR實測體驗,大舉翻轉我們早就聽聞過的老派鬼故事,一如舞蹈教室的舞蹈人形、站在四個角落咳嗽交棒下一個人、穿梭人間與地獄的電梯,油燈那一招則在眾多港片以及好萊塢電影《陰兒房》系列都玩過,只是都透過女主角連裕婷(王渝萱 飾演)的親自遊戲體驗,彷彿帶領觀眾進入全新視野,老故事也能有新玩法,而在故事最後才再次展現答案,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一切都在正規時間之後才能展現。 雖說《女鬼橋2》還是很有創意,但在故事變得複雜、人物角色變多的狀態下,些許劇情連結得無首集好,胡釋安等4名好友被惡鬼襲擊後突然消失,最後一刻又出現在告別式上,彷彿漏了幾段敘事交代,一開始以為重要的人物反而顯得工具化,感覺只是為了呼應最後的真相大白以及溫情結局,不過林哲熹在情緒上的轉換真是好,王渝萱演到後來也漸入佳境,透過電梯的按鍵、閉合來玩恐怖元素也有新意,沒有預料中驚豔,但以娛樂性來說仍是很不錯的。 「一但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接下來無論多麼不可置信,都一定是真相。」"Once you eliminate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no matter how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要堅信福爾摩斯所說的至理名言。
Read more在《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一書中,作者大衛博維爾曾引用《紐約時報》影評人的一句「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形容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作品。然而,從韋家輝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所開啟的「銀河映像」則替港產片開闢了另一個高峰。香港電影在經歷了合拍片熱潮中創作者外流中國、中國抵制金馬獎後更多獨立製作/新銳導演崛起和反送中事件後,創作自由受到侷限,幾乎就難以看到《命案》如此純正血統,承繼著完好的銀河血脈並叩問銀河的「命運」母題的香港電影。 雖說韋家輝的《神探大戰》、翁子光的《風再起時》等片都嘗試用最粗暴甚至浪漫的手法盡可能地透過港產片的「警匪」或「四大探長」進行復甦,但仍敗於中資那雙「看不見的手」大刀闊斧。有別於鄭保瑞的前作《智齒》有著中國的博納影業參與製作,《命案》的製片方不單單是銀河映像、更是香港當地娛樂公司MakerVille所參與製作的首部電影長片。因此,當杜琪峰帶著《命案》到今年初的柏林影展首映的那刻,杜sir暢談著創作自由的可貴的同時,鄭保瑞和游乃海打造的《命案》就讓銀河映像徹底回魂。然而,這部片的誕生雖然並不能代表整個香港電影產業的復甦——但銀河鐵三角喚醒了老港片的靈魂,盡可能地和命運奮力一搏。
Read more從首部長片《帶我去遠方》當中的生澀感到《本日公休》更個人印記,傅天余導演將生命瑣事刻劃的有其出彩之處:草根性的人物、新舊價值觀衝突、具匠人精神的職人展現。這都讓《本日公休》即使格局如此之小,甚至是一個台灣各個角落都在發生中的故事如此刻骨銘心。
Read more靠著形式上吃《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紅利,但並沒有在錯綜複雜的空間內玩出出色的調度,反倒透過改良翻拍自柯恩兄弟卻失敗的《三槍拍案驚奇》滿足由劇本殺構成的喜劇理想,讓電影陷入好壞參半的局面,再用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浩瀚格局頌揚愛國之情——要作者、要賀歲、要愛國主旋律,全都滿足了,國師藝謀沒有祭出生涯前段班,但是開啟了主旋律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可惜程耳的《無名》仍無法得到各方面的優勢。可惜的點是這群演員好像很難撐起張藝謀那種懸疑獵奇的感覺,前半是沈騰的局,後半被易烊千璽搶盡鋒頭,而張譯仍是最在狀況內的。但在這整個劇作當中,一次又一次玩到骨折的轉折中,其實也沒有任何角色情感的空間,對於不具角色意識的女性角色感到非常生厭,剩餘的角色也都是被情節推著走,導致最終這些情節都不復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朗誦滿江紅的愛國情操,值得一提的是致敬《駭客任務》的方式也還算有趣。技術面上配樂糟糕,非常吵非常惱人,剪輯上偏破碎,攝影上也試圖還原《黃金甲》跟《大紅燈籠》的構圖,但夜戲實在太暗了,燈光跟調光在幹嘛?不過在牽動民族情緒的部分是成功的,也足以藉此理解賣出45億人民幣的可觀之處。最有趣的點可能是《影》的替身攻擊再現,當假秦檜朗誦出整首滿江紅之際,真秦檜卻失去了話語權,那麼便成功塑造這個叛徒的身份的模糊地帶了。
Read more宣傳標題主打的「共感式觀影」其實頗為成功,在銀幕內外的兩個空間透過兩個時代的兩個疫情背景,串起了更具共鳴的觀影空間,大量貼近人物的手持拍攝(甚至第一人稱視角)都有種在醫院游擊之感,這都讓《疫起》在所謂感官上達成了一種雙向的協調性——甚至於一種窒息感。反倒在劇作上的多線敘事起初看似奏效,但越發展越疲軟,為了分散不同面向的人物情緒而將共享的核心情感打散確實可惜,中段也因此有些拖沓。
Read more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製與投資,但《宇宙探索編輯部》完全是《流浪地球》的反面(反正我很閒拍《星際效應》?),如果說兩部《流浪地球》旨在探索宇宙的宏觀視野,那麼孔大山則反其道而行的探討宇宙之大人類的存在是有多麼渺小,電影從在中國電影中幾乎難以看到的信仰/迷信出發,正當觀眾以為電影要給出答案的時候,它就如諾蘭的《星際效應》般來一招濫情式的愛最偉大,但比諾蘭有效非常多。 當然以偽紀錄片角度來看,這部片在戲謔上也不比《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來的出色,但情感核心上就相對紮實許多,而攝影機本身的存在與否更是一個巧妙的設定,當孫一通用手遮住攝影機並要求觀眾閉眼的那刻,印證了攝影機的客觀視角是同時存在和不存在這部片中的。這個「鏡頭」的存在即是觀眾的眼睛,他藉由攝影機的存在拆穿了它的「偽」紀錄片,密度極高(甚至是搶拍的narrator)的剪輯都好似人類眨眼的反射動作。雖然看久了會疲勞,但孔大山是個熟知觀者精神狀態的創作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