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60在今年讓國內外都看見它的堅毅與耕耘,即使少了大部分的中國電影,卻有更多東南亞地區、香港地區的作品得以被看見。回歸藝術本質,我們得以培養寬容的胸懷去欣賞不同國家,用屬於自己的脈絡、聲音、視角去陳述屬於他們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Read more「如此一來,當我們愛上一個人,究竟是愛那個人的什麼呢?」 你深愛著一個人,究竟是包含他的過去,還是是他存在本身。 《那個男人》用懸疑推理的皮來強化敘事張力,但本體仍是探討如何去愛。影片以一種物哀的淒婉為基調。若以樹為隱喻來看,被鋸下的是一個人的根,還是作為完全存在的本身,直到被存在本身的恐懼給壓垮。谷口大佑(窪田正孝飾)結束了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的人生;欣慰的是,從最初孤零零地,到感受到里枝(安藤櫻飾)一家的愛後,直挺挺地成為了妻兒們的庇護之林,以一名好爸爸、好丈夫的記憶留存在家人心裡扎根,新生茁壯成一棵挺拔高壯樹木。
Read more踏入種族紛雜的謎林之境,面對外來未知凶險,究竟只是由仇恨驅動產生的無端恐懼,還是早已相由心生成魔且如熊般的可見之威脅? 導演給出了一個虛幻的標的,卻把獵槍交還到觀眾手裡,扣動板機是否便意味著,將催生著一場世代輪迴永無終止的對峙廝殺。 本片正是這樣對當代歐洲仇恨現象大膽剖析,細節巧妙構思,又處處能勾勒時代註腳。片中主要圍繞羅馬尼亞一個麵包廠僱傭引發的移民紛爭,導演選擇的地理位置特蘭西瓦尼亞也自有其意,主因是該地區已積累數代的歷史恩怨,從原屬匈牙利,到一戰後才劃歸羅馬尼亞,稍有一動靜雙方皆有可能大動干戈,影片便以種族的無故排他,不套入正邪框架,高明地呈現立場轉換就換一顆腦袋的濃厚諷刺性。
Read more「你在我身邊,我們都曾活在彼此同步的呼吸中,那是感受得到體溫,能聞、能見到的我以為最熟悉的日常,但翻過身去,世界的另一面卻令我不得不穿起護具築起厚厚一層陽剛,我以為抵禦的是來自人群的惡意,但實際上卻是我自己讓純粹不再純粹,一昧配合外界調到能被更多人接收到的頻率,唯獨再收不到你的訊號。我以為再翻過身回去時,能在床頭看見熟悉的你,但那裡只剩下我道別後的童年,什麼也不剩下。」 童年,正是一段愛還沒被當作名詞,我們總以為的現在進行式。花田裡穿梭、人群中疾走,歡笑彷彿永不止歇,用不完的精力奔騰著。可一旦停下腳步,才會驚覺這些往日美好都已經成為了墳墓,你在那一頭,而純真則在裡面,埋葬著你連挖開的勇氣都沒有的寶藏回憶。 長大後,愛開始有了形狀,人們習慣用框架把這些無可名狀的幸福圈限成箭頭與十字的單調遊戲,沒有被劃配到的則成為了無法參與的符號。
Read more「當鐵門沈重地拉下,便密封掉所有希望,重新還原至歷史的現場。」 此次不同的是,《疫起》藉由電影卻從內透視了當年未被外人所看見的所有醫護人員之堅韌意志、與堅守本份滿懷赤誠的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即便衝突之間過程偶爾道德拉扯、人性必然會有的掙扎,但以兩位男主:醫生、護士的信念的不同來作為對比,終究在導演的選擇下,讓善戰勝了私我,成功將兩人轉為襯托,益增本片光彩。 在《疫起》裡每個角色皆能投射進大家或多或少都曾親歷的那段,導演通過戴上口罩難以喘息的聲效,讓人彷彿深入惡靈古堡保護傘公司那樣逼真恐懼。陣陣寒意注入脊髓當中,將所有感官催逼到極限後,並由角色曲線的最後昇華激發出全部情感力量,讓無數人淚流滿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