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中國」的搜尋結果

金馬60片單介紹

金馬60在今年讓國內外都看見它的堅毅與耕耘,即使少了大部分的中國電影,卻有更多東南亞地區、香港地區的作品得以被看見。回歸藝術本質,我們得以培養寬容的胸懷去欣賞不同國家,用屬於自己的脈絡、聲音、視角去陳述屬於他們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Read more

中國科幻再出發《流浪地球2》

由劉德華及吳京主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確定代表中國角逐第96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電影於2023年初上映,作為中國科幻巨作續集,《流浪地球2》扛住壓力獲得眾多好評,開出總票房突破40億人民幣的好成績。海外更是將其媲美漫威宇宙之作,被視為中國科幻再出發的新里程碑。 《流浪地球2》依舊是根據曾獲銀河獎、星雲獎等科幻知名獎項的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為第一集的前傳。主要講述人類為應對太陽急速老化膨脹,決定將地球遷移至半人馬座α的計劃。江湖人稱科幻版愚公移山。 作為很少在看科幻電影的偏科生本生,《流浪地球2》對我而言,科幻信息占比過多。其次相較第一部能跟著單一主線走,續集略顯貪心。涵蓋三條主線,每條主線為了講完整,導致片長近三小時,略有被挑戰耐心的感覺。

Read more

真的有在種田的《田耕紀》

由田曦薇、曾舜曦主演的古裝輕喜劇《田耕紀》於10月底順利收官。作為中國首部種田劇,《田耕紀》開了一個好頭。 種田一詞最早出現在策略遊戲中,玩家開局首重是像種田一樣,踏實播種,等待漫長的成長期,然後有所收穫。種田文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現的小說類型,主角踏實過活、然後獲得收穫。 現代人閱讀喜好不再只追求刺激,取而代之的是陪伴感更強的清水文。

Read more

主題中了,演員對了,票房塌了:論《二手杰作》失敗之因

初次看到《二手傑作》預告時,五粒米就被深深吸引,電影似乎探討父子親情與個人夢想的拉鋸,且由近年聲勢看好的于和偉、郭麒麟主演,以及對內娛打榜、買粉等現象全面嘲弄,以上元素甚至讓五粒米大膽猜測,《二手傑作》將在中國破幾十億電影中榜上有名。 然而,本片上映26天票房僅獲得1.14億,豆瓣評分甚至只有6.6,可以說是票房、評價雙失利,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部片「塌房」了呢?跟著五粒米的分析一探究竟。 本片改編自羅賓威廉斯於2009年主演的電影《冠軍老爹》。《二手傑作》講述一位陷入中年危機的的國文老師馬寅波(于和偉 飾),為了隱藏兒子(郭麒麟 飾)因偷拍女同學而墜樓成植物人的事實,代筆寫遺書卻意外出書走紅的故事。

Read more

失足的影帝:《消失的她》如何讓朱一龍暫失電影質量保證

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團提名名單在10月中正式公佈,金雞獎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最高獎項,每年都是百家爭鳴的盛況,但今年的名單卻格外受爭議,其中原因之一則是高票房之作《消失的她》竟一個提名都沒有。 《消失的她》是由實力演員朱一龍、倪妮合演,在上映初期即造成轟動。最終交出35億人民幣的亮眼成績。在一片叫好聲量中,《消失的她》本有望叫好叫座名利雙收,但沒想到隨著觀眾數量增多,反響開始趨向平平,豆瓣分數更是一路從7.5跌至6.5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消失的她》改編自90年代的蘇聯懸疑喜劇電影《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另再參考了中國真實殺妻案。真實案件中,孕婦王暖暖(化名)在與丈夫同遊泰國時,丈夫因覬覦王暖暖財產,竟狠心將她推落懸涯,企圖製造意外假象。消息一出引起熱議,如何避免被渣男騙婚騙錢成為當時熱門話題。電影製作方取得王小姐的授權,以此為開端創作故事。

Read more

《滿江紅》:主旋律電影的作者化

靠著形式上吃《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紅利,但並沒有在錯綜複雜的空間內玩出出色的調度,反倒透過改良翻拍自柯恩兄弟卻失敗的《三槍拍案驚奇》滿足由劇本殺構成的喜劇理想,讓電影陷入好壞參半的局面,再用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浩瀚格局頌揚愛國之情——要作者、要賀歲、要愛國主旋律,全都滿足了,國師藝謀沒有祭出生涯前段班,但是開啟了主旋律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可惜程耳的《無名》仍無法得到各方面的優勢。可惜的點是這群演員好像很難撐起張藝謀那種懸疑獵奇的感覺,前半是沈騰的局,後半被易烊千璽搶盡鋒頭,而張譯仍是最在狀況內的。但在這整個劇作當中,一次又一次玩到骨折的轉折中,其實也沒有任何角色情感的空間,對於不具角色意識的女性角色感到非常生厭,剩餘的角色也都是被情節推著走,導致最終這些情節都不復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朗誦滿江紅的愛國情操,值得一提的是致敬《駭客任務》的方式也還算有趣。技術面上配樂糟糕,非常吵非常惱人,剪輯上偏破碎,攝影上也試圖還原《黃金甲》跟《大紅燈籠》的構圖,但夜戲實在太暗了,燈光跟調光在幹嘛?不過在牽動民族情緒的部分是成功的,也足以藉此理解賣出45億人民幣的可觀之處。最有趣的點可能是《影》的替身攻擊再現,當假秦檜朗誦出整首滿江紅之際,真秦檜卻失去了話語權,那麼便成功塑造這個叛徒的身份的模糊地帶了。

Read more

《宇宙探索編輯部》:天馬行空的創作奇想

​​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製與投資,但《宇宙探索編輯部》完全是《流浪地球》的反面(反正我很閒拍《星際效應》?),如果說兩部《流浪地球》旨在探索宇宙的宏觀視野,那麼孔大山則反其道而行的探討宇宙之​​大​​人類的存在是有多麼渺小,電影​​從在​​中國電影中幾乎難以看到的信仰/迷信出發,正當觀眾以為電影要給出答案的時候,它就如諾蘭的《星際效應》​​般​​來一招濫情式的愛最偉大,但比諾蘭有效非常多。​ ​當然以偽紀錄片角度來看,這部片在戲謔上也不比《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來的出色,但情感核心上就相對紮實許多,而攝影機本身的存在與否更是一個巧妙的設定,當孫一通用手遮住攝影機並要求觀眾閉眼的那刻,​​印證了攝影機的客觀視角是同時存在和不存在這部片中的​​。這個「鏡頭」的存在即是觀眾的眼睛,他藉由攝影機的存在拆穿了它的「偽」紀錄片,密度極高(甚至是搶拍的narrator)的剪輯都好似人類眨眼的反射動作。雖然看久了會疲勞,但孔大山是個熟知觀者精神狀態的創作者。​

Read more

《非凡醫者》中國版《良醫墨非》,有玩出新花樣嗎?

由張晚意、姜珮瑤主演的影視劇《非凡醫者》於12/15正式收官。這是有眾多優秀電影作品的陸川導演首次執導的電視劇。播出後受到熱烈關注,收官後豆瓣評分維持在7.5上下,屬於中規中矩的作品。 《非凡醫者》改編自韓劇《Good Doctor》,原作由男神周元飾演自閉症醫師,雖然醫學知識和診斷能力有目共睹,但大多數同事和病患家屬仍對他有所偏見。劇中他用純真善良的心面對質疑,也從中收穫難能可貴的情誼。 美日也相繼翻拍,其中美版《良醫墨非》曾創下全美收視率第一的壯舉。與原作《Good Doctor》較為不同的是,美版將主角從小兒科醫生改為外科醫生,使主角需要面臨更多生死攸關與高壓快節奏的變數。除了第一季有致敬原作的成分,之後的故事多為新創,可看作嶄新故事去看。

Read more

《有生之年》,中國網友怎麼看?

今年高分台劇《有生之年》收穫不少好評。其中對於生活感的描繪,與步入中年一事無成的焦慮,再再引起多數觀眾的共鳴。《有生之年》在9月中時同步於電視與OTT平台播出,一經播出就持續霸榜熱門話題,完結時的豆瓣評分高達8.9,幾個月過去仍高掛8.8高分。 多數中國網友也表示因此劇感到治癒。而那句「有生之年,能夠長這麼大算不錯了。」也成為經典中的經典,治癒著同吳慷仁所飾演的高嘉岳一樣,稍嫌平庸,但依舊努力活著的我們。

Read more

中式魔幻寫實但又熱血的青春劇:《鳴龍少年》

《鳴龍少年》翻拍自日本漫畫《東大特訓班》。雖然看似是典型的青春劇,強調考好大學才是人生正解,但實際上卻更為寫實的探討教育問題。劇情講述特殊教師雷鳴(張若昀 飾)帶領十一班,讓原先成績墊底的學生考上第一志願的逆襲故事。與原著不同的是,本劇更加關注學生家庭背景,更突顯了成長的傷痛。 編劇在學生們的家庭背景上有更多的著墨,並不單單只是關注學渣如何逆襲,而是更聚焦在學生的成長傷痛,如李燃(王鏘 飾)—與奶奶寄居在富人家中的貧困小子、程雨衫(徐若晗 飾)—受到繼父性騷擾的叛逆少女、邊曉曉(曾宥臻 飾)—來到大城市學習而不得不寄人籬下的鄉下少女、江晴朗(許淇杰 飾)—雖有著優渥生活,但因父母爭吵不休及夢想不被支持而疲憊的少年、禹洋(張琛 飾)—已經過了十八歲,但卻仍被媽媽過度控制的口吃少年。此外,學生群裡更加入了一個原著沒有的角色—沈耀(李明德 飾),他是成績優異、家境優渥的富二代,也是讓李燃寄居家中沈先生的兒子,在這一切看似美好的背後,卻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家庭傷痛,使得他只能靠著霸凌同學以及自殘來緩解壓力。目前劇中並未提及更多關於沈耀的故事,但我相信後面的內容肯定會對這樣子的學生做更多的探討,也或許會有他加入十一班的情節,與其他十一班的同學有更多的故事發生。 與原著不同的是,教師角色也經過大幅度改編。編劇藉著教師們的相異立場,點出了教育問題。兩位教師分別是—雷鳴(張若昀 飾)、桑夏(黃堯 飾),出身於名校的雷鳴,認為高考才是學生翻轉人生的唯一途逕,而桑夏則是認為適性發展、快樂成長才是正確的。兩人相異的立場點出了教育一直以來的問題,到底是快樂成長重要,還是考好成績才是重要的。此外,劇中也呈現了雷鳴的童年,在他帶領著學生走向正途的同時,也揭露兒時的傷疤,因此看出雷鳴為何對考名校耿耿於懷。 我們可以看到,編劇在學生的家庭背景上處理的比原著更為細膩,藉由家庭問題的展示,觀眾能更好理解,為何學生們一定要考上名校。比起原著的青春熱血,本劇在改編時添加了更多「不得不考上」的理由。特別是在第十二集的升華,雷鳴帶著十一班參觀了就業博覽會,當面試官只留下學歷耀眼的應徵者時,大大體現了殘酷的求職現實,也給考上名校更合理、殘酷的理由。此時,桑夏跳出來站在了雷鳴的對立面,認爲工作職務的合適與否是看重個人領域發展,而非學歷,這進一步突顯了教育體制的爭議。劇中,兩種對立的觀念持續辯證著,無從得知哪種觀念才是對的,但這就是本劇精彩的地方。《鳴龍少年》不僅是熱血的青春劇,也從多個層面探討當代教育問題和困境,兼顧教育意義和娛樂,期待後續的劇情發展,看看編劇會如何定義所謂的教育。 

Read more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