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德華及吳京主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確定代表中國角逐第96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電影於2023年初上映,作為中國科幻巨作續集,《流浪地球2》扛住壓力獲得眾多好評,開出總票房突破40億人民幣的好成績。海外更是將其媲美漫威宇宙之作,被視為中國科幻再出發的新里程碑。
《流浪地球2》依舊是根據曾獲銀河獎、星雲獎等科幻知名獎項的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為第一集的前傳。主要講述人類為應對太陽急速老化膨脹,決定將地球遷移至半人馬座α的計劃。江湖人稱科幻版愚公移山。
作為很少在看科幻電影的偏科生本生,《流浪地球2》對我而言,科幻信息占比過多。其次相較第一部能跟著單一主線走,續集略顯貪心。涵蓋三條主線,每條主線為了講完整,導致片長近三小時,略有被挑戰耐心的感覺。
但作為科幻電影重度愛好者,是非常值得去看的作品。在科幻劇情上劇組請來專業的中科院院士做為背後的顧問團隊。畫面上劇組用三千多個視效鏡頭和一千多個人工智慧輔助視效鏡頭打造諸如炸月球、群戰無人機等奇觀,滿足了觀眾的科幻想像。
製作人龔格爾曾在採訪中提到一個小巧思,劇組堅持了某些讓他們極度棘手的原則,其中就包括一定要由本國演員扮演本國角色。角色來自日本,就必須由日本籍演員飾演,來自巴西則由巴西演員飾演。雖然這在選角期間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劇組討論後仍選擇堅持,因為故事本身講述的就是關於團結和希望的故事,要尊重其他國家文化規則;也希望在各地上映時,任何一個國家的觀眾看到這部影片,都能聽到地道的本國語言。可以說《流浪地球2》片裡片外,都傳遞著非常有愛的溫度。
故事延續了第一部人類將撇開所有隔閡,以一個整體去面對巨大災難的故事內核。但放了更多比例在呈現需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地球捍衛戰場上,那些小我的面向。
以劉培強(吳京飾)、周喆(李雪健飾)及圖恆宇(劉德華飾)為首的小我們,在嚴峻的地球保衛戰中,還是保有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小事去珍惜去維護,這一設計上讓他們更添人性。
總體而言,《流浪地球2》是個誠意超滿的好作。會讓人有種我點了滷肉飯,老闆端出滷肉湯蓋飯的驚喜感。但對於只想進影院看磅礡的科幻場面的觀眾而言,裡面的科幻信息量之龐大,會讓人有種在上理化課的錯覺,需要擔心會否小吃不消。
而《流浪地球2》的好成績在票房與口碑上都有目共睹。《流浪地球3》團隊更是在今年11月初舉行發布會,預計於2027年上映。十分期待新的流浪地球系列會再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