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 2023台北金馬影展)
你也跟筆者一樣喜歡享受電影中帶來的聲光特效嗎?聲光效果極佳的電影,一直都是多數影迷喜愛的選項之一。然而,你知道一部大約兩小時左右的電影,幕後製作至少需要花費一年至兩年,甚至更多的的時間去完成。當然,這其中更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一部好電影除畫面和劇情之外,電影的聲音效果,也直接決定了電影的命脈。人稱「杜哥」的杜篤之生於1955年,現年已超過六十歲,是台灣極為著名的電影錄音師及音效師,與他合作的導演,更是包含楊德昌、侯孝賢、蔡明亮、王家衛等知名導演。
杜篤之曾經榮獲最佳錄音、最佳音效等「十二座金馬獎」,以及「坎城影展技術大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甚至在法國南特影展舉辦個人回顧展。特別的是,杜篤之並不是本科出身,早年學習電機,曾經在電子公司工作,但是因為不喜歡電子公司的工作模式,沒多久就離開電子行業。 爾後在因緣際會之下進入中影錄音室擔任助理,在中影服務時間長達20年之久。1982年為《光陰的故事》擔任錄音及音效設計,與台灣新電影一同逐步成長。直至現今,杜篤之已經擔任超過百部影片的聲音指導。
在音效與聲音技術方面,杜篤之一直走在台灣電影的最前端。從1986年《恐怖份子》以事後配音的方式擬出同步錄音效果開始,就是一個配音界的分水嶺,直至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使用同步錄音技術,便超越台灣水準的技術進行仿真處理。1992年《少年吔,安啦!》的杜比音效;1999年《想死趁現在》的杜比數位音效,以及2002年《雙瞳》的7+1SDDS錄音技術,都是率先引進最新科技。其中,他獲頒超過10座金馬獎的殊榮,不只是獲獎紀錄保持人,更是享譽國際的傑出電影音效大師,對於「華語電影進軍國際,絕對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不只在電影界先驅,這位藏身電影幕後的音效大師,甚至跨足大型現場音樂表演。2022年張惠妹隔7年重返小巨蛋,高規格舉辦12場「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杜篤之受邀擔任聲音設計,以 11.1 聲道全音域環場喇叭設計,使聽眾體驗環繞包覆的沉浸感受,提供現場來賓難得的360度聲音來自四面八方的體驗條件。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