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少年法庭》反映韓國現實社會的校園問題】
韓國校園事件屢屢不斷2022年上映的《少年法庭》再起話題
2022年上映的韓劇《少年法庭》獲得百項大獎的提名及獲獎,新人編劇金玟錫的處女作花費近4年的努力,將近年少年韓國真實案件收集編寫完成,此齣戲劇在上映後收視率每日創新高,但也讓社會大眾反思現今的家庭教育問題,社會層級等多項問題導致孩童的校園問題屢屢成為社會話題。
韓國教師因校園暴力事件輕生事件
現今社會風氣不如以往的體罰教育,家中孩子各各都是寶,但社會的變化導致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了重大的影響,而這影響讓今年的韓國教育界的問題不曾間斷。從韓國知名的幾部戲劇就可得知韓國的學生對於升學壓力及校園孤立、暴力事件的嚴重性,但萬萬沒想到越演越烈,受害者本為學生慢慢地連教師也成為了校園中的受害者,而加害者竟可能是學生及學生家長。此事件就在今年7月韓國某國小學校的一名年輕教師在校園輕生後,類似的案例不斷爆出,教師權力低落問題才正式受到社會的關注。事件發生後,老師們齊聲呼籲杜絕家長的惡意投訴,追思會上也出現,「父母殺了他,教育廳也是幫兇」的標語。
此事件除了許多的批判聲外,校園的孩童也是深深受到此事件的影響,校園門口也有許多孩童及不捨輕生教師的民眾紛紛貼上許多悼念的便利貼。
선생님 죄송하고 또 죄송합니다. 「老師,對不起…真的對不起的」
在今年9月4號中小學的教師們也集體站上首爾國會議事堂前示威,同時悼念才年僅輕輕23歲的國小老師,此示威也震撼了韓國社會,當日示威用輿論壓力使促進國會火速表決通過「教師地位提升與教育活動保護特別法」、「初中等教育法」、「幼兒教育法」與「教育基本法」4部法規修正案。
同時,修正案中也新增規定,學生監護人不得侵害教師人權,校長必須為學校收到的舉報內容負責等。部分條文將在公布後立即生效,教育部也規劃盡快施行剩餘條文。
「議政府教師事件」因公開家長及孩子個人資訊引發爭議
京畿道議政府市一所小學,又有老師相繼做出極端選擇的事件中,被認為是肇事者的家長和學生的個人資訊卻在網路社交平台上被公開。
雖然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價格,但也有很多聲音擔心「私人制裁」。一名對已過世的大田小學教師進行惡意投訴的家長身分被接續曝光,導致校園遭受恐怖攻擊。韓國校園教師案件不僅受到許多關注,但也因為保護未成年學生的身分處處謹慎處理整個事件,也讓許多批評的輿論攻擊。
我聽說如果未滿14歲殺人不會進監獄?
韓國社會校園教師事件屢屢不斷,也讓許多民眾回想起這部戲劇,同為校園暴力事件但受害者卻是校園中的學生,劇中的未滿14的少年白成友(李妍 飾演)為蓮花國小8歲兒童的殺人事件的嫌疑犯,但在劇中絲毫無緊張害怕的情緒,甚至帶有微笑且興奮的問「我聽說如果未滿14歲,殺人不會進監獄,是真的嗎?」但就在此部戲劇終後,韓國擬修《少年法》最低刑責年齡下調降至13歲,起因為韓國少年法對於14歲以下觸犯刑法少年,最嚴重只給予2年收容,處份過輕導致長期以來導致許多爭議產生,且在過去5年少年犯罪事件屢屢增加,因此過去韓國總統尹錫悅還曾喊出降至12歲,如今2022年韓國法務宣布修法將刑事處罰年齡下改為13歲。
韓國近年在校園教育上問題不曾間斷,也使得近年對於少年法越來越看重,依借社會話題韓劇《少年法庭》第二季的開拍更是聲浪不斷。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