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殘酷的實習生》從韓國連續劇看韓國職場母親的現實殘酷面


【從韓國連續劇看韓國職場母親的現實殘酷面】
《殘酷的實習生》韓國職場上的弱勢族群待產媽媽及在職育兒媽媽


《殘酷的實習生》這齣韓劇主要闡述的內容正是韓國當下最大的問題,也就是韓國職場上女性的生存困難,由於身為女性可能遇到的結婚、生育、育兒等問題,免不了就會遇到所謂「3個月的產假」、「1年的育兒留職停薪假」及「小孩生病突然休假」,對於這樣子的政府政策許多韓國公司為了避免缺職不補的問題產生,就會希望公司的女性可以不請產假或是育兒假,不然就是會讓即將要請這些休假的女性員工自動提請離職,也甚至有些公司會逼在職女性員工簽下不合理的各種合約,也有些公司會乾脆連面試員工時都先行排除女性面試者。
韓國生育率0.78,職場女性害怕「產後職場斷崖」


全世界生育率排行中最低的韓國,即使韓國政府給予再多的補助津貼,很多韓國女性都拒絕生育下一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一位在職的女性懷孕後,所要忍受的可能是「產後的職場斷崖」,因為生育休產假後,遇到無法再度回到職場的女性占為多數,原先的公司已找新人替補自己的職缺,或是找尋新的公司會因為育兒需要時常請假的原因在面試時就被刷下。


看盡臉色也不敢使用育兒休假制度


也因此惡循環下韓國的生育率直直落下,甚至在韓國經濟日報的調查顯示,有40.4%的人表示「育兒休假制度很難使用」,5.3%的人表示「公司根本沒有這項制度」,只有16.5%的人表示「公司可以自由地使用育兒休假制度」。而這些表示難以使用育兒休假制度的原因則有31.1%「要看公司的上司及同事的臉色」,由於自己的工作要全數交給同事分擔害怕被職場同事討厭佔為多數;24.5%「害怕工作經歷斷崖」,由於在韓國育兒文化不同於台灣,幼稚園下午兩、三點小朋友下課後,沒有地方去導致媽媽回到職場的時機點無限延後,最後使得想要回去職場已與社會脫節太久毫無競爭力;「22.5%生活經濟困難」韓國生活物價一年比一年高,小孩子的補習班學費開銷一年比一年大,使得爸爸一人工作已無法負擔家庭全部的支出;最後則是21.6%「怕影響升職藍圖」,在韓國的傳統文化下重男輕女的刻版印象雖已有稍微好轉,但在較為傳統風氣的職場上會認為在職媽媽或是職業女性,會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專一於事業,如有小孩後更會因為小孩而無故缺勤或是無法配合較晚的應酬等業務,也因為這樣子的傳統眼光導致很多人會害怕有小孩後會影響自己的升遷之路。
願意生育的補助津貼平均為6348萬韓圜


在這麼多原因下,為了解決生育問題政府每年提高育兒及生育津貼,甚至給予懷孕時可使用的彈性上班,每日上班時數減少3小時給付薪水則為原本的70~80%,不只如此在育兒的在職媽媽也享有一樣的福利。但調查顯示仍有高達34.8%女性「即使給再多錢也不願意生育」,11.3%的女性「不用給予津貼也願意生育」,而剩下的53.9%的女性則分別落在「1000萬~2億韓圜以上的津貼」(約25萬台幣~500萬台幣以上)才願意生育,平均落在為6348萬韓圜(約158萬7千台幣)。


但目前政府所提供的生育津貼則是生產前100萬韓圜(約2萬5千台幣),及生產後200萬韓圜(約5萬台幣)。而出生後的育兒津貼補助則是每月70萬韓圜(約1萬7500台幣)最多補助一年,一年後至八歲前則是每月補助10萬韓圜(約2500台幣)。相比之下可發現距離國民希望津貼還是有很大一段落差。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