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台灣新電影代表人物、金馬獎最佳導演與攝影雙料得主陳坤厚(取自 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或許許多年輕觀眾跟Austin一樣對電影人口中的陳坤厚導演並不熟悉,但其實早在1982年,陳導就以《小畢的故事》創下當時票房佳績(新台幣5000萬元),一舉拿下當年的金馬獎的最佳影片,更重要的是,還得到當年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大獎,幾乎成為台灣「新電影」的奠基之作。
台灣新電影為1980年代,由台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電影導演所發起的電影改革運動,主要呈現寫實風格,跟以往的政令宣傳電影不同,由楊德昌、柯一正等導演的努力下,以反映真實社會現象,紀共同記憶為主要電影風格,此時也強調電影的嚴肅性和學術性。
隨後陳坤厚導演也響應這一波的「台灣電影新浪朝」,《小畢的故事》講述一名小男孩成長的歷程,看似簡單的劇情,卻是當時台灣社會變遷下的紀錄,而《小畢的故事》在另一種象徵性來看孤兒寡母的設定,以及母親改嫁給公務員老畢,都像似隱喻著國民政府接手台灣的歷史,用寫實的手法說被噤聲的故事,不因限制而停止創作,陳坤厚導演的不懈努力,影響許許多多台灣後起的導演。
二十一歲便踏入電影世界的陳坤厚導演,從助理做起,一路從攝影指導過關斬將成為導演,執導了《天涼好個秋》(1980)、《小畢的故事》(1983)等多部作品,與侯孝賢導演有過多次合作經驗,在台灣電影界可說是擁有極高的輩分,在電影界貢獻心力將近半世紀之久,在這次金馬60獲頒「終身成就獎」,可以說相當令人感動且別具意義。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