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贏韓國啊!」2013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是我們共同的棒球回憶,那一天,棒球成了國民運動,那一週,話題從未離開過。不論是強悍的打擊、銅牆鐵壁般的守備,抑或是計畫縝密的訓練與教練團,從每個角度都讓人熱血沸騰,眼睛怎樣也捨不得眨!讓我們一起回到熱血的青春,一起為中華隊加油!
《KANO》
「你知道要怎麼種出又大又甜的木瓜嗎?」 答案是把鐵釘打進木瓜樹,讓它感到危機、奮發圖強的成長,最後就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KANO記錄了台灣早期的嘉農,也就是現在的嘉義大學,在被日本統治的歷史中,一支由漢人、原住民以及日本人組成,名為「嘉義農林棒球隊」的隊伍,日本來的新教練,用最嚴苛的訓練方式激勵每位隊員,對於從來沒有勝利紀錄的這支球隊,敢以進軍日本棒球殿堂甲子園為目標,對當時的球員簡直是天方夜談,但靠著堅持與毅力,嘉農跌破大家眼鏡,他們實現了夢想,代表台灣前進日本!
《魔球》
在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中,身為球隊總經理的比利所屬的奧克蘭運動家隊敗給了財大氣粗的紐約洋基隊,這讓他深受打擊。更糟糕的是三名主力紛紛被重金挖角,未來的賽季前途渺茫。在管理層會議上,大家顯得迷茫,只有他暗下決心改造這支球隊。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對於球隊經營的理念不謀而合。憑藉著直覺和經驗,讓他仿佛找到了破解金錢棒球的方法。他聘請彼得作為自己的顧問,一起研究如何打造最高勝率的球隊。他們用數學建模的方式,逐漸開始挖掘上壘率不錯的潛在明星,並通過軟磨硬泡將他們招攬。他們不在乎高層的冷嘲熱諷,專心地為球隊尋找信心並展現實力,終於新的賽季開始了,就看他們表現吧!
由真人真事改編,傑基羅賓森,在美國職棒布魯克林道奇隊總經理布蘭奇瑞基的堅持之下,被簽進美國大聯盟,成為了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非裔的美國球員,黑白球員不同待遇的棒球政策將從此改寫。穿著42號球衣,羅賓森踏上大聯盟的舞台,即使美國的奴隸制度早已被推翻,但社會中依然存在著種族歧視與偏見,而黑人依舊只能在自己的黑人聯盟打球,直到1947年4月15日,美國近代民權運動史最重要的事件,羅賓森成為了平等與尊嚴的重要里程碑。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