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提到動作片,除了早期的武打、警匪系列港片,大家腦海裡可能會自動浮現《不可能的任務》裡的阿湯哥,或是巨石強森熱血激昂痛扁對手、拯救世界的畫面。似乎只有砸大錢做特效、請來頂級動作巨星擔綱演出的,才夠格被稱作「動作片」。不過,事實上,台灣近年來也產出不少很有看頭、讓人印象深刻的動作片,以下列舉的這幾部,你都看過了嗎?
1.《痞子英雄》系列
在那個偶像劇風靡全台的年代,主打青春愛情浪漫劇,然而2009年的《痞子英雄》橫空出世後,就硬是逆轉了這樣的現象。《痞子英雄》不只結合一般偶像劇的愛情、友情、都會、衝突等元素,更以警察背景作為題材。於高速行進的捷運車頂追逐拍攝、在高雄港的國際航道上進行追逐戰的經典高難度動作場面,創下絕無僅有的台灣首例動作類型劇,之後更橫掃第44屆金鐘獎5大獎項。
而在劇集爆火之後,該劇也分別於2012年、2014年上映前傳《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和後續《痞子英雄二部曲:黎明再起》兩部電影,不僅延續了劇集的大場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導演蔡岳勳在電影的二部曲中豪擲6億台幣來拍攝,且動用300支槍械、上萬個爆破彈,和超過300輛車打造飛車競速場面,光是特效鏡頭花費就超過1億元。各種飛車追逐、爆破、核彈爆炸、飛機爆炸、墜機迫降、肉搏、槍戰等精彩動作和打鬥場面,視覺效果一流,也讓觀眾看了直呼過癮!
2. 《狂徒》
獲選第23屆釜山影展「亞洲之窗」單元、同時拿下2019年臺北電影獎最佳視覺效果和第56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的《狂徒》,宣傳時就打著「窮途末路、殺出血路」的口號,透過鏡頭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讓並沒有真正武打底子的吳慷仁、林哲熹,即便不靠替身,也能親自上演精彩絕倫的武打場面。
當中,全片最重點的海產店打鬥戲中,更是大膽將動作與音樂相結合。採用「先作曲、再動作」的模式,演員們在正式開拍前,就跟著將近4分鐘的音樂排演了百來次。從0.5倍速到原速度慢慢加快、慢慢練習,直到找出動作節奏的時間點為止,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打造出獨樹一格的首部台灣全新風格動作片。
3. 《速命道》
與上述提到的作品不同,《速命道》的動作場面不是著重在武打,而是街頭賽車的飆車競速。大規模公路競速場面,不只飆車,還要飆救護車,觀眾可以看到瘦子直接用賽車速度開著救護車,一路奔馳在街頭上救人。本片完美展現「速度可以殺人,卻也可以救人」的道理,堪稱是台版《玩命關頭》!
而拍出這部片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有著「亞洲飛人」稱號的已故男星柯受良之子柯有謙。他從小就受父親薰陶,11歲起就在賽車場上展露頭角,因此由他來執導這部哥哥柯有倫、甚至是天王劉德華都客串演出的浪漫飆速電影,可說是再適合不過。片中出現了柯受良的照片,也展現他對父親的緬懷與思念,讓觀眾為之動容。
4. 《周處除三害》
日前風光入圍第60屆金馬獎7 項提名的《周處除三害》,完美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暴力美學,堪稱年度罪大惡極黑幫警匪動作鉅片!該片最大的亮點,當然就是阮經天不惜犧牲色相所表演出的瘋魔精湛演技,讓不少已經看過的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就定義上來說,《周處除三害》比較偏向黑道警匪片而非動作片,但是光是開頭出現的警匪街頭追逐、小巷弄中扭打場面,就讓人看了血脈賁張。劇組釋出的2分鐘街頭暴打場面中,由李李仁飾演的警探陳灰,追逐由阮經天飾演的亡命之徒陳桂林,兩人從頭打到尾、一氣呵成,全片拳拳到肉、又槍槍要人命的動作場面,也讓其一舉拿下第60屆金馬獎的最佳動作設計提名。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