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www.behance.net/
《巴霍巴利王》是由南印度導演S. S. Rajamouli執導的,原文以泰盧固語拍攝,後續也有重配印地、泰米爾語...等等版本,與我們熟悉的寶萊塢風格不同,它屬於南印電影,也被稱為托萊塢(Tollywood)。整個拍攝過程包含兩年的前期製作,再加上四年的實際拍攝,製作過程中特地搭建現實場景和宮殿,動員了上千人參與。
當時,這部電影在印度國內成為票房冠軍,同時在海外市場也表現出色,持續與《Dangal 冠軍女兒》競爭全球票房的冠亞軍地位。該片受到眾多影評和國際媒體的高度讚譽,被譽為「必看之作」、「迄今印度電影的巔峰之作」、「印度電影的新紀元」等等。
《巴霍巴利王》分為上下兩集,分別是「帝國戰神:巴霍巴利」和「巴霍巴利:磅礴終章」。這兩部電影在台灣分別於2015年(金馬影展)和2017年上映。終章上映期間,影院甚至連同序章一起重新播放,我當時帶著媽媽去進行了「巴霍巴利馬拉松」,兩部片長接近6小時!
令人意外的是,電影結束時~媽媽居然一點都沒有睡著,並且當場給予了高度正面的評價!所以我說~巴霍巴利王的魅力無窮,真心不騙啊!
圖片來源:https://www.pxfuel.com/
序章「帝國戰神:巴霍巴利」
電影一開始就以相當震撼的橋段,來為神話拉開序幕。王太后席娃伽彌大勇大愛,犧牲自己拯救嬰兒的場景,搭配磅礡激昂的配樂,我當場是雞皮疙瘩爬滿身啊~那一段台詞至今仍能在我腦海中迴響,展現了無比偉大的情操!
隨著主角慢慢成長,擁有天生神力以及善良、純真的個性,不料他卻被捲入一場涉及王室權力和政治鬥爭的事件,而在揭示自己身世的過程中,我們也才慢慢得知那位大家懷念的《巴霍巴利王》是誰... 他是過去馬西馬帝王國中,受全人民愛戴的小王子,仁慈的明君:「阿曼蘭德巴霍巴利」。一位即便從未正式登基過,卻在所有人心中擁有至高尊敬的國王。
圖片來源:https://www.pxfuel.com/
終章「巴霍巴利:磅礴終章」
在下集裡,導演對「巴霍巴利王」這個角色的表現可謂造神操作,內外兼顧層次分明。儘管他天生擁有神力,但內心卻充滿仁慈;在王室的爾虞我詐之中,他如同一位赤子昂然佇立,對正道堅定執行。他的言語始終真誠坦率,並且對自己的承諾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
他對母親十分敬重、愛戴,同時毫不猶豫地支持妻子,不論處於何種情境,對妻子的尊重甚至超過了他自己的男性尊嚴。最終,盡管對人的絕對信任導致了他的死亡,但巴霍沒有表現出憤怒、怨言或猶豫。
他像一名堅韌的戰士一樣離去,內心依然只有對親人的牽掛,這就是我們對他的離世感到不捨的原因。
圖片來源:https://www.pxfuel.com/
第一次觀賞這部電影時,單從故事的角度,我認為這是一部極具悲劇色彩的作品。充滿惡意的王室宮殿,好人要麼死盡,要麼被折磨虐待,而繼承者似乎無力改變這一切。然而,第二次觀賞時,我就不再將這部影片視為悲劇了。
整部電影強調的只有「正道」的守護,雖然那些耿直的行為,會讓觀眾覺得角色們「太笨」~不懂轉圜或迂迴,也不事先準備預防。然而,若他們真的如此「聰明」,步步精算、謀略計畫,或許就不會成為我們如此喜愛的角色了。
因為在堅守正道時犧牲生命,這並不算是死亡,在邪惡的道路上苟且偷生才是。
在現實社會中大多也是如此,正義常常來的緩慢,有時甚至被遮蔽在烏雲中難以見蹤,但它確實存在。有些人願意挺身而出,冒著槍林彈雨的風險捍衛正義;有些人雖然明白什麼是正義,也明知自己有能力,卻依附在大環境中而不敢發聲;另外還有一些人,了解正義卻無法改變現狀,甚至連改變的意念都未曾擁有。
然而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正義終究會到來,只要懷揣著勇氣去堅守,最終,巴霍巴利的精神會勝利的。
圖片來源:https://www.pxfuel.com/
《巴霍巴利王》是一部完全不隱喻,也沒有說教感的很純粹的電影。
它只是說個故事給你聽罷了,但裡面存在著善與惡,以及講述在無法控制的大環境中,角色的行為與他們內心價值觀會波盪出甚麼漣漪。無論是震懾、喜悅、難過還是崇拜,我都深深沉浸在故事中,娛樂感十足~細細品味每一個特效展現、場景紋理、角色表情,以及導演想要呈現的一切。
其中深刻描繪的角色形象、誇張的特效、緊湊的劇情、壯麗的配樂與迷人的演員,每一次重看都是對五感的沉浸。《巴霍巴利王》讓我重新體會到「看電影」這種娛樂的真義,不需要過度分析、猜測或追根究底,只需要感受,然後感動即可!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