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High Cookie》細膩刻劃青少年誤入毒品圈,與逆境掙扎的故事。(圖/LG U+)
韓國演藝圈的李善鈞毒品事件延燒至今,不少韓國網友與評論家對於近期「韓國毒品劇」題材的盛行製作,提出了分析與見解:「韓國是無毒國家」的幻想早已破滅。
根據韓國媒體nate報導,根據韓國大檢察廳的統計,累計至今年九月韓國國內已有2萬230人因毒品類犯罪遭逮捕,比去年的1萬8395名多出47.6%。這類的社會現象也促進了韓國影視圈對於具「社會批判性」的毒品劇題材的積極製作。以最近的作品來說,JTBC的《大力女子姜南順》、Disney +《惡中之惡》、U+《High Cookie》等,都是與毒品題材密切相關,且充斥細緻描述毒品產製或交易的故事情節。 《姜南順》是描述打擊毒品集團的奇幻英雄故事類型、《惡中之惡》同為打擊販毒集團臥底調查的內容,《High Cookie》則是青少年在校園內販賣,號稱食用後能夠擁有「高專注力」、「實現你願望」的毒品餅乾,事實上類似事件就真實發生在今年的韓國江南地區。
今年四月爆出的韓國江南著名的「補習街毒品飲料」案件,嫌犯起初以「能夠提高學習注意力」為由,誘騙學生飲用毒品飲料,之後意圖威脅父母以「你的兒女吸毒了、不給錢就報警毀了你兒女的前途」等,企圖詐取金錢的新型詐騙手法。
而在《High Cookie》中,女主角雖然沒有好好地讀過高中與大學,但卻因毒品餅乾所獲得的超強記憶力,背誦下所有試卷的答案,順利進入所謂的資優班,藉此獲得更多的人脈以販售毒品餅乾,劇中也多次呈現食用後的「誇大效果」,這讓不少學者與文化評論家提出擔憂。
學者與評論學家認為,雖說劇中大量的曝光毒品的副作用,能夠讓觀眾提高對毒品的警覺性,但對於劇中過度細膩描述毒品的製作與貼近日常生活中的情節,不免會讓人質疑「會不會有造成意識遲鈍」的影響產生。
韓劇《High Cookie》中有大量描述食用毒品的誇大畫面。(圖/LG U+)
根據〈韓民族日報〉報導,毒品題材蔓延至青少年題材電視劇,或許間接影響了韓國青少年對於毒品的好奇心。韓國青少年吸毒人數從2017年119人,提升四倍到去年的481人。而《High Cookie》劇中描述主角們因為賣了毒品餅乾賺了很多錢,毒品餅乾適當食用的話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等細節,就有業界製作人坦承很擔憂:「我擔心這樣的描述,會讓人們誤以為只要適當食用,就不會造成問題的錯覺」。報導中也引述專家說詞,專家學者認為,為了提高民眾對於毒品的認識與警覺,不應該詳述說明藥物的製作方法以及注射等過程,也不應該積極正面地描述其效果。不僅在影視劇內,許多受年輕人歡迎的網路漫畫中,也有描述人物吸毒與陷入幻覺的場景,並且詳細描述製造毒品的過程。
來自韓國忠南大學國文學系的尹錫進教授強調:
「如果處理毒品題材的原因不明確,可能會引發與毒品一樣嚴重的社會損害。特別是如果意圖透過誇大衝突或增強事件的衝擊性來提高收視率,可能會導致觀眾對毒品問題的警覺性降低、意識遲鈍,從而引發社會問題。 」
另外,《大力女子姜南順》製作團隊因應近期社會事件,利用自身電視劇的影響力,10月20日於各大校園、地鐵站發放宣傳海報,而海報上特殊的用紙,是一種能夠簡易檢測出毒品的試紙,此宣傳手法獲得一致好評。
宣傳海報成為簡易毒品試用紙,宣傳手法獲得民眾讚賞。(圖/JTBC)
參考: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4170163.aspx
https://www.hani.co.kr/arti/culture/culture_general/1116511.html
https://news.nate.com/view/20231115n01472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