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許多人認為「家庭暴力」只會發生在像是印度等開發中國家,以為他們貧窮、酗酒問題嚴重,將生活中產生的挫折感用家庭暴力來宣洩。但,近期義大利上映了一部家暴題材的電影《There’s Still Tomorrow》(義大利文:C'è ancora domani),引發義大利人的熱烈討論,證明像是在已開發國家的義大利家暴問題也不容小覷。
《There's Still Tomorrow》在義大利一上映彷彿風暴般襲捲義大利全國,受到義大利人的喜愛和討論,票房絲毫不輸給《Barbie芭比》。網友更給予「這是一部所有人都該看的電影」的高評價。
電影用一個響亮的耳光做為開場,Delia(Paola Cortellesi 飾)熟睡在丈夫 Ivano (Valerio Mastandrea 飾)身旁,一醒來就遭到丈夫的一巴掌,巴掌不輕,但 Delia 的反應卻一點也不驚訝,彷彿這就是她的日常生活。這部黑白電影中,開場 Delia 的岳父說「我的妻子就活得像個皇后般」,而Delia溫柔地提醒他「沒錯,但她是自殺的」,雖語帶反諷但也能知道大概發生了什麼。
在採訪中,身兼導演和女主角的 Cortellesi 說到:「當我還小時,我記得我的祖母和曾祖母曾告訴我和我們住在一個院子裡的女人,他的遭遇就像是 Delia 長期受到家庭暴力,施暴的對象是丈夫和親戚。我很震驚,如此不尋常的事情竟被看作是日常,受害女性在講述這些故事時總是語帶幽默,但這就是我們羅馬人的特點,當我們在討論最悲慘的事情時依然面帶微笑。」Cortellesi也說到:「雖然這是一部當代電影,但背景是 1946 年 5 月的二戰時期,代表著女性和重男輕女的問題根深蒂固,一直到今天都還存在。」
Cortellesi 繼續提到:「電影也再度帶起義大利人討論家庭暴力、女性權利、殺害女性的聲浪,自上個月大眾討論一名22歲女學生 Giulia Cecchettin 遭到綁架和殺害,男朋友疑似嫌疑犯而被逮補以來,這些問題一直都沒有消失。」她表示自己一直都有在參加電影放映會,親自介紹電影和觀眾討論觀後感想,許多人都會和她分享他們受到家暴、虐待、歧視和不公平待遇的故事。也因此她認為,「人們是多麼渴望地期盼討論這個話題,《There's Still Tomorrow》製造了這個機會」。
11月25日,義大利共和國參議院為紀念聯合國「國際消除對女性使用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在參議院播放了《There's Still Tomorrow》讓義大利全國的中小學生們一起觀看。目前,《There's Still Tomorrow》的票房總收益已經來到 $3340 萬美元,僅次於 Greta Gerwig 的《Barbie芭比》,進電影院觀看《There's Still Tomorrow》的人數更高達449萬人次,名列第一。
最後,導演Cortellesi說到:「這與政治無關,但在義大利每 72 個小時就有一名女性被其男友或老公殺害,僅僅因為他是一名女性,這不是一個新的數據,而是經過了歷屆政府、左右派政府,人們已經厭倦了一遍又一遍的聽一樣的故事。大家想要做些什麼來改變這個狀況,打破這無限循環的暴力行為。」
電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媒介,電影有可能幫助社會改革,甚至引發社會革命。是的,還有明天、還有希望!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