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芭比》法國海報口號太不雅引起熱烈討論?

芭比

(圖片來源:WARNER BROS. PICTURES)
《芭比》法國海報口號太不雅引起熱烈討論?


在全世界砸下重金宣傳的《芭比》,可不只是一部看似普通的家庭親子片,原本已預期這部眾所矚目的作品會引起不少討論,然而在法國,除了內容本身造成許多議論之外,大膽的廣告宣傳更添加了不少的話題,更意外地因為年齡限制和海報口號而產生關注。 


 在美國,對於其電影內容有些微性暗示,因而限制13歲以下須有家長陪同才可進場觀看,英國對於12歲以下兒童也採取相似規定;相比法國,則對這類內容較有系統教育化以及透明化,將其分類為適合任何年齡,但它的內容真的適合小朋友嗎? 


儘管電影背景設定在充滿粉紅色的芭比世界,但內容卻在探討平權和身為女性的兩難,在一連串諷刺對話和跳脫大眾電影節奏的情節下,許多家長表示,小孩還無法理解其中想表達的寓意而感到無聊,並對於這部片的成熟主題被包裝成適合兒童觀看的宣傳手法有點質疑,有些認為這只是一個巨型的廣告,想再次宣傳有點過時的塑膠娃娃。


另個討論的焦點,是在看似從美版海報翻譯過來的口號:“Elle peut tout faire. Lui, c’est juste Ken.”原本是要凸顯出芭比有無限潛能,而肯尼只是一個普通的存在,但熟悉法語俚語的人就會發現它意外的雙關語,在法語中,’ken’也有發生性關係的意思,所以翻譯反而變成“她能做任何事,而他只知道如何ken”,這個海報的口號就這樣掀起了熱烈的討論和轉發,在一波困惑又好笑的議論中,也有人認為是特地想吸引年輕觀眾而做出的策略。


無論是俏皮的宣傳手段還是具挑戰性的內容,都證明了《芭比》是一部為更成熟的觀眾而製作並打破常規的電影,為經典的故事帶來了新的角度。雖然我們無法靠一部作品來解決平權問題,但很明顯的,在全世界都引起了一陣新的對話。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