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林,四年前單槍匹馬殺進葬禮、槍殺黑道大佬的傳奇人物。自此,黑白兩道的追殺,使陳桂林只能像過街老鼠般生活。
四年後,奶奶的離世與自己罹癌末期的噩耗,在生死之前,他終有悔悟。
然而,他不要生命是場徒然,他要做舉世矚目的煙花。
他,要成為斬奸除惡的周處。
故事從這裡開始,導演也貼心地為不知周處典故的觀眾著想,安排陳桂林簡明扼要地交代他要效仿周處的理由——人死留名。
(以下有雷)
一、英文片名的隱喻
英文片名道出所謂的三害:The pig(豬),the snake(蛇),the pigeon(鴿子)
編導將典故中的白虎、蛟,巧妙轉換為佛陀親自制定的生命之輪(將佛法圖像化的工具),其中心的「三毒」正是象徵愚痴的豬、嗔恨的蛇、貪慾的鴿子。
陳桂林從奶奶的遺物裡,取回一只小豬圖案的手錶,從此他錶不離身,像是化為愚痴的代表並徹底奉行。
但為什麼他代表的是豬?
佛教中以豬來形容對事物無法綜觀全局、不明白業力與因果之人,在種種惡業下不斷地輪迴受苦。
陳桂林確實就是如此,一股愚莽來了就上,收了錢不做縝密計畫,殺人不顧後果落得各方通緝;想成大業、得功名,一樣在殺生中企圖得到救贖。他的無明與愚痴,終踏上世俗所認定的自毀之路。
而他殺的第二害,香港仔,是三害之中最不掩藏的罪犯,他販毒、施暴,如同心狠手辣的蛇,防禦性與攻擊性都強。佛教中「蛇」也表意著「仇恨」,當他處在逆境,就先下手為強,身處劣勢仍會奮起抵抗,但他身上的毒是他根深蒂固的罪,早已預示他將墮入深淵的結果。
藉陳桂林之手終結的第三害,牛頭。作為鴿子的代表,他也象徵了「貪慾」之意,對有利於他的事物與環境產生了貪婪與迷戀,不停餵養永無止境的慾望。有趣的是,鴿子在近代也有「和平」之意,這兩個意象,在牛頭,也就是他的心身份——新心靈社尊者的身上,竟然一點都不違和。
二、惡是什麼?善是什麼?
陳桂林自認請示了關聖帝君,便能藉神的旨意定他人的死生;香港仔侵犯獄中女友的女兒小美,還自傲拯救了母女倆的人生;牛頭以新身份救贖教友,培養了一眾跟隨他的人,即使被陳桂琳揭發都是騙局,信眾仍一頭栽進牛頭所創的新造樂園。
這些人罔顧律法,遊走明暗之間、開創屬於自己的規則。每個人都在找一個開脫和出口,好重新定義身而為人的價值,即使作惡,卻也行善,是不是就沒有那麼的壞了?
我認為能輕易回答善惡標準的人,都落入了陳桂林的窠臼,我們如何以制高點宰制生命?殺人所要付出的代價,能否以救人來相抵?在結尾,我甚至說不出該為陳桂林嘆息,還是為了這社會失去他而可惜。
善與惡的模糊,在電影裡忠實呈現。
三、新造的人,都是命運操弄的人
命運回贈陳桂林的是一個玩笑,自以為生殺大權掌握在手的他,在末了才得知他未曾罹癌,那不過是他的治療師要勸他自首的藉口。
在這裡不得不提,阮經天在監獄中得知實情,到生前打理外貌、服用最後一餐,這一連串的表演是金馬等級的!原來自己作為殺神,也難逃一死,他的笑不再猖狂,眼淚卻放肆地道盡對命運的感嘆,伏法前,他的平靜似海,深不可測。
他死了嗎?他重生了嗎?
如同尊者所說:「人的死,都是咎由自取的。」
但我認為,陳桂林在有限的生命,已然造出他的新生,又何必困於肉身?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