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摘自GQ Taiwan
自早年台北捷運的「鄭捷隨機殺人案」後,陌生的名詞「思覺失調症」也因此開始廣為人知。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不了解這種精神疾病,使他們遭汙名;而許多犯罪者則常以此疾病為由,想擺脫刑責。但是,這種病症其實是讓大多數人產生幻聽幻覺,或是因為無法有效的組織邏輯想法,無法正常的與他人交流,並非每一個患者都會成為隨機殺人的犯罪者。
《小丑》
身處高譚市的亞瑟,因生活環境惡劣、社會經濟蕭條以及巨大貧富差距,只能流落街頭。他白天裝扮成小丑賺錢維生以供養年邁的母親,但夜晚都會去講脫口秀,一心想成為傑出喜劇演員。然而,亞瑟本身因罹患思覺失調症,須依靠社福機構提供的藥物紓緩症狀,服用藥物卻讓他常常無法控制地大笑,或是無法將內心真正的情緒發揮至表演中,也因此表演口碑也一直不是太好。
直到有一天,一群小孩故意找亞瑟麻煩,同事藍道以自保為由,送他一把手槍。沒想到,手槍在兒童醫院表演時,不小心掉出來。亞瑟試圖和老闆解釋,才發現藍道的真面目——原來他是故意要陷害亞瑟。隨後,沮喪的亞瑟搭乘地鐵準備回家,卻在地鐵上遇到三名醉漢性騷擾女乘客。亞瑟阻止他們卻遭反擊,為了自保,亞瑟掏槍殺死三人,但這次意外卻讓亞瑟心裡獲得滿足。
此事引發軒然大波,媒體大肆宣揚「小丑殺人案」,四處充滿示威抗議活動,想要將兇手繩之以法。此時,亞瑟意外得知自己是億萬富翁湯瑪士韋恩的私生子,經一番波折發現原來親生母親其實也只是養母。自那一刻起備受打擊的亞瑟已經不再是亞瑟,而是幻化成為報復不公不義的小丑,開始了小丑連續殺人事件。
《美麗境界》
美麗境界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約翰.納許是一名普林斯對大學的天才高材生,雖然有聰明絕頂的腦袋,卻患有思覺失調症。因此,他不擅與人交際,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直到妻子艾莉西雅的出現。
他們兩個性格相合,但艾莉西雅的感性又和約翰形成互補,於是約翰就和艾莉西雅求婚。然而,婚後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約翰的病情愈來愈嚴重,不時的妄想導致出現異常行為,讓艾莉西雅飽受折磨。艾莉西雅以愛包容約翰的一切,並陪伴在他身邊,約翰也開始面對和接受自己的病症。最終約翰重返普林斯對大學任教,並且推翻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的經濟理論,在1994年獲取諾貝爾經濟學長得最高榮譽,他的理論也大幅應用於現代社會。
兩部電影雖然都是在討論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但其實透過電影,我們也要反思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是不是可能導致他們病症更為嚴重呢?如果透過適當的治療加上充滿愛的環境,其實罹患精神疾病並不一定都是不好的結局。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