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疾病」的搜尋結果

《美國朋友》:用文藝的筆觸書寫犯罪

近期上映的《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中,提及好幾部海史密斯被改編為電影,其中包括懸疑大師希區考克所導的《火車怪客》、暢銷書系列《天才雷普利》,以及讓凱特.布蘭琪與魯妮.馬拉入圍坎城與奧斯卡的名作《因為愛你》(原文書名為《鹽的代價》)。 或許是這幾部改編電影名氣太大,以至於我從未聽過在1977年這部改編自「雷普利系列」的第三部犯罪小說《雷普利的遊戲》(台灣片名譯為《美國朋友》),直到它的片段被使用在紀錄片裡,短短幾秒的鏡頭,主角臉龐駐留的寂寥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是一名製作畫框的師傅喬納森,罹患了血癌致使他一蹶不振。在一場名畫拍賣會上,和黑幫有許多勾結的雷普利一眼相中喬納森,作為他的劊子手。雷普利與黑幫老大提供喬納森優渥的報酬,並提出替他安排治療,條件是喬納森執行一場暗殺任務。在海史密斯的版本,雷普利作為主角應當有許多戲份,但導演溫德斯的電影版卻將視覺轉換為平凡無奇的中年男子喬納森。好幾起的犯罪策劃,看似刻意忽略了情節的描述,著重了氛圍的營造和心理刻畫。他讓我想起《絕命毒師》的華特.懷特。同樣是生命到了盡頭、同樣在庸常的日子而作繭自縛、同樣的有著家人卻無法訴說心事、同樣的渴望一場冒險降臨,好讓他們拍動雙翅。要知道,《美國朋友》可是比《絕命毒師》要早了30年製作。起初喬納森是不願行兇的,殺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即便對方罪大惡極又怎樣?然而,身體檢查報告令他決定鋌而走險,從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後來的快意奔馳,再到最終的絕望放任,他真的樂在其中。原來這部犯罪電影,說的是中年男子的中年危機,他從一場場的殺戮中感受到活著的真諦。儘管手法笨拙、心態徬徨,還差點失去了妻兒的信任,可是在命運的尾聲,他想聽到自己的聲音。「我不想要你的任何東西,我想要當你的朋友。」喬納森的美國朋友,雷普利,真摯地對他說。男人之間那莫名其妙、莫名單純的情誼,竟在這你來我往的追逐行動中漸漸培養出來。若看過《天才雷普利》裡麥特.戴蒙飾演的雷普利,那慧黠、機智的模樣,與此片的雷普利判若兩人,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那眼神中希冀他人了解的易感與脆弱吧。溫德斯一反傳統的血腥犯罪驚悚片,選擇以憂鬱的氛圍、懷舊的基調,創作出既古怪也雅緻的時代精神,與海史密斯的原作對話。

Read more

餘命10年

電影《餘命10年》 我的人生非常幸福《餘命10年》介紹 電影《餘命10年》よめいじゅうねん – 改編自已故作家小坂流加的同名小說,由小松菜奈和坂口健太郎主演。小坂流加長期飽受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之苦,她的遺作《餘命10年》正是把自己的病情寫進故事中。小坂流加出生於靜岡縣三島市。她在第 3 屆講談社青少年之心大賞中獲得期望獎。在文庫版《餘命10年》編輯完成後,她的病情惡化,於 2017 年 2 月逝世。《餘命10年》心得 印象中小松菜奈在之前也有一部《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很感人,看《餘命10年》後感覺她很適合演內心有萬千情緒,又無法輕易說出口的角色。寫心得前查資料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真人故事小說改編,必須要佩服已故原作者,當被宣佈只剩下十年生命時,還能努力完成這部作品。另外,在 小坂流加去世之後,家屬又在電腦中發現另一部手稿,後來發行名為「生きてさえいれば / 只要還活著」的小說,也提供給有興趣閱讀的人參考。 這部電影是在 2022 年上映,所謂人生無常在電影前段就能體現出來,除了茉莉無解的病情外,電影提到東京再度爭取到 2020 年奧運的舉辦權,可現在的人都知道,因為世界疫情的關係,東京奧運延後至 2021 年 7 月才舉辦。當看到東京那個畫面時,筆者不禁想起這幾年因疫情去世的 700 萬人,甚至無法知道自己餘命不到十年。生命的脆弱與珍貴,以及面對死亡時的恐懼和掙扎,不管是原作者或是現實生活,都用血與淚的教訓不斷提醒我們活在當下的重要。 整體看來是小松菜奈撐起了整部電影,坂口健太郎的角色雖然很重要也演的不錯,但他的角色也許換人演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兩人感情線部分比較能理解茉莉的想法,但就有點不明白和人在想什麼,還沒交往前他一直被拒絕的時候,即使知道茉莉生病也沒有放棄,甚至跑去地鐵站到處晃,就只是想找到她。但在滑雪場知道真相後,被茉莉拒絕後他就放棄了,只是用了她的名字開了間店,不知道是在紀念這段愛情還是在紀念還活著的她?雖然最後有再見到最後一面,但難免也有為時以晚,假如沒搶救回來呢?沒到見面也沒關係嗎? 因為我們不是茉莉本人,無法想像餘命十年的人內心的想法,但假如你有養寵物的話,可以轉頭看看自己的貓貓狗狗,牠們就是你身旁那些餘命十年主角。以貓來說,在牠們即將過世前會躲到床底下,但你不會放棄牠們,而是希望能好好陪牠們度過最後一段時光,所以筆者無法理解和人在被茉莉分手後,會放下她獨自生活,然後開了間以她名字命名的店就好像很愛她一樣,這就是男友與家人的不同之處吧。 整體來說《餘命10年》是部感人的愛情電影,畫面除了男女主角的顏值外,在取景與色調上也非常優美,是部值得一看的作品。最後要再誇一次小松菜奈,除她之外飾演姐姐的黒木華也有幾幕精彩表現,爸爸松重豊髮色的轉變是一個細節,媽媽在茉莉靠著她時沒有轉過去抱她有點可惜。IMDb 分數為 6.8 分,不過評分人數只有 728 還不多,筆者會給個 7 吧,都是僅供參考。

Read more

那掏空一切的災難叫做自由《怪胎》

只看故事大綱的話,怪胎就是一部台灣常見的小情小愛的電影,然而如何在常見的命題玩出不同的滋味,讓觀眾有全新的體驗,就是其出奇制勝之處,從構圖、色彩、燈光、服裝、演員魅力、故事元素……都別出心裁,在這個苦悶的瘟疫之年,其無疑是一場五光十色的煙火,烙印在你我的視網膜,直到燒焦都讓人不願移開目光。作為一個相對少看台灣電影的人,我不知道多久沒有被台灣電影的畫面給感動到,然而當我看到怪胎的畫面時,我就有一種想要吶喊「失蹤的美術都回來了!」的感覺。漂亮而且別有用心的顏色設計,使得男女主角的存在感特別強烈,與外頭世界那無限綿延的灰形成鮮明對比,他們與自己的小世界是多麼的契合,在那裡,世界是美麗又平衡的和諧狀態。如果一個人也能夠有序的好好生活著,那又有什麼不好呢?一個人打掃,一個人工作,一個人走著計算好的步伐,依照日曆的生活過好每一天,怪有什麼關係?與外面世界連結薄弱有什麼關係?要不是因為沒辦法不出門採買、繳費等雜務,又必須賺錢生活,與世界毫無關係又有什麼關係呢?男主角陳柏青正是這樣想,並一路這樣過來的,他是一名OCD(強迫症)患者,到任何陌生的地方都要洗手,而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被他化做了儀式,沒有按照一定的尺度進行就會焦慮,一焦慮就要再洗手,一個又一個構圖相似的畫面,一個又一個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角落拍攝,家中無一處沒有被他清理過,一切都必須要處於一塵不染,所有外來的東西都必須被清潔掉,而出門時他總是得套上手套,戴上口罩,穿上雨鞋,化做雨衣怪客,與一切絕緣。然而愛情總是不期而至的來,沒有比愛情更酷烈,也沒有比愛情更甜蜜的暴政了,穿白色透明雨衣的他遇見穿黃色不透明雨衣的她,一個在超市的偷兒,他跟蹤著她,一如電影後半段她跟蹤著他,只是一個是舊世界變成新世界的開端,一個是新世界坍塌的開端。他說他的心臟因為她跳的很大力,並為了要再次看到她,前所未有的打破了自己的SOP,在不該出門的時間出門,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她的LINE的ID叫做「怪胎陳靜」一個跟他一樣的「怪胎」。他們的顏色不同,卻很速配,一白一黃,一藍一紅,兩人並肩行走著,因為OCD的關係,雙方的生活可以無縫接軌,兩人的戀情逐漸加溫,從一般男女朋友進展到不見到彼此不行的關係,所以必須找藉口要挑戰OCD,一起出門、吃路邊攤、清理垃圾、進入回收場,再到住在一起成為懂得彼此的最佳夥伴,過上幸福到不可思議,夢幻般的生活。「我總覺得事情沒這麼好康。」女孩曾這樣說,而她的預感沒錯,即便兩人做了約定打了勾,男孩甚至發了毒誓,不變的日子卻將走到了頭。《怪胎》最棒的一點,當然是它不需要營造一個天崩地裂的事件,不需要有人被車撞,也不需要有人得癌症,愛情的變質只始於一個美好早晨,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男孩走出了門框,朝窗外鴿子走去,隨著他跨過門框,畫面從原本的長比例(而那正是一開始我們從不適應到適應的畫框比例)慢慢展開驅散所有黑暗,成為一個寬廣的世界,他試圖去觸碰鴿子,試著去捏碎泥土,他生活的世界因為病症天生狹窄,卻因為愛情變得多彩,然後現在突然多出一大塊空間,多出一大塊未知,以前房子裡的世界就是他的全世界,而後來與女孩的世界就是他的全世界。現在,比起手中觸碰或未觸碰到的全世界,過去的全世界突然都變得好渺小,畫面中一切為小世界打造的完美比例也失衡了。他,「變好了」、「痊癒了」。而這些在他走出去前其實一切就已經在發生了,否則平常的他怎麼會想去做這些事情呢?是她的「細菌大挑戰」導致的?還是他不受控的心臟導致的?又或者他的孤獨導致的?無論如何,一切都改變了。 電影從男主角陳柏青的視角開始,由女主陳靜的視角結束,我們很明顯的可以體會到陳靜愛陳柏青愛的更多,從一開始為了男主的觀感,捨棄原本自己在畫室的工作,再到一步步退讓,她的愛沒變過,如同一開始勇敢卻模糊不清的問:「你是不是喜歡我?」的也是她。即便她浸沒在生死邊緣,她都因為對他這隻偷腥貓的愛,去設想如果雙方轉換身分,她也會這樣的,會因為嘗到了自由,而最終不得不傷害他,你就知道這個女孩是多麼的溫柔,到了那種時候還是沒有怨懟,甚至你只要比較兩場身分互換的,在超市的戲,你就可以看到,謝欣穎詮釋的這個女孩,巧遇男主與新歡去他們過去常去的超市時,露出的笑容不只有故作堅強,還有祝福,如同當她在夢境裡與另個男人在一起時,看見男主時,那種假裝不認識下,比男主的絕決多了更多不捨。作為觀眾我們本來是跟陳柏青一起開始這趟怪奇之旅,然而到那一場餐桌戲後,我們才發現他已經由內到外,從內在到衣服,變成了我們不認識的人,從一個「我心疼妳」的人到「需要正常交往對象的人」我們如同陳靜般,再也聽不到他心理的想法,只能不斷的容忍這個陌生人,說著如正常人一般的謊言,我們只能陪著陳靜坐在沙發上,如同那些「一般」(但這些事情如何被視為一般?不是應該是最奇怪的嗎?)的家庭主婦等先生夜歸回來,等那扇沒有上鎖卻不動如山的門被打開。而他,好像忘了這個扶他進門,上樓,給他脫衣的女孩,仍然是個有潔癖的OCD患者,他如燕麥粥的嘔吐物吐在女孩的身上,女孩乾淨的紅衣被沾上黏稠的嘔吐物,隔天等來的卻只是一句「我喝醉酒了我不知道。」的推托。不是說一切都不會改變嗎?那為何自己會淪落現在的這種狀況?為何他口中曾經的「最棒的夥伴」、「同路人」變成一個服侍他的女僕?女孩本來是天使,如今卻如折翼般被束縛在地面,束縛她的不是那扇大門,不是她的OCD,不是他的承諾,而是她對他的愛,這個愛讓她相信,總有一天他會變好的,不是像一般人一樣的變好,也不是變回當初的樣子那種變好,她對變好的要求相當的低,她只祈求男孩回頭看一看她,在他一個人走向更寬廣的世界時,想起這裡還有一個世界在等待著他,一個他曾參與打造的世界。然而祈求終究沒有得到回應,攝影機(手機)離他們兩個越來越遠,兩人間的空隙越來越大,我們遠遠的,由上而下的看到渺小的兩人,再也無法如熱戀時填滿整個畫面,兩人世界一去不復返,先是被空洞填滿,再來空洞又被第三者填滿。她跟著他,看到他正親吻著她,一個白衣的女孩,他口中的「同事。」在愛情裡,誰也不欠誰,然而每個人心中那本帳冊誰也騙不了誰,如同女孩到了最後都還掛念著不要傷害男孩,而男孩到了最後彷彿遭受了詛咒般,一語成懺的坐著,無可自拔的呢喃著「一切都不會改變的、一切都不會改變的、一切都不會改變的……」無論他對女孩說了多少為自己辯解的漂亮話,在他內心深處,他知道自己虧欠女孩。而他所坐的沙發,是跟女主衣服顏色一樣的紅色沙發,也是女主唯一帶來的家具,是她從她自己家取走,拿來鑲嵌在男主家的一塊紅寶石,也是因為少了這件家具,她的家後來變得無比空曠,如同她心上的傷口無法在分手後痊癒,如同她的房間無法在分手後復原……關於電影的結局,導演曾說:「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在最後,不讓畫面尺寸縮回一開始的樣子。」這讓我想起一個關於修行者的故事,在那個故事裡,原本家財萬貫的商人出家到偏遠地區山洞修行,他拋棄了物欲的享受,只以最低的粗食飲水過活,生活平靜的過著,就這樣持續了很久,神靈為了獎勵他的努力,每天都變三個麵包給他。當他吃下那個麵包時,他感動流涕,因為他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於是他開始期待每天的吃飯時間,漸漸的,他覺得一天過的比一天漫長,漸漸的,麵包吃起來也不如當初可口,當麵包不再如當初可口,他開始覺得修行非常的痛苦。某天,他逃走了,偷偷摸摸的背起行囊,逃回城市去,剛開始一切都完美無比,五光十色、燈紅酒綠的人生就像麵包一樣甜蜜,然而時間一長,那樣的生活又逐漸讓他感到痛苦。就在某天,夜深人靜時,他摸黑回到當初的洞窟,又坐回當初的位置,又開始日日的誦經。只是這一次,不再有麵包。 怪胎》是一部優美而簡單的愛情故事,然而與眾不同的是,它令人去思索愛情與自由的關係,關於那些生命裡的不由自主,還有作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一切。

Read more

愛情就像水底的泡沫,會不留痕跡的消失,卻真真實實的存在過。

愛情就像水底的泡沫,會不留痕跡的消失,卻真真實實的存在過。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玩味平台 disneyplus年份:2017類型:奇幻愛情主廚(導演):吉勒摩戴托羅食材(故事大綱):故事背景在1962年冷戰時期,無法說話的伊莉莎白在政府的秘密機構擔任清潔工,神秘的兩棲漁男,成為她一成不變生活的唯一出口,兩個孤單,被囚禁的靈魂找到互相的慰藉,開始一段無聲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這部的電影名稱好美「The Shape of The Water」水可以是任何形狀,卻也不是任何形狀。回想起來,自己在感情中曾糾結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我試圖用言語向伴侶傾訴自己的無助,但無論我如何精雕細琢每一個文字,我都覺得伴侶無法感同我的身受,明明我們有語言、有文字、也生活在共同的文化背景,當伴侶重複著問,「妳可不可以告訴我,妳希望我怎麼做?」那句話將我的心與情感一同石沈深海,萬劫不曾赴返,最後伴人入眠的是無聲的懷抱,寧聽著空氣中的寂靜以及規律的呼吸頻率,那一切的不了解,都在一個懷抱中,得到暫時解脫。愛,沒有確切的形式,若不將自己投入其中,被之包圍,它將從妳的指尖溜走,愛,就像水一般,你沈浸其中,卻也獨立於其中,有時泡在水中太久,你會開始懷疑,自己漂流到了何處?這部影片將「愛」形容的很貼切,也讓我領悟再精確的言語都沒有辦法詮釋它,只有「感覺」會帶領你,讓你與之纏綿不懈。 #水底情深 #theshapeofwater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Read more

捨不得播放完結篇的韓劇推薦!

韓劇是亞洲競爭力最強的文化產業!在各項文化產業中,電視劇的外銷產值最高,也是帶動韓流的主力,每年甚至每月產出的韓劇不計其數!但你心目中有沒有幾部韓劇,你是意猶未盡,真心捨不得完結的呢?! Miss Cesar就來分享自己心目中捨不得播放完結篇的韓劇! 《沒關係,是愛情啊》 是以醫學為背景,講述許多現代人的生活常在不知不覺下背負心病,卻選擇忽略充滿傷痛的過去;有些人對童年創傷產生陰影,也有一些人受到家暴、精神疾病困擾,他們都渴望利用「隱藏」來維持外在的「正常」,但只是把自己困在自以為安全的地方而已!劇中則以病友們和男女主角的故事作為切點,在享受愛情的浪漫,互相理解治癒彼此的生命,並完整破碎的自己。就像劇中台詞:「愛情會帶來痛苦,怨恨,悲傷,絕望,不幸。但同時能克服那些的,也是愛情。」不管是身理還是心理,遇到問題就去解決它,留下疤痕沒關係,會慢慢好的。如果你願意誠實面對它、好好安撫它,或許會如釋重負、活得更坦然吧! 這部劇的最終理念是要我們「善待他人和自己」,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人心中承載的的負累有多沉重,但如果我們願意釋出多一點的關懷、理解,世界會比現在美好一些吧?《機智牢房生活》 在這裡,每個人的姓名都是一串編號。透過各個角色間的小故事,理解那監獄高牆後的日常、人情冷暖等等,以及如何懷抱「希望」努力生存。 劇中以稍微荒唐幽默的方式敘述,看似沉重的故事也讓人忍不住大笑;然而悲憤心碎之時,最重要的是讓人願意相信,有惡的地方,必有善的微光相映!另,劇裡還有一個小亮點,就是穿插一則給受刑人的廣播,不只是給受刑人省思和加油打氣,也支撐著陪同走過笑淚的獄警們。喜歡劇中裡單純又真摯的情緒,像在提醒我們人生就是這樣,順其自然,雖然結局有小缺憾,但人生嘛!就是這樣。這可不能錯過這部萬中選一的好作品!看完心中會有股暖流唷! 《山茶花開時》建立在未婚媽媽冬柏帶著兒子遠離大城市,來到純樸小鎮經營居酒屋的各種插曲,內容不僅有非常道地的濃厚鄰里味,還有令人鼻酸的親子關係,心裡交織的複雜情緒。

Read more

《美國女孩》時間不會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

Read more

盤點四部當年紅極一時的經典偶像劇

▲圖片來源:MY Video官網《敗犬女王》劇集海報

Read more

五部必追「超高評價」醫療神劇 日、韓、美通通有

▲圖片來源:Disney+官方粉專

Read more

我們所不了解的思覺失調症電影

圖/摘自GQ Taiwan 自早年台北捷運的「鄭捷隨機殺人案」後,陌生的名詞「思覺失調症」也因此開始廣為人知。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不了解這種精神疾病,使他們遭汙名;而許多犯罪者則常以此疾病為由,想擺脫刑責。但是,這種病症其實是讓大多數人產生幻聽幻覺,或是因為無法有效的組織邏輯想法,無法正常的與他人交流,並非每一個患者都會成為隨機殺人的犯罪者。

Read more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