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媳婦的成長日記)
朴河宣所主演《媳婦的成長日記》最近在台灣正式上映,此部短篇韓劇敘述的是嫁為人妻、成為媳婦後,波瀾萬丈的婆家世界並非想像中容易。故事主題圍繞著媳婦過渡期,何謂媳婦過渡期?就是剛結婚時婆媳之間的蜜月期,媳婦為了給婆家人留個好印象,委屈自己做許多平常在家中也不會做的事,故事內容貼近現實生活中廣大韓國媳婦所遇到的狀況,讓此部作品一上映就受到許多關注,其中最令海外觀眾衝擊的無非就是韓國中秋祭祖及過年祭祖的部分,韓國特有的文化就連韓國媳婦都退避三舍,海外觀眾看到此文化更是驚訝萬分。
(出處:媳婦的成長日記)
現今韓國社會雖然逐漸改善傳統男尊女卑的固有觀念,但有些傳統家庭仍保有這樣的文化。劇中閔思璘(朴河宣 飾)的婆家就是傳統家庭,過年過節都需要回婆家一同吃飯、婆婆的生日也需要親自準備,中秋及過年祭祖還要提早回家準備;祭祖後的場面也讓人感受到差異,女生要用小桌子靠近廚房吃飯,男生則在客廳用大桌且能喝酒暢聊(如上圖),不需要準備東西也不用洗碗收拾,婆婆甚至會將剩飯剩菜交給媳婦趕快吃掉,就為了叫媳婦快去洗碗(如下圖)。
(出處:媳婦的成長日記)
疫情解封韓國中秋祭祖後,離婚率又再次增高!
韓國某法律平台表示,在韓國農曆新年或中秋節之後,諮詢離婚的數量都會急速增加,在疫情前韓國離婚量最高的時間是10月中秋節前後,專門提供再婚服務的婚姻諮詢公司調查,「與前配偶一起度過中秋節時,給您帶來最大的壓力是什麼?」29.3%女性表示為見婆家,第二名24.3%為準備食物,第三名23.2%則是與丈夫協調日程要先回婆家還是先回娘家、回家的時間長短也成為吵架原因之一,第四名則是回婆家娘家需要準備的禮物數量及金額負擔過高,由此可知許多韓國夫妻因為新年及中秋過年過節的因素導致婚姻走向盡頭。
2018年10月離婚的人數竟有15000人(9.7%),2019年也高達9900起(8.9%),疫情爆發時,政府宣布禁止人口聚集,因此離婚率有些微下降,2021年10月降至7700起、2022年10月7500起,雖然因疫情及現今趨勢讓整體離婚率有稍微下降,但在疫情緩和後的今年,不曉得10月離婚率是否會再次上升。過去女性在各種節慶都是被迫犧牲的群體,近幾年韓國女性意識日漸茁壯,女性也開始學習要出頭反抗,奪回自己應有的權利。
(出處:中央日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