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由文字層層堆疊出的底蘊 打造成功文學作品改編影視作品

​​由文字層層堆疊出的底蘊 打造成功​文學作品改編影視作品


​​擁有絢麗視覺效果與強大卡司、具張力劇情搭配而成的影視作品,往往令人目眩神迷、容易沈浸其中。近年來有不少作品,其實是直接改編自本身敘事架構與世界觀已經發展得十分完整的文學作品。在有原著作為根基的狀況下,改編的影視作品常更具底蘊,且故事與人物的發展也更加合理、引人入勝。接下來,就讓我們帶大家深入了解,像是《一把青》、《天橋上的魔術師》這樣的​文學作品改編影視作品,如何獲得巨大成功!


​​《一把青》(2015)​

於2015年底播出的公視國語旗艦影集、時代劇《一把青》,是改編自作家白先勇於1966年8月發佈在《現代文學》的短篇小説,爾後又收錄於自己的短篇小説集《台北人》中,故事描述一位名叫朱青的從單純靦腆少女,在與飛行員郭軫戀愛結婚後不久,就因為國共戰爭爆發而不得不分居。郭軫在戰場上不幸墜機喪命,這讓朱青完全無法接受,終日以淚洗面,最後被親人接走。幾十年後,經歷生離死別的朱青,己經由當初那個純情少女,變成玩世不恭的情場老手,因為她的心早己死去,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過日子,也已經沒有任何事能夠傷害到她。


要將這樣一個時代血淚的故事改編成電視劇,實際上並不容易,《一把青》光是前期製作就費時三年,製作團隊步履遍及台灣、南京、上海,來進行勘景、選角和考據,總製作預算更是高達1億8000萬元。該劇也找來楊謹華、天心、楊一展、藍鈞天、吳慷仁、連俞涵、鍾承翰、溫貞菱領銜主演,透過三段大時代下的C作為主軸,從女性細膩的視角與情感出發,描寫1945年對日抗戰剛結束的動蕩年代,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讓觀眾看完徒留不少惆悵。於第51屆金鐘獎一舉斬獲最佳戲劇節目獎、最佳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最佳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戲劇節目導演獎等4大獎項。


​​《天橋上的魔術師》(2021)​

是2021年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與台灣大哥大MyVideo共同出品的旗艦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作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的他,是一位熱愛寫作、畫圖、攝影、旅行、文學的台灣跨領域藝術家、作家、學術與環境活動家。本作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以及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即便每個故事之間看起來好似並任何關連,卻都圍繞著80年代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發展,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


​​而公視方面在2016年底取得這部小說的改編授權,爾後由編導楊雅喆領軍的團隊重新改寫劇本。耗時五年打造,將原作橫跨30年的劇情,聚焦在臺灣解嚴前後的孩童與青少年主角群。從較容易產生共鳴的家庭情感切入,延伸出鄰里關係,譜出1980年代的台灣文化氛圍。​


​​由於該劇背景就設在過去大台北地區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中華商場」,為能夠原汁原味還原小說中的那些時代背景故事,特別在新北市汐止區搭建占地2公頃的大型片場空間,並與韓國、台灣的特效團隊合作,結合數位素材及中華民國文化部「台灣高階數位模型建置案」建置的中華商場3D模型輔助,精心重現中華商場拆除前西門町的榮華場景。光是場景的特效預算,粗估就花費8000萬元,不惜重本高度神還原的場景立刻引起網友們瘋狂討論,讓不少老台北人看了都感動不已,彷彿重回當時那個年代的繁華與榮景,一舉拿下第56屆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等獎項。​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