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上映33天,觀影人數就破千萬人。(圖/플러스엠)
––––––––––––––––––––––––––––––––––––––––––––––––––––––––––––
1979.12.12 대한민국의 운명이 바뀐 그날, 그들.
「1979年12月12日,大韓民國的命運改變的那一天,那些人們…
––––––––––––––––––––––––––––––––––––––––––––––––––––––––––––
1979年12月12日,是韓國歷史上著名的「雙十二政變」,那一天徹底改變大韓民國的命運。10月26日大韓民國經歷動盪之後,首爾短暫迎來了新的社會風氣,但是在12月12日的時候,當時的保安司令全斗煥(劇中為全斗光,黃晸珉 飾演)發動叛亂,動員軍中的秘密組織,甚至從前線部隊撤出士兵派遣到首爾,這原因都起自於「被權力蒙蔽雙眼」的全斗光和跟隨他的叛軍們。
全斗光與叛軍組織與當時首都警備司令張泰琓(劇中為李泰臣,鄭雨盛 飾演)率領的政府軍之間,緊張的對峙持續了9個小時,兩股勢力之間的生死對決,在那一晚,大韓民國上演了最激烈的戰爭。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台灣預告。(圖/YouTube 車庫娛樂)
《12.12:首爾之春》改編自韓國近代史真實事件「雙十二政變」,《南山的部長們》《魔鬼對決》製作團隊斥資270億打造,《綁架影帝黃晸珉》黃晸玟、《獵首密令》鄭雨盛、《財閥家的小兒子》李星民等人主演。
該電影的發行商Plus M Entertainment 12月24日上午宣布,截至24日午夜的累計觀眾人數為10,060,533人(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綜合電影院票務網),在韓國上映33天就突破千萬觀影人次,這是繼5月上映的《犯罪城市3》後,第二部觀看人數破千萬名的電影。
事實上11月22日在韓國上映的《首爾之春》,打破現有的電影票房公式,因為後續口碑效應不斷升溫,造就這次的票房奇蹟。
《首爾之春》的導演金成洙受韓國媒體受訪時表示:「在拍攝過程中,我一直很擔心20歲-30歲的觀眾是否會來到劇院觀看,因為這是一個很沉重的歷史題材,並且內容是一場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政變。」又再加上上映時間是11月,傳統上是屬於映期淡季,電影院顧客最少的月份,在觀看人次破千萬的電影中,在韓國唯一一部11月上映的電影是2014年的《星際效應》,所以一開始《首爾之春》的預售票票房並沒有很亮眼。
▲《首爾之春》儘管在電影淡季上映,後續口碑效應創造票房奇蹟。(圖/플러스엠)
但是根據韓國媒體報導,在11月22日上映之後,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好奇心突然大增,上映第二周票房就翻轉整個局勢,對電影的好評也紛至沓來:「明明已經知道結局但我還是好生氣」、「氣到眼淚都流出來」等等評論,都證明了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強烈投入感,甚至在韓國社群網站上面開始流傳,看完《首爾之春》後表達憤怒的表情迷因,以及流傳在網路上的「心跳數認證挑戰」,觀眾在觀看完電影後因為情緒壓力而讓心跳飆升的照片開始流行,韓國媒體也紛紛報導這一個社會現象。
▲觀眾的強烈投入感,因為憤怒導致心跳數激升。(影/mbc news)
隨著《12.12:首爾之春》票房的成功,更證實了電影行銷的依賴度,取決於電影內容的力量與重要性。儘管《12.12:首爾之春》已經上映一個月,後續好評的口碑效應仍在持續燃燒,在韓國電影劇院CGV的金雞蛋分數是99%,NAVER的評價高達9.61。
根據韓國影評人鄭智旭表示:「就像是2011年上映的電影《熔爐》引發的「熔爐法」,既商業性又給觀衆帶來巨大迴響,也充分發揮了傳達社會信息的電影新聞業的作用。」
根據韓媒報導,在《12.12:首爾之春》中,演員鄭雨盛自1994年出道以來首次出演破千萬觀眾的電影。 導演金成洙也以這部作品首次達到千萬觀影紀錄,尤其在多數導演隨年齡增長而失去機會的韓國電影界,他成為首位突破千萬觀眾的六十歲以上導演。鄭雨盛在首爾、釜山、大田、光州等全國各地電影院進行了230多次的舞台致謝,創下了演員最多次參與舞台致謝的記錄。
目前該片週末日均觀眾仍達30萬人次,最終觀眾數將達到何種程度也引人關注。 業內人士預測,這部電影的觀眾數有望超過1,068萬人次的《犯罪都市3》,甚至達到1,100萬至1,200萬人次。
▲《首爾之春》是演員鄭宇盛第一部破千萬的出演作品。(圖/플러스엠)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