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在現今被公認是最幸福、文化素養最高、社會福利最好的北歐國家之一的挪威,居然會發生國家的兒童機構打著「保護兒童」的旗子,行「綁架小孩」之實的駭人事件。這部電影揭示許多令人感到費解的事實,讓人觀影後不禁想近一步了解挪威的兒福系統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取材自2011年發生的真實新聞。劇情描述一個印
度移民家庭,一對夫妻與2個小孩住在挪威,丈夫阿尼努因為有工作希望能夠長期留在挪威並取得公民權;妻子戴維卡則是全職家庭主婦,負責照顧小孩及打理家務。影片一開始,鏡頭就帶出了挪威兒童福利的官員的隱藏目的,他們幾乎常常來視察戴維卡與小孩的生活,雖然表面上與戴維卡有說有笑,但其實暗地裡都在對她的育兒方式加以評估。
某一天,兒福的官員就突然以他們作為父母「不稱職」為由,例如:直接用手餵食物給小孩吃、與小孩童睡在一張床上或是丈夫沒有平等的分擔家務等,直接帶走了他們的兩個孩子。著急的戴維卡一心只想找回自己的孩子,卻被法院用「精神況狀不穩定」為由,拒絕自己小孩的監護權。她的丈夫為了想留在挪威,並不想與挪威政府起衝突,深怕自己的公民居留會被褫奪,所以把一切的錯都怪在戴維卡身上。
萬念俱灰的戴維卡,想盡各種辦法要找回自己的孩子。她偷偷地從寄養家庭帶走小孩,想偷渡到瑞典卻被當場逮補,而且強行跑到機構去找回孩子時,表現歇斯底里,讓主事的官員們見縫插針來判定她有精神疾病,使得這一切的狀況都不利於她。然而,在找回孩子的過程中,戴維卡慢慢發現無論是兒福機構、政府、法院根本是國家機器從事「賣小孩」旗下的龐大組織。挪威兒福機構藉由判定許多「不適任」的家長,將小孩直接帶走後,法院再轉手判給寄養家庭扶養,讓兒福機構們從政府手中賺取大量的金錢。深知自己勢單力薄的戴維卡,無奈之下在一場印度與挪威政府準備合作的記者會,請求一位印度女官員的幫忙,才讓整件事情曝光並搬上媒體討論,最後演變成國與國之間的搶小孩局面。
在看完這部分電影後,筆者非常驚訝在挪威居然有如此不人道的事情,而且還是政府機關主導的事件。雖然電影許多地方是改編過的,不過仔細去研究當年所發生的真實事件後,才發覺電影裡所描述的劇情跟真實事件並沒有相差太遠,這令人感到毛骨悚然。2016年,國際新聞上提到,挪威兒童福利機構的一些做法引發巨大爭議,甚至被外界斥為「綁架兒童」。在挪威,父母別說打罵孩子,光是用手餵孩子及與未成年孩子同睡一床,或是母親幫孩子拔掉一顆已經鬆動的牙齒,甚至是讓孩子長得太胖,都會導致孩子被福利機構強行帶走,從此便是骨肉分離。這在現今自由開放的社會中,我還以為這在第三世界才會有的新聞,結果居然是在大家公認「最人道」的北歐社會所發生的事,令人不可置信。
《流落挪威的孩子》雖是一部印度片,也不乏穿插許多印度的歌舞橋段來展現印度片特有的氛圍,讓許多讓人感到無力絕望的橋段多了幾分溫暖。儘管在角色上導演把「母親」與「挪威政府」的關係形塑的過於黑白分明,不過整體來說節奏拿捏的恰到好處。電影的下半劇情也專注在戴維卡身後的印度政府,以及強大的女律師團與挪威政府的法庭之戰。
母親戴維卡說: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個好母親還是壞母親,我只知道我是一個母親。」一句充滿母性光輝的話語,讓法官也為之動容。最後,法官也終於讓母子們重新相聚。綜觀來說,其實筆者認為,不管是哪在一個國家,在考慮所謂什麼是對於「孩子的最佳利益」前提下,需要的是對於文化的尊重與理解吧!這一部上映後在2023年Netflix非英語系電影排行第三名,絕對是一部發人省思的電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