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具有好萊塢氣勢的德國電影:《一生》(Ein Ganzes Leben)


代表德國角逐2024奧斯卡外語片的其中一部知名電影​《​一生》(Ein Ganzes Leben),改編自Robert Seethaler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在2014年出版後就轟動文學界,光是在德語系國家,銷量就超過110萬冊,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且獲獎無數。而瑞士籍導演Hans Steinbichler不但忠於原著,更成功地用影像創造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詩,光是片中呈現巨大山脈背景的攝影技巧,就成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一生》的故事以安德烈亞斯·艾格(Andreas Egger)的生命為主軸。從年幼時就沉默善忍的他,過著貧苦孤單的生活,即使如此,他依舊樂天知命地勤奮工作;成年後他遇上在旅館工作的女服務人員瑪麗,兩人墜入情網並開始同居;就在他的人生似乎要走向完美的途中,一場雪崩奪去瑪麗的生命,他的人生又開始陷入低潮。然而,正如電影中,安德烈亞斯曾對瑪麗說過的​ 「​傷疤就像歲月 」,安德烈亞斯依舊得帶著傷疤繼續他的人生。二次大戰期間,他在受召入伍時期變成俄羅斯戰俘,戰後他回到山區的家鄉,卻發現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旅遊業的興起、電力、拖拉機、公共汽車、滑雪度假者,這些都是過去他所熟悉的山區村落所沒有的人事物,當然,這也象徵著貧窮的山區走向現代化的過程。


導演原本所描繪的山區生活,是痛苦、孤單且貧窮的,不僅如此,這個山的形象是巨大又粗暴,因為它象徵著原始與自然;和巨大的山相比,人不僅顯得渺小更是無助,只能配合著山生活。如果有人想要向山索取些什麼,就得用身體交換,這個​「​身體」可能是勞力,但也可能是斷手斷腿甚至失去性命。一座山的自然史裡,也有著人類的勞動史。在攝影師Armin Franzen拍攝的壯麗山區影像中,讓這部電影裡山區的平凡勞動生活充滿存在力量。導演認為,這部作品藉著山為背景,描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愛和滿足」,這是當今這個慌亂的社會裡最缺乏的。安德烈亞斯的一生看似孤單貧乏,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愛,從他不斷寫信給死去的摯愛瑪麗可見一斑。他的一生即便滄桑,也不曾埋怨,盡力地過好自己的日子。看似平凡的一生,在觀影者的眼裡,或許有不同的感受。


這部電影的配樂極為壯闊,和美麗的影像搭配,被許多影評家稱讚整部片相當具有好萊塢大片的風格。但這部電影也不是毫無缺失。電影中採用的山區方言被批評過於突兀且生硬,或許是為了讓多數德語區觀眾能理解,轉而屈就於結合奧地利語和正統德語,而沒有採用真正道地的山區方言,反而失去了說服力道。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
Kowin: Thanks
2024-03-04 21:51
: 謝謝推薦
2024-03-03 02:00
Lee: 👍🏻
2024-03-01 01:13
Kowin: 謝謝推薦
2024-02-26 18:48
小琪: 值得推薦
2024-02-26 02:07
: 大大滿足
2024-02-26 02:06
阿德: 好看喔
2024-02-26 02:06
milu: 推推
2024-02-25 16:59
Zou: 愛與滿足
2024-02-25 11:33
Gill: 好看
2024-02-23 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