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 柏林影展
比利時獨立電影《小世界》(Here)在2023年2月的柏林影展上播映,並於「邂逅」單元中獲得了最佳影片獎,同年,為了推廣電影,導演巴斯・德沃斯(Bas Devos)與製片人參加了台北電影節。《小世界》是關於一對追尋歸屬的男女在相遇後互相治癒的故事,兩人都因身分認同而對於所在地感到疏離與不安,同時兩人也因彼此的相遇而感到溫暖與救贖。德沃斯曾在採訪中提到過在電影製作上受限於比利時市場小的困境,因此在努力過後才找到了發行商,而在首播近一年後,《小世界》終於在2024年1月17日於比利時上映。
《小世界》闡述了一段關於一名羅馬尼亞建築工人與一名比利時華裔研究苔類植物博士生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電影中觸碰了移民議題,呈現外國人在異鄉打拼的感觸,以及找尋歸屬感的過程。假期要到了,斯特凡(Stefan)還不確定回羅馬尼亞後還會不會再回到比利時,在回家前,他用冰箱裡的剩菜煮了一大鍋的湯準備作為告別禮物分給親朋好友。回去前某一天,斯特凡在森林裡遇見了淑秀(Shuxiu),他被她關注苔類植物-近乎看不見的事物-的舉動給吸引,這讓他停下了腳步,一段浪漫的邂逅就此展開。
導演德沃斯在職業生涯前期拍了幾部短片,到了2013年時,他完成了首部長片《單車少年之死》(Violet),而該片在柏林影展上獲得了以青少年為受眾的競賽單元「Generation 14plus」的國際評審團大獎。這些電影的故事背景都架設在布魯塞爾,或多或少都談論到了歐洲社會面臨的暴力、移民與政治等議題。除了提到身為白人男性在處理這些議題的尷尬狀態,德沃斯也提到了在比利時獨立製片的難度。
雖然身為土地面積比台灣還小的國家,比利時文化與語言的複雜程度卻高出許多。比利時有三個語言區,分別為荷蘭文、法文與德文,院線上的電影總會有荷文與法文兩行字幕,但同時比利時的人口數僅有台灣約一半。德沃斯在台北電影節曾表示,小的電影市場讓電影業者們必須依賴商業大片,語言的隔閡也造成了當地的創作者們面臨不知該為誰而拍的窘境,想走向國際市場非常困難,因此許多導演致力於參加各種影展,為的就是將電影推向國際。
預告片: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