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一窺法國新浪潮之母——安妮·華達

提到法國電影,就一定得說到這位傳奇人物——安妮·華達(Agnès Varda),從法國新浪潮到實驗性電影,大膽地展現作者論的影像製作,啟發全球各地不少電影人的視覺想像。

出生於1928年的比利時,她的電影之路從五零年代搬到巴黎展開,很快地就進入了同為新浪潮導演們的圈子內,像是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和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等,以非傳統手法及深度視覺設計開啟了這段電影革命。

其中最具代表之一的是她第一部長片《短角情事》(La Pointe Courte),講述一對情侶在一個法國魚市小鎮探討他們的關係,尤其她特別喜愛以實體物品暗示主角的個性,像是將對比的木頭和金屬放在一起代表著情侶的個性相斥,又或是將專業演員和實際小鎮的居民一起演出,再結合啟發於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將現實和想像混淆,為故事添加真實感。

而該片的剪輯則是後來同為重要導演的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他曾表示當時並不想接下這份工作,因為這部和他自己想拍的電影太像了。在1954年上映時,得到不少肯定和讚賞,也預告了許多她未來想探討的議題,像是將故事專注於一般日常的人們,和他們如何在社會中求生存,此電影也被日後的影評們認為是開始新浪潮的第一部電影,她也被視為新浪潮之母。

安妮·華達的電影製作以流暢和創新著名,常使用的手法有非傳統性的故事結構、不連貫的情節和跳接剪輯等,再加上她的攝影背景,時常使用快照式的靜止攝影在電影中,產生視覺的差異感,同時又可以專注於似照片般的細節。

其他的著名作品有《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Cléo De 5 À 7)、《天涯淪落女》(Sans toit ni loi)和《幸福》(Le Bonheur)等,在2017年和著名攝影藝術家——JR合作的《最酷的旅伴》(Visages Villages)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是她第一次入圍奧斯卡,同年也被邀請頒予榮譽獎,成為第一位女性導演獲得此獎項。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