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話題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共感電影《疫起》導演林君陽執導,集合幕前幕後的黃金陣容打造的幕僚職人題材,刻劃台灣選戰的幕後艱難和抉擇。🔰講述選舉幕僚的職人劇-「我們的存在是讓候選人站在浪頭上,我們是造浪者。」 影集開頭便點出幕僚的工作內容和目標。劇中觀眾可以看到他們除了操刀選舉宣傳的記者會、造勢活動、文宣和主視覺之外,更重要的是與對手進行政治攻防,帶動風向、擬定議題、網軍攻擊,進而探討政治的體制與公共議題。相信這是許多台灣民眾有所共鳴的日常,留給觀眾思辨的空間和體悟。🔰為大局忍辱負重?-「現在是大選期間,雙方各退一步,要以大局為重。」 劇中一位幕僚亞靜,在黨團內遭到性騷擾後,被高層以「考量大局」為由把事情壓下來。但她的上司翁文方卻向她說:「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其實劇中很多角色都面臨類似的問題,然而『大局』是什麼?真的有必要為此忍辱負重,或是進行迴避及選擇性犧牲嗎?抑或大局是自己的理想、還是上層的目標呢? 🔰女性平權和挑戰-「就是因為困難,我們更不能退縮,更要努力堅持。」 飾演總統候選人的林月真在劇中這麼說:「女性當選總統真的就平權了嗎?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我們離所謂的『性別平權』還有一大段距離。」影集中不難看出關於女性的著墨不少,尤其是來自工作和家庭的挑戰,但面對如此被刁難的環境中,她們卻能選擇堅持面對,進而做出改變。透過她們的行動,也鼓勵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不要輕易退縮。🔰大部分的選民是不理性的-「這就是民主社會,有人只選民和黨、有人只選公正黨,還有人只選長得好看的。民主社會,這一切都是可以的,我們就是要接受。」 影集很直接地揭露「大部分選民不是理性的」的事實,這樣的現象完全就是現實社會的寫照,發生在你我身邊,所以才催生出那些操弄民粹與情緒的政客,使社會無法真正地選賢與能。也因為這樣,候選人們往往要想辦法包裝自己,用感性的言語或作秀刺激選票,就為了獲取選民的青睞。最後卻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使檯面上充斥著只會騙選票的政客。🔰取消文化與輿論抵制-「憤怒才是人類前進的動力。」 身處於社群媒體發達、言論散播迅速的時代,衍生出由網絡輿論串起的抵制、批評的文化。只要對象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或是做出自己不認同的行為,就會在網路上掀起巨大的浪潮,不論事實與否,都會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因為這樣的力量很有用,往往選舉都有所謂的「網軍」在幕後操弄輿論、煽動人心。透過本劇提醒我們,要避免自己成為他人利用的棋子。-導演:林君陽演員:謝盈萱、王淨、黃健瑋、戴立忍、卜學亮…(圖/翻攝自netflix之公開發布劇照)影集小彩蛋:《人選之人》裡面也出現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新聞台-「品味新聞」,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是導演的小巧思,或許哪天創造一個共同宇宙觀也說不定。
Read more溫柔暖心的台味電影-「剪的是人情,留的是思念。」 ✅陸小芬的細膩演譯 已經息影二十年的陸小芬 ,這回飾演經營理髮店的歐巴桑,細膩地展現角色溫柔又堅定的一面。與客人互動的閒話家常、刀起刀落的剪髮節奏,不僅完美捕捉了理髮師的日常,其不著痕跡、自然流露的神韻,更是讓角色舉手投足都充滿了說服力。熟稔的詮釋自然地猶如你我身旁的長輩,對子女難以開口的關心、對自己想法的堅持,還有對人情的看重,都細膩且有層次地塑造這位渾然天成的歐巴桑理髮師。 ✅不慍不火的敘事手法 劇本是導演傅天余以自己的成長經驗為藍圖撰寫,正因為是出自於真實的日常,即使沒有跌宕起伏的轉折或過於濫情的戲碼,甚至某幾段劇情的敘事上稍嫌零散,卻以質樸的口吻、熟悉的場景物品,自然地滲入你我的記憶中,勾勒出最真實的台灣味。導演以不慍不火的敘事手法、純樸的畫面色調,將我們的觀影情緒累積地不多也不少。加上由吳念真導演填詞、洪佩瑜所唱的主題曲《同款》,將角色的心念都濃縮於詞曲之中,流露著人情世故與思念。 ✅細膩溫暖的人情故事 電影圍繞著「人情」的主題,用親切平凡的語氣溫溫地說一個故事。當主角阿蕊為了老客人踏上公路之旅,即便子女都笑她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去,她只回說:「做人,不就是我幫你、你幫我?」用以人為本的初心,面對這個逐漸冷淡的現代社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得以繼續維持。電影除了有關家庭理髮師與客人的描繪,更想探討的是親子間的拉扯和糾結,新舊價值觀的衝突、華人長輩的關愛,甚至所謂的家庭關係,都是本作想觸及的主題。-導演:傅天余演員:陸小芬、傅孟柏、陳庭妮、施名帥、方志友(圖/翻攝自IMDB、威視娛樂之公開發布劇照)
Read more契軻夫的劇作《凡尼亞舅舅》是個關於嫉妒與愛的故事,關乎成就與庸才、村上春樹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既是關於失落的靈魂,也是關於那些渴望陪伴的寄託,僅有50頁出頭的第一篇《Drive My Car》在濱口竜介的筆下延展成了如史詩一般的三小時篇幅,沿用了村上春樹的骨架,將《凡尼亞舅舅》替短小精悍的原著伸展出了枝葉,再從《雪哈拉沙德》和《木野》汲取了養分,鑄成一次高難度的文學改編。 濱口竜介從《歡樂時光》、《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到《偶然與想像》,其自然和魔幻早已成了濱口的金字招牌,但《在車上》在我看來雖少了一點「濱口魔法」的點綴,卻在村上春樹和契軻夫的文學框架下,展現出在多個文本之中靈魂的掌握度,雖是匠氣但卻不做作,宛若是鍋慢火燉煮、不過濃郁,清淡有餘的雞湯,在適逢困境時澆灌在這條由紅色SAAB所駛出的道路上。 《在車上》其文本豐厚程度無疑是濱口竜介的一次集大成,有著無可否認那慧黠的對白,在電影中一次次和《凡尼亞舅舅》產生互文和連結,如此戲中戲和多國演員的整體演出之下,卻依然產生表面平靜但底下的情感波濤洶湧之感覺,溝通與溝通之間,打破了語言的隔閡,一種屬於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彼此感應,不言而喻的連結性,是孤獨、亦是渴望,又或是帶點悲傷與罪惡。 一支支家福和美沙紀點起的菸,或許是來自於彼此在承載記憶和過去的重量逐漸壓垮自己的一抹解脫,家福承受著對妻子的不理解、對那前世是八目鰻那一次次闖入男孩家裡的女孩所擁有的不解,美沙紀對母親所鞭策她、卻有著愛著她的人格的不諒解,在無數的夜晚中,一趟趟安穩的車程中,建立起的羈絆便是讓彼此生命疏通的路程,終點則是一場雪地中的擁抱。家福和高槻,兩個在《凡尼亞舅舅》中擔任主角的演員,在小說鍾僅是配角的高槻此處彷彿家福的鏡像,有著一部分對妻子的故事、彼此對音所擁有的仰慕與愛,都將在舞台上扛下這個在卡帶中所留白的責任,但高槻的自尊心讓他在最後一次扛起凡尼亞舅舅時,繳出了嘔心瀝血的表演,卻無法留在正式公演,濱口竜介終究讓家福再這趟旅程中回到這個舞台、讓索妮亞在台上靜靜地用手語打出妻子在卡帶中留下的最終足跡。卸下了陪伴人生已久的方向盤,抽離了凡尼亞舅舅的家福將紅色SAAB傳承給了那個唯一能夠和他一樣駕馭這台車的美沙紀,一段懲罰自我的贖罪之路結束,一次次怪罪自我的過去已死去,這個有如女兒一般的角色,就抹去了過去的傷痕,開啟下一段未知的前程。
Read more今年許多演員因熱播劇爆紅,但也有演員因劇受到負面影響。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出演《我的人間煙火》的楊洋、王楚然。 《我的人間煙火》改編自玖月晞的《一座城,在等你》。劇中講述消防站長宋焰(楊洋飾)和急診醫生許沁(王楚然飾)分手十年再重逢後,終於鼓起勇氣突破枷鎖,互相救贖愛戀的故事。明明應是正能量滿滿的雙向奔赴愛情劇,為何引起這麼大的反彈,令觀眾久久不能出戲,連坐演員受罪? 王楚然的風評在劇播後直線下滑。許多觀眾非常討厭她飾演的女主角許沁,決定拒看王楚然之後的影視作品。可偏偏明年許多待播劇均有她的身影,其中包含與今年爆紅的檀健次合作的《愛情有煙火》、人氣小生張晚意的《嬌藏》、備受粉絲期待的《慶餘年2》。也因此掀起一股道歉潮,粉絲向這些劇中自己喜愛的演員道歉,超前棄劇,等下部再加倍看回來。 楊洋也因演技問題被評上新代油王。影視形象受到重創。未來演藝路途恐受劇烈影響。
Read more《五星饗魘》 「哩洗勒哭喔」 在正式上映前便有幸欣賞此部作品,看完後是喜歡這部作品的,但卻難以言喻是哪一點讓我如此喜歡這部片,經過了一段時間,電影也正式上映了,突然發現似乎不只是我有這種難以言喻的感覺,細細品味咀嚼後,逐漸發覺讓我喜愛這部電影的正是他的「精準」、以及「張力」。
Read more《他從火光中走來》於10月中收官。劇中男主角黃景瑜的糙漢形象贏得觀眾認可,雖然在各影視監測平台上的熱度不高,但前期憑藉演員演技自然,劇情發展通順等看點,在網上收穫不少好評。 7月初一樣為消防題材的《我的人間煙火》上線,卻因劇情硬傷過多,招致廣泛負評。而當中消防職人方面與真實情況相差甚遠,還遭到官媒點名批評。《他從火光中走來》在這之後接替開播,也沾到一點《我的人間煙火》劇後餘溫,兩相比較下,許多觀眾表示《他從火光中走來》更好看。 《他從火光中走來》改編自耳東兔子的同名小說。講述消防站長林陸驍(黃景瑜飾)意外被選中當消防科普向真人秀的教官,與多年前救過的南初(張婧儀飾)重逢,從而相戀相惜的軍旅言情故事。
Read more台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噬罪者》導演賴孟傑執導,由蔡淑臻、朱軒洋、湯志偉、楊麗音、風田、杜姸、蘇瀅、許乃涵、海裕芬、張再興等實力派演員主演。該劇榮獲第58屆金鐘獎多項大獎,包含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戲劇節目導演獎以及戲劇節目獎,成為本年度最大贏家。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劇情描述外科醫師「小劉」(蔡淑臻 飾)被調往南南灣村的陽光醫院,與村民們相處過程的爆笑日常還有出乎意料的感情線,究竟小劉跟純情忠犬小廚師(朱軒洋 飾)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此外,這部劇的片頭曲是一大亮點,那我懂你意思了的〈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歌詞內容徹底貫徹本劇核心。
Read more圖/摘自人選之人-造浪者官方臉書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宣傳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每天在街頭都會看到熟悉的一幕,候選人掃街拜票,或是在街頭彎腰揮手,滿是競選標語的廣告也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台灣人對於政治的狂熱絕對超乎想像。《人選之人-造浪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