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人選之人—造浪者》從台詞看重點

人選之人—造浪者

由話題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共感電影《疫起》導演林君陽執導,集合幕前幕後的黃金陣容打造的幕僚職人題材,刻劃台灣選戰的幕後艱難和抉擇。


🔰講述選舉幕僚的職人劇

-「我們的存在是讓候選人站在浪頭上,我們是造浪者。」


   影集開頭便點出幕僚的工作內容和目標。劇中觀眾可以看到他們除了操刀選舉宣傳的記者會、造勢活動、文宣和主視覺之外,更重要的是與對手進行政治攻防,帶動風向、擬定議題、網軍攻擊,進而探討政治的體制與公共議題。相信這是許多台灣民眾有所共鳴的日常,留給觀眾思辨的空間和體悟。


🔰為大局忍辱負重?

-「現在是大選期間,雙方各退一步,要以大局為重。」


   劇中一位幕僚亞靜,在黨團內遭到性騷擾後,被高層以「考量大局」為由把事情壓下來。但她的上司翁文方卻向她說:「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其實劇中很多角色都面臨類似的問題,然而『大局』是什麼?真的有必要為此忍辱負重,或是進行迴避及選擇性犧牲嗎?抑或大局是自己的理想、還是上層的目標呢? 


🔰女性平權和挑戰

-「就是因為困難,我們更不能退縮,更要努力堅持。」


   飾演總統候選人的林月真在劇中這麼說:「女性當選總統真的就平權了嗎?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我們離所謂的『性別平權』還有一大段距離。」影集中不難看出關於女性的著墨不少,尤其是來自工作和家庭的挑戰,但面對如此被刁難的環境中,她們卻能選擇堅持面對,進而做出改變。透過她們的行動,也鼓勵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不要輕易退縮。


🔰大部分的選民是不理性的

-「這就是民主社會,有人只選民和黨、有人只選公正黨,還有人只選長得好看的。民主社會,這一切都是可以的,我們就是要接受。」


   影集很直接地揭露「大部分選民不是理性的」的事實,這樣的現象完全就是現實社會的寫照,發生在你我身邊,所以才催生出那些操弄民粹與情緒的政客,使社會無法真正地選賢與能。也因為這樣,候選人們往往要想辦法包裝自己,用感性的言語或作秀刺激選票,就為了獲取選民的青睞。最後卻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使檯面上充斥著只會騙選票的政客。


🔰取消文化與輿論抵制

-「憤怒才是人類前進的動力。」


   身處於社群媒體發達、言論散播迅速的時代,衍生出由網絡輿論串起的抵制、批評的文化。只要對象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或是做出自己不認同的行為,就會在網路上掀起巨大的浪潮,不論事實與否,都會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因為這樣的力量很有用,往往選舉都有所謂的「網軍」在幕後操弄輿論、煽動人心。透過本劇提醒我們,要避免自己成為他人利用的棋子。


-

導演:林君陽

演員:謝盈萱、王淨、黃健瑋、戴立忍、卜學亮…

(圖/翻攝自netflix之公開發布劇照)


影集小彩蛋:

《人選之人》裡面也出現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新聞台-「品味新聞」,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是導演的小巧思,或許哪天創造一個共同宇宙觀也說不定。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
萱萱: 很精彩
2024-01-19 07:37
: 謝盈萱超強的!
2024-01-19 01:42
阿德: 大選好精采
2024-01-19 01:41
小琪: 很寫實
2024-01-19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