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場看《媽的多重宇宙》前,從片名預判設想是地方媽媽打通任督二脈穿梭時空的故事,想不到雙丹編導想挑戰的更多,最容易俗套的親情關係與最怕淪於說教的哲學思辨,皆處理得不落窠臼。從楊紫瓊所飾演的「秀蓮」一角出發,她的父親不認同她整個人生、她的丈夫威門是好好先生卻要跟她離婚、她的女兒喬伊刺青休學甚至還同性戀!秀蓮還得到討人厭的查稅員垂蒂面前百般討好,好讓她能放過自家經營的洗衣店。這些會讓秀蓮失序的因子在在攪亂著平凡無奇的一生,而她被困在洗衣機裡頭兜繞,日復一日的用下一個鳥事裡解決或忽略上一個鳥事。於是「everything」使命般地來到秀蓮跟前啟動,一個截然不同的老公阿法威門盡讓她做些奇怪舉措(我很喜歡這個類似NPC的設定,沒有最怪只有更怪,敢衝破就沒有人不是神選之人,所以無論是爸爸女兒門口警衛都能四通八達找到別的宇宙的自己)為了找到對抗全宇宙的大魔王豬八土扒姬的能力,秀蓮被迫要融會貫通每個宇宙的技能,這讓秀蓮看見自己在人生每個分岔路後成為了什麼樣的人,千生萬世中有那麼多成功版本的她,好像就能給這個失敗者一點的慰藉。正是因為這一生的秀蓮是個nothing,所以這張白紙能被賦予各種顏色,成為幾乎無所不能的everything。為什麼是幾乎?因為愛仍是秀蓮的軟肋。縱使秀蓮和女兒喬伊相處總是劍拔弩張,她不承認喬伊交女友,就連女兒對她失望透頂離開現場,她都要追上去衝一句:「你少吃點,又胖了。」秀蓮的愛跟不認同她的父親如出一徹:你不好、你不行、你要聽我的才是對的。所以秀蓮在發現喬伊就是豬八在這一世的化身後,還是一昧的將女兒所有她解釋不來的叛逆歸因在壞身分干擾,而非她帶給女兒的影響。「所以你到現在還是沒有接受這個宇宙的我喜歡女生這件事?」喬伊眼神驟變為豬八,冷到沒有希望,也不見絕望。豬八創造出貝果宇宙,那裏已然自成一格的超脫世俗。豬八對秀蓮說:「我一直在找你,只是想要有人看看我所看過的。」在阿法宇宙被博士激化導致黑化的豬八、在平凡宇宙被秀蓮一再否定的喬伊,共享著很相似的失望:為什麼你不能愛本來的我?為什麼我的付出沒辦法讓我們都好過點?是不是…連我都不要這個自己的時候,那些接踵而來的壞情緒與爛結果就打不倒我了?這就是「everywhere」。秀蓮這次看見了每一個她投以熱愛的世界,到頭來都會反噬。在熱狗手手宇宙的秀蓮和愛侶垂蒂有溝通障礙;在浣熊飯店宇宙的秀蓮,妒忌浣熊帶給同事的好處而揭發他們、在她沒有選擇威門的宇宙裡,她跟功成名就的威門重逢,她終於能被純粹的慾望主宰。唯有在石頭宇宙,秀蓮和豬八反而遁入近乎「空」的造詣中,他們得以無需作為、波瀾不驚、見山是山。她到哪裡,哪裡就有毀滅,既然毀滅終將降臨,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業力,秀蓮也決定不要自己了。但那個最平凡的威門,還在喬伊和秀蓮身邊。聲嘶力竭的要大家看到事情好的那一面,無論哪個宇宙的威門,都選擇在爛泥裡挖掘希望的種子,不管有沒有,他會盡力而為。在滿是荒蕪、黑暗吞沒、看破紅塵後,那種明知難為但仍要為之的,是只有內觀自我才會找到的光束。大多時候散亂的生活碎片會將那道光隱匿起來,自我欺騙那早已不復存在。但到底是你不允許它在混亂世道存在、還是你認為自己做不到?這個命題在此片也有致敬的《駭客任務》有至深的討論。那顆打在額頭的子彈,若你認為它傷得到自己,那麼必死無疑,但若看作googly eyes,那麼你便身處可愛至極的花花世界。千萬個秀蓮得到威門的感召,明白人生在非線性下得到的不是總和後的平均值,不能拿一個衝動下的產物定義所有後。她遠離貝果的黑洞,也幫助本來是敵方的打手們一一找到微小卻能驅動他們人生的瞬間,可是喬伊仍要往黑洞去,因為母親的想開不代表化解喬伊的劫。喬伊的劫,就是她與母親的結,不美好的關係就是萬劫不復…嗎?秀蓮拼搏拉住喬伊,告訴她:「我是妳媽,有那麼多個宇宙我為什麼要和你在這裡耗?就算只有一點點的美好、一點點的意義,我都會陪著你找。」對,我們載浮載沉的尋找,時而歡快時而苦痛,就是「all at once」。人降生在這世上,就是存在的開始,察覺到自己存在,感受它必然的恐懼、虛無與死亡的現實。體驗內外的變化,在在都是不斷的定義、更新、超越著本來的我。《媽的多重宇宙》在宏觀上超然,但仍在茫茫宇宙海中告訴觀眾他們的價值觀——擇善、擇愛,即使失望沮喪,那都是這個你能夠存在於此的原因,因為混沌的世界中,任何存在都是有趣的註解。再怎麼困頓,一想到有個宇宙的我可能因此展演舒眉,好像也就好一些了呢。
Read more亞裔演員進軍好萊塢要嶄露頭角,往往要歷經比一般歐美演員更嚴峻的挑戰。 揭開好萊塢過去歷史,以亞裔演員為主角的電影,甚難擺脫電影界對於亞裔的刻板印象,例如二〇年代的《唐人街繁華夢》、六〇年代《蘇絲黃的世界》等,亦或以亞裔導演所執導的功夫電影,直至《臥虎藏龍》爆火,確定美國市場對字幕的接受度,2018年的《瘋狂亞洲富豪》廣受注目,吸引大量對亞裔演員的關注,2022年的楊紫瓊出演的《媽的多重宇宙》不僅在奧斯卡頒獎前就橫掃了許多國際大獎、影展等300多個獎項榮耀,更是奪得了7項奧斯卡獎項。如此優秀,就讓我們來認識更多由亞裔演員主演的影劇吧! 《媽的多重宇宙》2022年的美國科幻電影,由關家永與丹尼爾·舒奈特編導。此部的影評可說是只有極好或極壞,毫無中間值。跳耀的敘述方式讓劇情形成片段,看似毫無關係又緊扣相連,讓劇情非常符合「多重宇宙」這個新興詞彙,以大量的特效和跳躍式敘事;女主角秀蓮是華裔移民,在一次家庭事件中意外捲入其他宇宙,展開冒險、拯救世界的故事,若你是電影狂熱者,可以在此片看到許多與各知名電影致敬的元素,看似神奇的劇情除了展現移民後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無奈,也透過多重宇宙發現家人的羈絆,並與心靈對話,不斷試圖向內、向外探詢自我的本質,與自己和家人展開和解的過程。
Read more▲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尚氣》電影海報 漫威首部華人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相信是許多華人漫威迷引頸期盼的一部大片,筆者在2019年當時漫威官方公布電影製作後,便盼著官方選角的結果,沒料到後續其實沒有太多相關消息釋出,據漫威表示拍攝過程中還一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停拍。漫威史上第一部以「華人」為主軸的超級英雄電影隨著釋出了一系列預告與劇照後,第一波討論聲量也隨之而來。男主角「尚氣」由眾多影迷認為當之無愧的劉思慕領銜主演,不在話下的武打功夫絕對是最佳人選;反倒是向來形象良好的影帝-梁朝偉,這次飾演了超大「反派」滿大人,影帝無與倫比的氣場,實在是讓影迷震懾不已!另外,除了梁朝偉、楊紫瓊和劉思慕之外,其他亞裔臉孔及新晉演員你認識嗎? 梁朝偉-《尚氣》「文武/滿大人」
Read more《媽的多重宇宙》演員與劇情簡介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由關家永與丹尼爾·舒奈特編導,演員包括楊紫瓊、關繼威、史蒂芬妮·許、珍妮·史雷、岑勇康、吳漢章和潔美·李·寇蒂斯。劇情講述一位華裔移民捲入了一場瘋狂的冒險,她獨自一人能透過探索其他宇宙來拯救世界。電影在 2022 年上架,OTT 目前在 HBO GO 可以觀看。《媽的多重宇宙》評價與心得首先恭喜楊紫瓊成為首位華裔奧斯卡影后!《媽的多重宇宙》裡的多重宇宙,與其它電影的多重宇宙不同。這部電影主要是角色能在自己的世界中,通過機器以及做一些奇怪的指令,來獲得其它世界的記憶與技藝;可以想像成靈體的穿越,而不是肉身穿越多重宇宙。這個多重宇宙的宇宙觀讓人想到佛法中的大千世界,就是千生‧萬世 (Part 1: Everything),A 宇宙的人們找到跨越大千世界的方式,可以假設是 A 宇宙的秀蓮逼喬伊不斷穿越,最後喬伊發覺世間萬物沒有任何意義,就殺了秀蓮創造一個貝果打算毀滅整個世界,並到各個宇宙中去殺秀蓮,讓她無法阻止毀滅計劃。依照最後的解決方式來看,秀蓮為了對抗老爸手下,並沒有像之前一樣單純以暴力解決,而是進入多重宇宙中找到每個人心中的執念,並幫助他們獲得幸福,這段就是碧落‧黃泉(Part 2: Everywhere)。對喬伊則是向她證明自己的愛,尊重喬伊是一個獨立且完整的個體,不再逼迫她做任何選擇,並願意成為一位傾聽與陪伴她的家人。以喬伊的設定來看,電影中我們的本體是一個靈魂意識,而靈魂意識的分支依照不同選擇發展成不同宇宙,但還是與主要靈魂意識相連結,靈魂意識可以變成人、石頭或是布偶等任何東西。所以當秀蓮在某個宇宙用愛感化喬伊時,受到這個分支的影響,喬伊的靈魂意識選擇放棄自我毀滅。與喬伊看遍大千世界後對世界絕望不同,威門曾說過現在這個宇宙的秀蓮是最慘的一個,因此她在不同宇宙中看見了各種希望,最後選擇在現有宇宙珍惜與關注身邊的人事物。對比之下,電影開頭秀蓮雖然與家人一起生活,但仿佛與大家活在不同時空般,老公想跟她離婚,女兒受不了她而叛逆。但經過整個冒險過程,最後她選擇有意識的活在當下,也就是此生‧此世(Part 3: All at Once)。如果多重宇宙讓人有點混亂,可以將其想像成因果輪迴會簡單一點,因果輪迴的時間是朝同個方向前進的,在這部電影中的時間則朝著不同方向前進。我們的靈魂意識在來到人世間後,被塵世間的各種俗事影響,產生各種慾望與執念。這些執念會跟著我們來到下個輪迴,直到我們在某一個輪迴時能夠體認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好好將這一世的每一天給過完。喬伊的貝果看起來像是所謂的「空」,同樣是看破一切沒有任何意義,不同的是喬伊的空是毀滅一切,而那並非真正的空。秀蓮貼假眼在額頭上就像她開了天眼一樣看破一切,她的活在當下更像是空該有的樣子。對秀蓮來說,她知道在多重宇宙中的一切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都只是靈魂意識中的分支,萬事萬物皆為虛幻,但其仍選擇活在當下盡力去愛身邊的人,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這就是秀蓮所謂的空。當然,以上這一切都只是筆者看完電影的想法,也許單純是自己想太多,也有可能《媽的多重宇宙》只是部多重宇宙的搞笑片而已?所以如果觀點跟你想的不同請以你自身為主。
Read more金馬九項入圍大熱門《五月雪》上映後,該片導演張吉安曾經談論本片是「只能在異鄉溫柔的讀的給家鄉的情書」,這部穿越時空,從1969到2019的兩段式電影,展現了馬來西亞不能談論的禁忌話題:一場至今弄不清死者身分的大屠殺。侯孝賢與阿比查邦風格?其實拿侯孝賢或者阿比查邦來看張吉安最初是一種常見的宣傳策略,因為一個新導演我們往往習慣用名導的來描述以增進觀眾的興趣,尤其如果導演自己有表達對特定導演的偏好,那麼我們就更容易順著導演的指出的某種偶像來描述該導演的「優點」比如說有些人在張吉安的電影裡看到了侯孝賢的長鏡頭或是對遠景的著迷,還有這種對「童年往事」的留念,畢竟《南巫》他就直說這是改編自己父親的故事,其父自從被下降頭後就成了乩童,而張吉安其童年更有目睹過許多怪奇的往事,這就是為什麼其提到阿比查邦,在阿比查邦的世界裡,這些事情也很正常。但這種語言描述策略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如果導演真的脫離了他的偶像的影響,而越來越在其新作品裡展現他自己,那麼他以前那些被稱讚為像某些導演的優點就會馬上變成一種拘束,一個很簡單的原因是,張吉安年過中年才當導演,然而其除了本科是念電影之外,還是一個多年的廣播人還有戲曲人甚至是人類文化田野調查人,這跟侯孝賢野路子出身直奔片場或者阿比查邦裝置錄像到藝術電影的路徑有天壤之別,更多的帶有某種知識分子的色彩,這就是為什麼要論解釋自己的作品的能力,張吉安會比這兩位前輩還厲害,因為他是先深度的了解這些他拍攝的事物背後的強烈的因果關係,而非以一種神話式的或者是氛圍取向的策略來經營他的電影,你在他的作品裡面找不到什麼知識上辨認不出來的東西或者難以解釋的選擇。更詳細的說就是,張吉安的電影,是在試圖去理解他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乃至於那些超自然但仍然具有真實生活質感的事情,他在疏理這些事情的過程裡,發現了種族、文化、宗教等多樣元素的介入還有一個繁複的權力場域,而他所做的就是將其再現出來甚至是除魅化的,而這就是為什麼他在呈現超自然事物,比如說白皮膚的小鬼,或者是被困山洞的珂娘時,一切都如此清晰且可見,彷彿人神之間的界線就像各種種族、文化、宗教等多項差異那樣是可以跨過的,其中沒有任何「跨不過去」的事物。就像他父親告訴他的,他並沒有當乩童的天份。張吉安清楚的知道這一點,以致於當他在自己的電影,無論是《南巫》或者是《五月雪》時,比起「他扮演的對象被再現」這件事,更重要的是去「再現對象與其他事物的關係」,他真正強調的,不是這些具有差異性的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者神怪傳說,從他這個馬來西亞華人看來有多獵奇多刺激,而是他們處在什麼樣的社會關係網之內。然而到了《五月雪》,《南巫》的「懸念」則成了一種「留白」,這裡有了「跨不過去」的事物。「從小我在外面玩太晚回家時,婆婆就會恐嚇我,你再不聽話,『513』就把你吃掉!當時我以為那是一個怪物還是什麼。」513首先以怪物的身分進入張吉安的生活,而他至今所做的一切都在試圖理解它。《南巫》到《五月雪》的性別延續與策略轉向在《南巫》裡面,延宕在整個故事的事件首先是一名女性阿燕的丈夫阿昌莫名生了怪病,甚至會吐出鐵釘,就醫無果下,不信神的她只好尋求馬來西亞上各種宗教與儀式,來試圖拯救丈夫,那是華人祭拜版的拿督公,是歸化為伊斯蘭解降師的暹邏師父,也是山洞裡的珂娘,珂娘從中國而來,被馬來巫師愛上,強硬施法使其留在這裡,並最終接受當地服飾紗籠,有別於外界謠傳其脾氣不好,她幫助了同樣身為女性的女主角。在這過程裡觀眾也會對宗教與儀式產生思考,在馬來西亞這個多元之地,你根本不知道你惹到什麼超自然力量,而這些超自然力量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比如當珂娘要阿燕把其丈夫阿昌平日喜愛祭拜的拿督公與其衣物沈入大海時,我們便看到了某種女性超自然力量,對男性超自然力量的反擊,拿督公的乩身講話暴躁且憤怒,而珂娘溫柔且平靜,阿燕則聽從其指示,來到丈夫被下降頭的大樹下,拿起馬來西亞的儀式劍大喊:「我不怕你了!」儼然已從這一切混沌裡站穩腳跟,不只是對降頭鬼或者背後下咒者,還是對這一切反覆跌宕的生活,包括體現權力競逐的語言政策,我們不能忘記在電影設定的1987年,去年入獄的馬來西亞首相納吉也曾在惡名昭彰的「茅草行動」說道,他不會收回馬來短劍,直到上面沾滿華人的血。其實如果真的要替張吉安這樣的奇幻恐怖電影尋找一種近親來比附的話,更像是威廉·佛雷金知名的恐怖經典《大法師》,因為本片同樣也是一名不信教的女性為了拯救自己的家人才慢慢從相信科學逐步皈依天主教信仰,所以擺在她面前的是「信與不信」的問題,而在馬來西亞這個地方,多元種族、文化、宗教的相互衝突與相互影響體現在本片裡,你完全無法只依靠一種力量在此求生存,伊斯蘭文化在馬來西亞的主流化一方面成為穩定馬來西亞政治的基底,另一方面其對其他文化在本質上的排擠也妨礙了馬來西亞的共存與團結。這就是為什麼張吉安需要拍《五月雪》,在這部片裡,他試圖更加逼近一切的起源,無論是馬來西亞,還是一切的種族、文化、宗教的衝突。今年《五月雪》是轉向,也是一種回歸,因為早在2018年的《義山》這部短片裡,張吉安就以女性為主角,展現中國戲曲與義山亂葬崗之間的並置,而時序上,《南巫》發生在1987年,該年政府大規模逮捕異議人士並施加酷刑以噤聲人民的「茅草行動」實際上是1969年的「513大屠殺」的延續。但是513又從何而來呢?張吉安進一步的追問時,他找到的是狼牙皇帝,還有狼牙皇帝這部電影的編劇,東姑·阿布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他又是誰?他是馬來西亞開國元勳,而他父親是吉打蘇丹國王在《五月雪》裡,乍看只涉及了兩個時空,但實際上你會發現,馬來西亞一切都在片中出現的文本裡,不斷的溯源,如同片頭所放置的馬來紀年裡面寫道,控制麻六甲港口的明朝皇帝因為要讓麻六甲王朝的蘇丹臣服,而生了痲瘋病,最終只能藉由喝蘇丹的洗腳水來道歉才能獲得治癒。換言之,馬來人,曾經拒絕中國的統治而不願屈居於他們之下,然而馬來人掌控的政權在未來的某天成了當年他們反抗的壓迫者,因意外飲血而成為嗜血的狼牙皇帝,這是張吉安置於片中的批判。至此可見,張吉安的《五月雪》與思想不只是為了華人受害者的權益,還是以馬來西亞為主體性在生長的,否則他只需關注與展示華人離散史的部份即可。但是不知道上面這些就不能看《五月雪》嗎?從女性入門的共情不需科普可能是吃了上次《南巫》票房慘澹的虧,電影裡,《五月雪》這次在字幕上不只寫出許多細小聲響是什麼,還幫一無所知的觀眾科普裡面的各種物件或者標語,可以說非常貼心。而這也體現了馬來西亞是一個種族宗教文化的多元之地,這些多元造成了觀眾在知識上接受的隔閡,甚至因此而不敢接近這部電影。然而我認為本片有很多你不需要先去科普,不需要先查資料也能看懂的東西,甚至我認為這些東西,甚至是張吉安在電影裡做的最好的東西,是這些東西讓觀眾看完《五月雪》之後被為之吸引而跟著去查詢片中的歷史脈絡,自行拼湊這一切來龍去脈的隱含細節。我們不能夠把《五月雪》看做是張吉安這一生的文史報告,更不是一篇影像論文。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感受的是片中角色的處境,比如萬芳飾演的阿英,她作為一個女性從小就和身為娘惹族的母親受到爸爸的打壓與邊緣化,只因娘惹意味著沾染了馬來文化的不純華人,當哥哥被爸爸帶去給拿督公祝福時,在教室被其他學生霸凌的她,在被母親牽去給父親後,不只沒有受到安慰,母親給父親的,她那被同學弄髒的衣物還被父親嫌棄而不拿給拿督公祝福,即便母親提著飯菜過來。而當父親帶著她的兄弟去大華戲院(Majestic Theatre)看《負心的人》時,她只能夠被留下來跟母親一起看戲。多年以後,失去了父親與兄弟的阿英,決定踏上旅程尋找父兄的屍骨,這時電影已經演了超過一半,觀眾也與她一起透過不同的鏡頭語言,來到2018年的當代,外頭世界好像已經擺脫歷史,然而其中仍有事物在騷動。張吉安在處理《五月雪》時,透過片中權力最低下的女性來做為倖存者,讓觀眾體會到她們的艱難處境與深沈哀傷,阿英與其母親在513中活下來,而母親餘生都在尋求其父親還有兄弟的屍骨,這就是為什麼時空一跳後,作為成年女人的阿英被憤怒的丈夫灑金紙並咒罵她就跟她的神經病母親一樣找墳找到死好了。在此,一個本該和樂的家庭卻被切成兩部分,只因為一方缺乏了另一方的記憶,他們不像觀眾,與阿英一起感受過那一晚「跨不過去」的恐懼,那是突如其來的槍響與悲鳴,是視域之外的死亡與暴力,她與母親,還有那些同樣失去家人的戲班子們,在戲臺後感受那隔一層廉幕的大屠殺,如同世界各地的觀眾坐在電影院,隔著銀幕,不斷接近,並思考著這一個異樣的時空,那種出自於人,卻超乎於人,不斷揮之不去的恐怖還有傷痕,絕對不只馬來西亞的513事件,而目睹者自此無法與未目睹者生活在同一個位面上。正如阿英的丈夫先是用柵欄把家圍起來,又在抓到阿英偷偷搭他妹妹的車要前往義山雙溪毛糯亂葬崗時,一邊咒罵一邊拿菜扔她們一樣,性別在此用來作國族分裂的隱喻,一個家因為這樣不再和諧,但這種和諧並非難以解決,只要其中一方不要用自己的「看不見」否定另一方的「看的見」即可,這種「看不見」與「看的見」的差異,進一步呈現在阿英終於抵達的墳場那裏,她不知道她的家人是否真的在這裡,這就是為什麼她的第一站還是得去大華戲院祭拜父兄,因為她知道他們死在那裡,同時觀眾也藉由張吉安的電影看到那台載走滿山屍體且一路滴血成溪的卡車,進一步暗示還沒徹底死去的弟弟在車上的最後煎熬。而阿英,最終遇見了穿著戲服的女鬼,這是片中另一個與阿英家有關係的家庭的母親,她也在513中失去了自己的母親甚至是她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為什麼隔這麼多年她還穿著戲服。在張吉安的電影裡,女性地位的平等與種族乃至於文化甚至是宗教的平等是同樣重要的,對張吉安而言,過去無法藉由遺忘而克服,這條路終究是走不通的,而如果最被打壓者都能支撐下去持續前行,何以政府要用各種理由推托追尋並展現真相的「團結責任」?《五月雪》確實不是控訴,而如其所言是情書這封情書說的是「是時候帶起那些被遺留在過去的孤魂野鬼,還他們真實容貌,一起走向未來。」義山的亂葬崗不該繼續是亂葬崗,政府應該公開相關檔案,協助家屬一起還原真相,並讓他們找到家人,以利馬來西亞真正的團結,這就是馬來西亞人張吉安而不只是華人張吉安透過本片想說的,他在本片展現了馬來西亞不被看見的過去,然而這卻不該是終點,因為終點必須由整個國家上下一起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就是張吉安寄寓影像的情感,即便馬來西亞不是刪減就是拒絕他這些關於馬來西亞的作品在本地上映,他也要將這超越時空的情書在世界讀出來,為了走不出來的馬來西亞。
Read more民主、自由、平等、理想,人人都有個「美國夢」 是夢想成真或事與願違?唯有親自走過才知道!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是許多人選擇移民的初衷,推薦2部電影─《夢想之地》與《美國女孩》分別從不同時空背景和敘事切角、以家庭關係與相處際遇為出發來探討「美國夢」。兩支長片相通點是透過導演半自傳式的真實故事為始,講述異國文化下的衝突與融合,值得你花些時間用心品味劇中主角們在面對現實困難的深刻情感糾葛。 《夢想之地》
Read more貌似是《悲情城市》式的對歷史回望,但缺乏侯孝賢在情感上的克制,前後兩個章節中無法取得調性的統一性,更無法克制創作者本身的主觀性。當創作者在處理如此龐大的歷史創傷時,若非為《辛德勒的名單》將重心聚焦在歷史人物上時,人物情感就容易形成一具空殼。 對我而言,《五月雪》就使人物成了承載創作者本身投射情感的載體。在《南巫》中的魔幻寫實依然可見一斑,但當張吉安更加施力於事件本身時,人物的刻板化即自然而然的形成,成了影片的一大敗筆(第二折的過度用力和感性)。 不過,張吉安依然在導演調度和視聽語言上下足功夫,展現其影像功力,幾顆長鏡頭和橫搖的使用都讓人印象深刻;他親自操刀的配樂也適時的點綴、襯托影像本身。不過難以掩蓋的是,張吉安導演無力控制整個龐大的歷史傷痕,進而使影片的斷裂感成為頗為嚴重的問題。
Read more《富都青年》由李心潔監製,王禮霖編導,吳慷仁、陳澤耀、鄧金煌、林宣妤、周雪婷主演。本片入圍第六十屆金馬七大獎項,並由吳慷仁獲得最佳男主角獎。與法師在會客室的對談,是全劇的最高潮。吳慷仁在這一場根本演技大爆發! 故事講述兩個無血緣兄弟 — — 阿邦與阿迪,因無身份證之故無法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藏於富都的破舊老社區中苟且偷生。聾啞哥哥阿邦,在市場謀生,任勞任怨;衝動弟弟阿迪,行非法勾當,想早日離開富都。社工佳恩熱心幫助兩人取得身份證,然而,猝不及防的意外卻讓兩人遠離嚮往的日子,走上末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