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兒咕咕叫》(Coo-Coo 043):鴿舍中的川流之島
相較鍾孟宏在《陽光普照》當中用著親情外皮包裝他最擅長的黑色電影,詹京霖藉鴿舍與台灣影視作品少見的賽鴿文化築起了另一座川流之島,《一家子兒咕咕叫》延續了導演前作的寫實基調,卻也在預算與格局有著更大的發揮空間之下增添了魔幻的色彩。更具巧思的攝影技巧與構圖、在泰坦廳看震撼不已的賽鴿音效設計、許志遠節制卻十分有效的音樂處理,展現詹京霖一流的導演調度功力。
在文本上藉兒子/鴿子的離散做出了家庭這個主體的失衡,在多少有著新電影寫實基調之下,《哈勇家》捕捉了討喜自然的那面、《一家子兒咕咕叫》捕捉了最殘酷的那一面,詹京霖對社會底層家庭和父權暴力的想像,都源自於游安順飾演的欽哥—他以這個角色帶出家庭失序的源頭、並以最討人厭的方向前進,毫無顧慮的情形之下折磨觀看者(此處為褒義)。當沒有人喜歡這個角色之時,電影便已成功一半,游安順的表演極為用力—但這同時也是將觀眾推向極端值的關鍵。
但在(和《哈勇家》比較之下)影片取向不同的情況下,《一家子兒咕咕叫》勢必得盡可能地將多線敘事收束起來,但也在這樣提供觀眾交代的局面之下,影片的旁枝處理到最後頗為凌亂,但還是讓人好奇160分鐘的版本。
另一個讓整個看似粗暴的文本能夠成立的關鍵便落在胡智強身上,在一部幾乎不過於強調因,而偏重結果的電影而言,小虎的不明身世便使他的表演更沒有包袱,也至於到了這個失衡的家庭時,他的表演能夠使電影注入一個鮮活的氣息,在一片死寂的氣氛當中,他收放自如的功力都使他在眾角色之間的火花都十分成功。
即使電影到了高慧君出現後便走向瀕臨失控的局面,詹京霖仍盡可能地賦予這些角色們一個輪迴性、甚至被宿命捆綁的結局,《陽光普照》當中的溫情主義在《一家子兒咕咕叫》當中幾乎只是驚鴻一瞥,也因此讓影片本身略顯冰冷。在這兩個故事架構看似雷同的影片中,詹京霖走出了一個相對大膽且會使不少觀眾感到不耐煩的路線,電影也有著幾顆非常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定鏡鬥毆、負片、淌血暈開來)。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