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MDb
《范保德》:血緣像是複製了另一個自己,在世界上延續未完的故事。
「我又仔細回想阿猴說的,但卻想不通讓人勇敢的,到底因為掌握了生,還是掌握了死?」
生是細胞的複製,是世界的變化,是死亡的開端。隱藏的、赤裸的故事,連結起多少生命的過客,就留下多少味道。
很久沒有在電影中,突然想閉起眼睛感受裡頭的聲音。喜歡這部片細膩的聲音處理,尤其是范保德在天井澆花的魔幻片段,當我正有想要閉上眼的念頭,導演就給了一片黑幕。聽著水的聲響,少了畫面,彷彿也一起進入了角色的情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黑畫面的片段,提醒觀者聆聽、感受。
以現代感和唯美鏡頭包裝台灣文化,把亞洲男性的陽剛與偽裝壓抑的情感濃縮進電影中。五金行、午夜的水果行、洗衣店、旅館、安靜的街弄、嘈雜的熱炒店,在色彩飽和的鏡頭下,都多了一分現代美感。尤其酒店的拍攝讓我想到Nicolas Winding Refn的暴力美學,鮮豔的美術色彩、電子樂和剪輯節奏都很有歐美電影感。對我來說,是一場特別的觀影經驗,無法說是喜歡,某種程度,這些不同的文化質感,也抹去了不少台灣土地的氣味。
片中的對白、口白很精練,沒有什麼廢話,好幾句都讓人深思。配上雷光夏的音樂,整體氛圍充滿了文學性。雖然不是那麼吊書袋,但台詞的文學感讓我想到最近看的《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在美之中,蘊藏哲理。不過,全片台詞在這樣迂迴的模式下進行,讓我有些疲乏。(或許這也表現了片中想呈現的偽裝壓抑吧,「故作無情,正是保護深情的方法。」)
喜歡片中一些影像語言。泡溫泉的父子,卸下偽裝,父親再想如何編謊,也只能接受彼此赤裸的樣子。Newman和范保德兩人在酒店的包廂裡,手碰到了他的鮮血。最後走到天井,和范保德有了連結。有趣的表現,為本片增加了些不同的思考。
片中角色眾多,很多卻進退場快速,讓人無法進入他們的情緒。導演說人生中本來就是有這麼多過客,相遇離開總難以捉摸。然而,飾演范保德的黃仲崑表現得特別出色,情緒和內心感受的處理在有限的台詞中,很內斂地說服了我。
人總是為了自己的存在徬徨,究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在消失後,會帶來什麼改變。血緣像是複製了另一個自己,在世界上延續未完的故事。那撇除血緣呢?最近很多令人難過的新聞,那些決定讓自己消失的靈魂,留下的那些美沒有跟著消失,那正是人活過的證據,也是一種力量吧。如同片中說的辣椒放進油鍋,撈出來之後,辣椒變了,油也變了。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