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去法國前先跟著電影玩轉巴黎,踩點地標快筆記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網站《午夜巴黎》電影劇照


說起巴黎,絕對會想到的形容詞莫過於「浪漫」。而這個浪漫的花都巴黎,是許多人旅遊的夢想清單之一,也是很多電影、MV的取景地,以法國巴黎為背景的電影中,經常帶點浪漫、懷舊的氛圍。包含大家最為熟悉的羅浮宮、巴黎鐵塔、左岸、凱旋門、莎士比亞書店,還有經常見到的蒙馬特山丘、比爾阿克姆橋、協和廣場等等…都是常見的地點。而法國的美可以藉由觀賞幾部法國經典電影,跟著影片中的主角們一起走入時尚與歷史交融的美麗花都。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雙風車咖啡館(Café des 2 Moulins)


​​電影以巴黎蒙馬特為背景, 女主艾蜜莉在巴黎蒙馬特的「雙風車咖啡館」(Café des 2 Moulins)裡擔任女服務生,​​有一天,艾蜜莉意外發現家中浴室裡,暗藏一個寶盒,雖然內心膽怯慌張,卻仍暗中下定決心要物歸原主,隨著物品主人收到盒子後,喚起童年回憶而淚崩,艾蜜莉發現了「幫助他人」的魅力。​


電影因魔幻、浪漫的調性走紅,艾蜜莉的少女世界也帶到現實中的蒙馬特「雙風車咖啡館」(Café des 2 Moulins),這裡變成了無數影迷朝聖的知名景點,全世界的遊客都要在這裡瘋狂自拍,然後在他們必點的法式焦糖烤布蕾冷卻前,抓緊時間拿湯匙敲敲上頭的焦糖殼—烤布蕾,這也同樣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甜點。


●《午夜巴黎》-​聖艾蒂安教堂(Saint-Étienne-du-Mont)​


​​主要描述述男主角吉爾(Gil Pender)即將於秋天舉辦婚禮,卻總是無法融入未婚妻伊內茲(Inez)的家庭氛圍,也似乎無法全然接受伊內茲的價值觀;加上創作遇上了困境,因而陷入迷惘。​


​​在寫作之路上不順的蓋爾,偶然搭上一輛車子,來到了1920年的巴黎,遇到了像是海明威、費茲傑羅等當代著名的作家,以及其他當代的大師,許多巴黎街上風景,不論是羅丹的展覽、市集、酒吧和道路,都很有魅力,讓人想要到巴黎去親眼看看。​


​​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所嚮往的美好年代,對吉爾來說,能代表1920年代的巴黎的人事物就是他的理想,但是對生活在1920年代的亞得莉亞娜來說,1890年代的巴黎才是她最嚮往的時候,而當吉爾和亞得莉亞娜來到1890年代的巴黎時,當代的大師則更嚮往文藝復興時期,這讓吉爾認知到,不論什麼樣的年代,都會有人更嚮往以前的美好,如何接受現實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 如果對歐洲當代的藝術或文學感興趣,那麼當你和吉爾一樣見到像是畢卡索、達利、柯爾波特等人時,你或許也能感受到共鳴,如果你也期待來一場穿梭時空之旅,或許你也可以去聖艾蒂安教堂(Saint-Étienne-du-Mont)前的階梯坐坐,或許你也能等到那輛開往「美好年代」的汽車。​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