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ETFLIX 官方資訊網站 Tudum)
✦
愛是決心,愛是一種選擇。
Love is determination. Love is a choice one makes.
✦ 無雷劇評
本傳描繪了火熱熱的浪漫愛情,前傳則展現了另一種形式的愛,基於身份之重,這段關係除了自身的情感,更多是面臨龐大責任的身不由己,但兩人也演繹出了強烈的互動火花,及痛苦仍堅決的愛情旅程。
同樣因為主角身份,前傳劇情主軸與本傳頗不相同,許多篇幅涉及到政治與種族議題。此外,本傳中睿智犀利的丹柏莉夫人,在前傳的蛻變歷程也是劇情重點,她的智慧與交涉手腕都令人印象深刻。最後觸動人心的結局,將橫跨世代的感情做了極美的收尾,這個系列再次成功描寫一個偉大而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 有雷心得
雖然劇名主角是夏洛特,但不可諱言喬治的表現更驚豔些。他完美詮釋複雜而迷人的角色魅力。尤其,初登場時的幽默貼心與真誠笑容,透過螢幕也能感受到墜入愛河的美好開始,而掩飾恐懼時的兇狠、病發時的脆弱,也增加更多角色深度。
夏洛特的個性相對較單一,充滿自我意識、嗆辣無比的她,面對陌生環境也無所畏懼,但正因她有著如此強悍的本質,才能以過人的毅力與魄力陪伴著喬治,如此恆久如星辰、堅立於天地間的決心是她愛的方式。縱使漫長時間流逝,她被寂寞折磨不堪,仍能保有對待喬治的初心,最終幕的兩人相視微笑,如此超越國家重擔、精神磨難的愛情,令我感動到淚流滿面。
關於丹柏莉夫人的故事則幾乎是富含政治性的。作為童養媳與有色人種,她的生命更加全面地仰賴著丈夫與在位者的呼吸而活,而她有智慧、膽識、與手段,足以步步為營實現丈夫的願望並促使種族平等;但丈夫過世後,卻再次展示在父權制度內,無論一位女性多有生存能力,終究難以被允許自立的屈辱。最後,她仍然是靠著自己與王后建立的互信關係,才得以保住頭銜。這段故事的描寫也讓這位在本傳中始終睿智的長輩角色背景更為豐滿。
如果有「最希望他們幸福的情侶」排行榜,布林斯利和雷諾斯應該能名列前茅,兩人分別擔任國王與王后貼身侍從,身份就像是命中注定,他們的戀愛與國王王后的命運緊緊相繫。每一次的秘密會面,都融合著為主的忠心與為愛的癡心,輕輕的手指相碰就充滿火花,一個眼神交換就已足夠訴說並理解一切。最後當兩人開心共舞的畫面切換成年長版布林斯利的獨舞時,讓人迫切想知道那雷諾斯呢?
年長版布林斯利的演員在訪問時表示,「雷諾斯是他一生的摯愛,但畢竟同性戀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他們都無法真正在一起」。然而,主創也表示對於這對性感、有趣又浪漫的情侶,她還有更多可以寫的,或許未來還有機會看到這對情侶在步入中老年之前的故事。
✦ 值得一提
劇中的喬治三世有許多設定是基於史實,他樸實親民,愛好科學、藝術與農業,甚至促進了英國農業革命。劇中一段痛苦的控訴「注定要為這個偉大國家的幸與不幸而活」也是出自他筆下的自述。他與愛好藝術的妻子夏洛特在婚禮上第一次見面,並購入白金漢宮作為王后的住所,兩人共享了快樂的婚姻與十五名子女。不同於他的前後任國王,喬治從未有過情婦。喬治著名的精神症狀是在中年後才發生,目前普遍認為是血液疾病「紫質症」,也曾經因為一段嚴重的病發期,而無法按例在國會開幕時致詞,導致國會激烈討論任命攝政王事宜。夏洛特也因此與兒子喬治四世為攝政權鬥爭而一度關係惡化。
近期柏捷頓家族原作者茱莉亞昆恩的過往發言再次引起討論,根據 podcast Shelf Love EP 94,昆恩曾在被問及為何書中很少有色人種或酷兒角色時,她回應:「我寫的是過著舒適生活人們的幸福愛情,我不認為那些族群在那個背景是過著這樣的生活。」而在此作品經由知名影集編劇與製作人珊達萊梅斯改編獲得大成功後,小說的暢銷程度更勝過往,並以劇照作為封面再版。
但有些人認為,在有色人種演員的書封底下,仍然是幾乎全白人的故事,這是否是錯誤的宣傳?昆恩的作品如此透過改編才達到多元化並獲得了驚人利潤,是否壓縮了其他原本就書寫多元化故事作者的生存空間?這個思考方向細膩而值得深思,但也許也忽略了多元程度並非選擇改編作品時的第一考量。昆恩除了支持本傳的改編方向,這次也與萊梅斯合著了夏洛特王后的原著小說,也許透過和不同視角作者的密切合作,讓她更能理解這些族群故事在這種時代背景裡的可能性。若以單一作品而言,影集的改編在故事性與議題中做到蠻好的平衡與取捨,並以高品質取得優異成績與能見度,對於影視作品的多元化仍有正面貢獻。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