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好萊塢歌舞電影的迷人之處,不只演員歌喉,更結合了誇張的舞蹈和戲劇效果,實為獨特的娛樂饗宴。觀眾一邊享受電影劇情,一邊沉浸在華麗的舞蹈場面和動聽的音樂旋律。生活即是舞台的臨場感,將百老匯的精隨帶入電影。好萊塢歌舞電影的演員和舞者精湛且充沛的演出,極為振奮人心,讓電影更具層次,如果你錯過這些電影,肯定會扼腕。
《歌舞青春》
這部電影曾榮獲美國艾美獎,不只是我們的青春,也是迪士尼最成功的原創電影系列。2006年上映後又推出續集《歌舞青春2》、《歌舞青春3:畢業季》。電影講述的兩個來自完全不同生活環境的高中生,在校園裡的衝突與對立,最後克服壓力共同追求夢想,是一部熱血的青春校園劇。男主角特洛伊受父親影響,熱愛籃球並成為籃球校隊隊長;女主角凱碧則是文靜內向的數學天才少女。在聖誕節度假期間,兩人都被母親從度假中心趕去參加派對,在派對中被起鬨上台唱歌,意外發現自己的歌唱天賦和對方有絕佳默契。兩人經歷一連串的事件找尋自我,並在過程中漸漸被對方吸引,一起實現夢想、發展歌唱潛力。
《歌喉讚》
談到歌舞片就不能遺漏《歌喉讚》的美好歌喉!這部在2012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喜劇電影,大幅改編自米奇·瑞普金的同名文字作品。導演傑森摩爾將音樂元素擴及整部電影,讓人能夠細細品味阿卡貝拉的動人旋律,也讓觀眾參與這群大學生的生活日常。女主角是嚮往DJ工作的大學新鮮人貝卡,孤僻的她是個寧願用耳機隔絕社交的女孩,進入大學生活總感自己格格不入,卻因音樂而意外加入一群怪咖女生團體。他們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熱愛音樂,每個人都擁有好歌喉,能唱出天籟美聲。貝卡帶領這團怪咖女孩努力過關斬將,參加美國大學的阿卡貝拉歌唱大賽,過程發生一系列荒唐的糗事,卻也更加凝聚了大家的情感。
《媽媽咪呀!》
「Mamma mia, here we go again!」這句歌詞一出場肯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梅莉史翠普(梅姨)的經典電影《媽媽咪呀!》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凱薩琳·詹森創作的知名音樂劇。劇名來自瑞典ABBA樂團1975年年度排行榜冠軍的同名單曲,上映時創下全世界6億1千5百萬美金票房。梅姨小時候曾經接受過歌劇訓練,這部劇讓她大展歌喉,硬是以演員之姿以歌聲豔冠群芳。Mamma Mia為義大利語,原意是「我的媽媽」,但中文片名「我的媽呀!」卻更貼合劇情的驚訝之感。故事圍繞女主角蘇菲和她的單身母親唐娜,因為蘇菲希望在婚禮上讓父親引領走上紅毯,偷偷邀請來母親的三位舊情人中,希望從中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引發一系列有趣的插曲。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