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韓國電影《薄荷糖》影評:是我們改變了自己,還是社會改變了我們!

​​韓國電影《薄荷糖》影評:是我們改變了自己,還是社會改變了我們​


​​目前看到編導李滄東劇本最縝密的一次,也是我覺得最有壓迫感,政治指涉最犀利的一次。開頭先用歡樂的郊遊,反襯主角內心的絕望,再透過每一次的時間回溯,隨著時光的火車,讓我們看到這個會外遇、看起來性情有些暴烈的男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墮落跟毀滅。​


​​六次的時空回溯,都是先讓我們看到結果,然後逐步去挖掘原因,而每一段不只解決了前一段的疑問,更可以呼應其他段的生命歷程。這些過程的「抉擇」形塑了他最後的結局,讓人不勝唏噓。而電影第五次回溯,則向我們解答一個性格乖巧的人,是如何被時代、政治影響,逐漸墮落與暴烈。那些心靈痛苦就像他的腳傷,一次一次傷得更嚴重,越來越難以癒合。而「人生真美麗」就像善良的手,正向字詞變成了割開他傷口的最大兇器。唯一給他支持的,是短暫的陪伴,是夜晚的一次溫柔,月亮照進了他們溫存的小屋,夜裡的激情成為了生命的出口,擁抱成為了最緩和的慰藉,只可惜主角的陰暗總無法迎來光亮,那一份錯過或許是這個故事中最大的遺憾之一。(當然還給她相機也是最大的遺憾)​


​​主角的人生從工人、士兵、警察到商人,隱含了韓國21世紀最後20年的政治風暴與金融風暴的強烈批判,他也成為政治權力下的犧牲品。​


​​而「人生真美麗」這句話,究竟是保持什麼心境訴說。他對終於說出口的囚犯,說早一點說出來不是更好,那份關切依舊證明了他還是開頭那個單純喜歡拍花的人。成為商人的主角再次遇到囚犯,那句「人生真美麗」卻更為酸苦、無奈、憤怒,也成為事後回想時最讓我感到毛骨悚然的地方。經歷一切悲痛的他,早已不相信生命有歡樂了嗎?生命對他來說就只是一步步痛苦的折磨嗎?但1999年郊遊的前三天,觀眾發現他害怕死亡,也無法活著,這種生死不如的悲痛,或許正是讓一切更爲悲劇的原因。​


​​男主角的演技與層次真的太猛了,加上李滄東精密的佈局,實在是太驚人的一部片。​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