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飢餓遊戲前傳》:當驪歌為自由而唱


預告一出,我便發出上了年紀的感嘆:「第一集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啊!」


想起了象徵「學舌鳥」的凱妮絲,她不受體制所容的倔將臉龐,非得要人看見她展翅,才肯飛揚。那股傲氣像是她在第一集在都城首次亮相時,身穿的火焰禮服,初見看不出特別,但一眼瞬間,無法忽視的烈焰在她走過的每寸土地燃起怒吼。


飢餓遊戲三部曲的成功,我認為有一半要歸功於珍妮佛勞倫斯演活了凱妮絲,畢竟那股魅力不是誰都有的。


前傳說的是大反派史諾總統年輕的事蹟,自然沒了凱妮絲,誰有能力接任那隻揭竿起義的「鳴鳥」呢?

說是接任也不全然,以時間軸來看,這部前傳奠定了後來飢餓遊戲之所以有這些那些規則的原因。冷若寒冰的史諾,會看不順眼火焰女孩凱妮絲,也是因為凱妮絲身上有著和鳴鳥女孩相似的特質。


「希望,這是唯一比恐懼更強烈的東西。一點點希望會鼓舞人,許多的希望卻會招致危險,一點星火無妨,只要別燎原就好。」史諾在凱妮絲點亮眾人雙眼時,提醒了遊戲設計師。他的警告,源自多年前也曾有過希望,一個被剝奪的希望。


史諾的希望是露西·格雷,一個闖進他生命,又翩然離去的女人。她與凱妮絲一樣,來自十二區,在抽籤日的反常表現引起矚目,一舉成為媒體寵兒,也是遊戲場上的首要獵物。不同的是,凱妮絲內斂冷靜,有許多活下去的技能,而露西高調又熱衷展現自我,歌聲是她唯一的武器。很多評論拿凱妮絲和露西做比較,但這番比較沒什麼意義,凱妮絲作為系列片的主角,主動性相對高,前傳的主角則是史諾,露西這個角色的功能更像是史諾的指引與牽掛,以及最重要的「懸念」。


史諾為求上位,他被分配到輔助貢品露西在遊戲中存活。兩人在生死關頭培養出默契與愛戀,「飢餓遊戲」在前傳充其量只是個過渡性的情節工具,真正要觀眾看到的,是史諾的慾望如何一步步墜入深淵,成為後面那個玩弄行政區居民,目空一切也要殺害無辜的冷峻總統。


單看這個角色的營造是很飽滿的。史諾雖然立志成為總統,人前人後懂得要表露什麼樣的面向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史諾的聰明,是聰明到連自己都騙得過,露西讓他知道原來他會愛人,會有想保護的人,會有不顧一切與摯愛離開的衝動。可是他們的愛在權力遊戲裡只得付諸東流,無論最後露西是自主放蛇離他而去,還是被都城的人帶走,都不影響這個人格最後一道養成手續——滋長的恨意。


史諾的恨不能被解開,所以唯有露西消失,他才能帶著仇恨壯大自身,也壯大飢餓遊戲對人性的操弄,這不正是這個體制的目的?他們設計遊戲,讓被統治的行政區人民相信有希望就能活下去,以度過其他被壓迫和奴役的時間;他們設計人性,讓遊戲中的貢品們放大了嗜血的劣根性,忘卻了「善」,便有理由繼續壓制這些暴力份子;他們設計愛與恨,讓史諾擁有過,才能理解失去的痛。


露西是奔向自由的鳴鳥,不為體制而歌;史諾是匍匐地底的毒蛇,服從規矩再伺機而動。


遊戲設計師在結尾又問了一次史諾,飢餓遊戲設計的初衷是什麼?


他了解到自己殺戮的本性,是愛無法撼動的,他不需要愛,他需要的是手握權力與生命的暢意。


兩人相愛,注定無果。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
小琪: 最愛這類玩命逃殺遊戲
2024-01-12 02:21
: 有趣的前傳
2024-01-12 02:20
Cindy: 超愛飢餓遊戲!!
2024-01-1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