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老狐狸》善良與自私該怎麼抉擇


《老狐狸》身為金馬獎最大贏家,囊括了包括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四項大獎。此片講述1990年代台灣股價飆漲時代底下的單親家庭故事,主角廖泰來節儉並和兒子廖界相依為命,他們的目標就是買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電影的步調緩慢沉穩,讓人感覺像老狐狸的步伐,不疾不徐、隱藏心機,卻不會拖沓無聊。


廖泰來是一個老實人,他很努力卻不幸運,電影中不斷以他為了存錢買房子所做的行為表現出他的迫切,廖家的晚餐永遠是從他工作的港式餐廳帶回來的、還沒洗完澡就要關瓦斯、兒子的衣服是自己做的、水用滴的水表才不會跑等等,他不投機買股票,從小地方省錢。可惜這些努力仍然趕不上大環境的快速變遷,即使有了頭期款,飆漲的房價卻讓他依然買不起房子。劉冠廷將小人物在大環境下滿滿的無力感演繹得很生動,和白潤音父子倆的溫馨互動與衝突也很可愛。


但買不到房子卻讓兒子廖界著急了,他認識了被大家稱為「老狐狸」的房東謝老闆,初生之犢不畏虎,他不懂利益、不理解那些迂迴周旋,他只知道不斷地拜託老狐狸賣他爸爸房子。老狐狸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於是想教導他如何成功,廖界也在嚐到「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的滋味後,開始向老狐狸學習他的人生哲理,一句貫徹全片的:「干我屁事。」強迫自己將所有同情跟人情世故拋諸腦後,只為了成功。然而老狐狸終生信奉著的「自私」,卻與父親所教導的「善良」背道而馳,導致了父子間發生衝突。


老狐狸和廖界在車上的一段戲道出了老狐狸的內心世界,他面對著廖界,也是面對著他自己。廖界講著「我跟你不一樣」,老狐狸回「跟我一樣有什麼不好」,他不僅在問廖界,也在問離他而去的兒子,甚至是在問自己。他這一生難道都錯了嗎?寂靜的車內,難得顯露出的內心情緒顯得萬籟喧囂。這幕導演利用車子的玻璃反射營造這段對話,電影中也不斷出現鏡子的元素,尤其是單向玻璃的運用,更是直接代表了老狐狸。


善良與自私該如何抉擇,難道在乎別人感受就不可能成功,這中間沒有一個平衡嗎?這個現實的問題降臨在才小學的廖界身上,可以看到成長中的廖界不斷地在兩者間摸索,導演也在最後給出了答案。


片中利用角色訴說在那個全民皆股的時代下的大起大落和無奈,他們不僅代表著時代,也成為了讓廖界這個角色成長的養分;諸如秘書、樓下老李、腳踏車行老闆、同學母親等等,這些小人物反而更代表了1990年代。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
Zou: 很好看
2024-03-05 08:41
阿德: 好有趣欸
2024-01-22 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