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看久仰已久的《范保德》,但在看到蕭雅全以《老狐狸》一舉奪下2023年金馬獎最佳導演,陳慕義也拿下最佳男配角,這部片就放在我的待看清單中了。
《老狐狸》以台股飛漲又狂跌的80年代為背景,以一對在那個時代的父子作為主角,討論了一個為富或是為仁的故事。廖泰來和廖介,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子,有個買下一間房子開理髮店完成媽媽遺願的夢想;但儘管已經餐餐吃工作餐廳的剩菜,省水省瓦斯,存錢的速度還是遠不及房價水漲船高。
廖介巧合遇見租房子給爸爸的人,由司機開著名貴的車載著,住在豪宅裡,到哪裡都會感受到其他人敬畏的眼神,和廖介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大家都叫他「老狐狸」。單純善良的孩子遇見了成功卻自私冷酷的巨賈,除了感受到世界對他以及爸爸的不公平,也逐漸受到這個現實力量的誘惑。現實是,善良的人希望消除不平等,而自私的人利用不平等來成功,要當個成功的人,人不能過度善良。
「郵差送信、小偷偷東西、收垃圾的被割傷,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句話從母親被垃圾中的刀片割傷而過世的老狐狸口中說出,別具意義。自私的人知道階級永遠存在,要成功只能想著讓自己奮力跳離下層階級;而善良的人無法看到其他人受苦,幻想著能夠犧牲自己拯救其他人,儘管這意味著放棄機會。
「我要做善良的失敗者,還是要當自私的贏家?」電影的結尾,廖泰來做出他的選擇,來到公園肩靠肩坐在廖介的身邊。多年後,廖介也在一場會議中做出了他的選擇,似乎從兩邊個都偷了一點,有點狡黠,有點「老狐狸」。
我很喜歡電影並沒有用說教的方式灌輸「善為先」或是「惡有惡報」這樣的價值(長大了的我們都知道世界不是這樣的),而是留給觀眾思考,以及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選擇。電影中的善良呈現自然而溫柔,廖家父子日常卻又可愛的相處,林秘書幫忙照顧生病的廖泰來,麵店老闆的招待等,雖然很簡單,但足夠自然真摯有力。
另外,電影中考究的服裝,佈景和道具,壁紙和木地板、玻璃箱子裡的狗玩具、復古花色的筷子桶,真的像極了我童年記憶裡我家的樣子,老公寓、窄巷子、樓下外省老伯伯開的麵店,簡直是從這一代人共同記憶裡直接擷取出來的。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