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被德國人歸在藝術類電影的《蒼鷺與少年》


宮崎駿的最新力作《 蒼鷺與少年》,在日本和美國首映後都拿下極佳票房,在德國的藝術類電影中也有相當好的表現,引發廣泛討論。有德國影評家笑稱宮崎駿為「動畫界的麥可喬登」,不只因為他卓越的表現,更因為他常說要退休,卻又以更好的姿態重新出現。今年一月,這部動畫電影擊敗迪士尼和皮卡斯工作室的多部作品如《元素方程式》(Elemental) 、《星願》(Wish)等,拿下金球獎,這也是宮崎駿人生中第一座金球獎。


《蒼鷺與少年》帶有宮崎駿作品中慣常的幾個元素:對自然的情愫、反戰思考、主人翁對自我的生命追尋,以及「女性角色」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它的故事背景是戰後的日本,故事主軸以名為真人的男孩出發,他在火災中失去摯愛的母親,之後隨著父親和阿姨搬到鄉下居住,父親娶了阿姨做他的繼母,繼母很快就懷有身孕,真人壓抑著內心的憤怒和不滿。某日,因為繼母失蹤,他進入一座廢棄塔樓尋找繼母,卻發現了另一個世界,並遇上故事的另外一主角——長相奇特且會變化身形的蒼鷺。


真人剛開始對於蒼鷺相當不悅,但後來卻和蒼鷺發展成如同朋友般的情誼。最後,真人在另一個奇幻的世界裡,和似是母親形象的人重逢,也面對一個重要的選擇:「要留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虛構世界裡,還是要回到有限的、並不總是公平的真實人生?」這也呼應著動畫電影的日文標題:「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在電影裡,真人母親留下給他的書也有著一樣的書名。同時,這也是宮崎駿導演改編的同名小說書名。導演藉著電影或許也想問觀眾「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多數影評家都認為,這部動畫是自傳性成分極高的作品。宮崎駿先生的家人當時也是在戰前逃離東京,他的童年充滿了戰後歲月的匱乏,透過電影,他描繪出整個世代的創傷。真人在故事裡被迫告別母親家鄉與童年,幾乎就像他自己的人生一樣。


德國影評家認為,宮崎駿電影裡想要傳達的哲理,很難在第一眼就馬上理解,尤其是他的電影哲學對西方觀眾來說稍有難度,這也是為什麼在德國它被歸類在藝術類電影中。但喜歡宮崎駿電影的人,已經對於這種敘事手法相當熟悉,比一般觀眾更能掌握電影細節和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宮崎駿的動畫背景時常引用知名畫作或歐美日建築,這次在《蒼鷺與少年》中有個背景正是引用瑞士象徵派畫家 Arnold Böcklin 的「死亡之島」(Die Toteninsel),這幅作品在歐洲相當知名,還衍伸出許多不同的版本。從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於閱讀和藝術的涉獵極廣,也成為作品本身的養分。


許多影迷看完電影後或許不禁想問,這真的是宮崎駿先生的最後一部作品了嗎?和宮崎駿一起創辦吉卜力工作室的鈴木敏夫,在接受法國媒體訪問時回應,和宮崎駿討論退休事宜根本沒有意義,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下一個計劃」。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
niu: 宮崎駿超棒
2024-02-20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