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敲敲門》:轉動門把,當作對我的回答

敲敲門

轉動門把,當作對我的回答


小女孩溫玲捉取草上的蚱蜢,將牠們放進大型玻璃瓶中飼養,一一為他們取了名字,溫的這份舉動展現了「造物主」對人的操控,將四名陌生男女與同志夫夫和孩子關進了同一個木屋,紋了身的大手好似握在手中的武器,足以一刀奪取他人性命,這種由外至內的隱喻,確實帶來一種逐漸限縮的窒息感。小溫替壯碩的新朋友雷納「打開罐子」,代表了她為這群人開啟了大門,只聽聞一會兒的「敲門聲」就跨過界線闖入,將他們綁在了椅子上,要求他們得在三人之中選擇一人死亡,世界才不至於毀滅,看似荒謬的情節設定,細想或許也能說得通了。


劇本自然是以聖經啟示錄為發想,四名陌生男女直白地表明了「天啟四騎士」的身分,每當這一家人「拒絕」,他們就得將自己獻祭,成為降臨人間的災禍。新聞報導上的巨浪、疫情、無故的墜機以及他們所見打雷造成的森林大火,對應了傳統認定的「瘟疫、戰爭、飢荒與死亡」,或許可說是這個世代對「末日」的新解讀,尤其放在了全球「肺炎疫情」肆虐、「烏俄戰爭」開打,以及發生「土耳其大地震」的此刻,更加凸顯這份「預言」的真實性。這類災難的出現,不免讓我聯想到同一位導演執導過的《破天荒》,這回則是將直觀的災難放遠來看,反倒增添了難以猜想的懸疑感,究竟是網路聚攏一群「看見異象」之人的邪教,還是真正受到精神感召的先知者?電影的結局沒有給出驚人的反轉,而是直接向觀眾展示了答案。


當然,「選擇」不僅能造就命運,也能造就一對雙親。從另一個角度看來,《敲敲門》就是「為人父母」的必經過程,為孩子展示了施加暴力必然受到懲罰的「惡意」,善於烹調的大廚總是惦記著孩子是否溫飽的「養育」,如看見人影的鏡中之光照耀身心靈的「引導」,或是即使互相傷害過後仍要學著擁抱彼此的「治癒」。他們說:歷史上有無數的家庭都曾做過這份極其殘酷的「選擇」,「犧牲」的主題也就此浮上了檯面,艾瑞克爸爸的「犧牲」,看破的是養育孩子的「必然」,「說出來的話,必須是事實。」為了心中堅定的信念,他決定犧牲小我,拯救世界上其他的家庭,他的意志,也能種在女兒溫遊玩的那片草地,而後長成了綠意盎然的森林,繼續庇蔭著下一代人。


天空染成了水墨色迎來了絕望,卻在大雨之後重獲新生。《敲敲門》依舊是奈沙馬蘭帶來的高概念故事腳本,此次則是穿插回憶來補述,讓敘事推進的同時增加角色的深度,與總在最後關頭大反轉的導演印記(慣用手法)相比,這次確實真誠了不少。然而,本次最令我驚豔的則是戴夫巴帝斯塔,呈現出「小學教師」角色所背負的重量,誓死守護孩子們的未來所下的決心,躺在搖椅前的最後忠告確實打動了我,哀傷中仍懷著一股希望,他的演出令我信服。最後,不得不讚賞本片對於同志族群的設定,擺脫了所有「刻意政治正確」作品的主觀印象,展示這份連上天都會嫉妒的純粹之愛,面對面望著彼此的眼神,相信了「永遠同在」的承諾,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再次哼著歌穿上boogie shoes一起舞動著。


🎶延伸聽歌: 生命樹 《KnockKnock》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