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模仿犯》Netflix重磅懸疑影集!五大重點搶先看|無雷解析

模仿犯

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是刻劃關於犯罪心理、媒體亂象和偵查辦案的驚悚之作,由金獎團隊與實力派演員共同創作。上架三天就奪下平台觀看量第一的成績,究竟它有什麼看點和魅力,以及與原作的差異在哪呢?


【劇情重點】

   故事描述台灣90年代,一名正義凜然且執著的檢察官郭曉其(吳慷仁),面對當時一起「斷掌」殺人命案,在持續追查之下,意外發現這是一起精心雕琢的連續殺人案,甚至與過去的案件有所關聯;中間歷經許多波折與多方挑戰,正當以為抓到兇嫌時,卻發現案情不單純,一名自稱noh的面具男竟開始公然挑釁警檢,並掀起社會中「惡」的波瀾…。

-「我一定會抓到你的,你玩完了!」


必看亮點

   ✅改以檢察官主軸追兇

   原作為總字數破百萬,共計一千三百多頁的日本推理小說《模倣犯》,本身就難以進行改編,因為其背後不但有難分難捨的案件,劇中甚至有多達43位角色與不同故事線。然而,這次劇組對原作進行精簡化後,用十集的片長去舖陳與調查,仍保留了各事件的連結以及與原作的對位之處,甚至在有限的篇幅內交代妥人物關係和性格,讓觀眾更好入口。同時,編劇在敘事結構上也進行重構,用原著中沒有的角色-吳慷仁飾演的「郭曉其」檢察官作為串起所有故事的軸心,以及各角色的交會點,也藉此角引領觀眾釐清整起事件的脈絡。這樣的更動是影集最大的改編,相較於小說更多的著墨在檢警辦案上,加速劇情的推進,更加強化正義和罪惡對抗的張力。


吳慷仁說:「郭曉其就是可以串起所有人物的角色,他沒有刻意被神化,沒有通天本領或跳躍性思考,辦案方式也沒有不按牌理出牌,他的塑造是很真實的。我帶著觀眾一步步走到最後,感受這個案件給我的反撲是什麼。」


-「我始終相信,法律的初衷,不是為了保護他那種人而存在的。」


   ✅在地改編與演技實力

   以厚實的懸疑劇情為基底,在地化的改編也讓影集有更多的可看之處,例如宮廟和詩籤的台灣宗教、熟悉的巷弄和歷史足跡,以及90年代的掃黑行動,都讓台灣的觀眾更有感觸。當然實力派演員的演技也是一大看點,除了飾演做事一板一眼的檢察官「吳慷仁」,還有「柯佳嬿」飾演與其合作的臨床心理師、「江宜蓉」飾演存有善良的記者、「庹宗華」飾演的資深刑警、「林心如」飾演的強勢當家主播、「姚淳耀」飾演對新聞抱有高度敏感的主持人,其他還有范少勳、陳博正、游安順、劉亮佐、段鈞豪、湯志偉等人,演員組成的含金量之高也非常吸引人。


-「我們總是習慣,把自己擁有的東西視為理所當然,等到你失去之後才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該無條件地理解你、愛你,等你明白這個道理,有時候也太晚了。」


   眾多鑲金的演員將書中的人物詮釋地有血有肉,人物的情緒表情與內心戲都細膩地呈現出來,形塑角色對峙與情感拉扯的張力。除了鮮明立體的人物,影集的攝影、剪輯、音樂等技術組也執行地優秀,更增添氛圍感,令人佩服台劇的水準越來越好、質感驚豔。


 -「一個真正的強者,就像水一樣,因為不管什麼樣的打擊都無法改變水。」


   ✅層層堆疊的懸疑氛圍

  影集開頭,便以一位『面具男』形象的反派向觀眾拋出一道問題:「你相不相信,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兇手…」立刻為故事蒙上一層厚厚的駭人氣息。接二連三的恐怖畫面,以及詭譎的案件共同點:拇指脫臼、臉上被畫口紅、紅禮盒、KINK夜店、與父母聯繫少的女性,還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口哨聲,種種疑點製造出的懸疑和肅殺氛圍十分濃厚,不禁讓觀眾揣測:是多麼扭曲、邪惡的兇手才下手地如此兇狠?一件件的連續殺人案件,彷彿是他的個人創作,中途還多次挑釁檢警、挑戰司法,甚至利用媒體一點一滴地摧毀社會。劇中兇手的身份直到中後段才揭曉,很佩服編劇將兇手藏得很深,當以為案件偵破之時卻又來個轉折,帶領檢警與觀眾進入下半場的對決。戲劇性的發展給人的帶入感強烈,層層堆疊的懸念容易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這就是本影集的魅力。


-「客觀地陳述事實,不過就是毫無創意地完成;而操控過的真相,才是最有渲染力的殺人按鈕。」


   ✅社會現實與真相操弄

  相較於「本格派」著重於推理解謎,本作偏向注重寫實、探討現實的「社會派」,對於每個角色,不論是受害者、加害者,還是警檢、家屬、媒體,甚至是市井小民都有所描繪。影集製作人曾瀚賢分享:「在面對無差別殺人的事件,到底人心應該要往哪裡去?這個題目其實非常值得探討且有力量。」劇中不論是檢察官郭曉其、被害家屬馬義男、刑警林尚勇、嫌疑犯家屬胡允慧,還是旁觀的媒體記者等人,都細膩描寫不同立場人物的想法和心境轉變。這當中『媒體』便是影響人心的重要關鍵,影集花了不少篇幅在描述媒體亂象,尤其當事件未明之時,真相是可以被操弄的。正如吳慷仁所說:「當有一個力量開始能夠操縱媒體,甚至操縱大家的眼球時,有時候人心、甚至我們的認知,並不如想像的堅強。」


-「新聞是假的,是可以創造的,人也是。」


   導演張榮吉對此透露:「新聞媒體作為第四權,對大眾而言就是一個公正、客觀的傳播管道,但它其實也可以是一把雙面刃。這次《模仿犯》中我們就設定它是被兇手利用散播惡的一個媒介,透過兇手操弄媒體,『惡』也經由這個媒介像是病毒一樣不斷蔓延到人心,更感染整個社會氛圍。」特別在這個社會,人人都為了追求流量、博取目光,所謂的『真相』可能早已被扭取甚至捏造,淪為一場又一場的真人秀。另一方面,身為旁觀者的市民或網民,也在這環境下逐漸腐敗,對於女性被暴力傷害的新聞,往往不是指責兇手,更多的是檢討被害者;抑或跟從某人的臆測而隨之起舞,不知不覺自己也變得嗜血、成為輿論的加害者。最後案件的兇手消失了,但Noh有消失嗎?


-「我們永遠有機會做出高尚的選擇,不必像野獸一樣屈服於本能,被恐懼或憤怒所左右,世界也許變得不同。」


   ✅惡與善的區隔和省思

   除了對於媒體亂象的探討,劇本也有對於善惡與人性的爭辯。若純粹製造混亂、濫殺無辜的人是『邪惡』,那麼以私刑的方式進行復仇要怎麼定義呢?抑或袖手旁觀、甚至加以批判的觀眾又該放在什麼位置?也許這所謂的『惡』潛藏在任何人心中,只是模糊難以區隔,或當下我們渾然不知。原作者宮部美幸補充:「我希望觀眾務必細細品味這部有著驚悚恐怖劇情的影集,並可以探討對於人來說,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能藉由這部影集深深反思這一個重要的問題。」雖然這議題的思辨在本作中不至於太犀利、明顯,卻仍有不少的感觸。


-「我曾經以為,只要消滅事件上的邪惡,就可以逃避自己心裡的黑暗;但最後,我卻在整個過程中迷失了自己。」


   再者,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如疾病般的惡停止蔓延?也許能在劇中找到其中一種答案。其實細看劇情,不難發覺其中隱含了家庭與子女教育的社會難題,一場慾望的失控可能源自家庭的破裂或失衡而堆疊、演變。如果我們多關懷身旁的人、適時地去理解對方,或許有機會能阻止一連串憾事的發生。不論是家人或朋友之間,還是父母對子女,抑或子女對父母都是。製作人曾瀚賢鼓勵:「《模仿犯》其實就是一場慾望的失控,『惡』像病毒蔓延在城市的過程。希望透過劇中善與惡交織所產生的對話,成為療癒大家的善良能量,在這個瘋狂世界,我們都需要更多的『光亮』來照耀彼此。」


-「但我現在明白了,無論是我,還是這個世界,黑暗都不會消失。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更多的溫暖跟光去平衡。」


   結語與推薦

   這是一部改編日本著名懸疑小說的扎實犯罪驚悚劇。除了找來吳慷仁、柯佳嬿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共演,將書中角色立體化;劇組也重新解構敘述的視角和人物,讓影集不但精簡、好消化,也使劇情保持高張力與順暢度。另外在地化的元素、優秀的拍攝技術,加上層層堆疊的懸念及布局,更將故事的氛圍渲染到位,戲劇性的發展讓人忍不住一口氣看完。故事表面上是推理故事,但背後專注的是不同角色的面向和行為,進而深入挖掘輿論操弄、人性掙扎、家庭關懷等議題,帶給我們諸多反思和啟發。


   特別推薦給:吳慷仁或〈模倣犯〉小說的粉絲、對於檢警偵案、犯罪懸疑題材有興趣,抑或體悟社會亂象與反思的妳及你。


導演:張榮吉、張亨如

演員:吳慷仁、柯佳嬿、庹宗華、姚淳耀、范少勳、江宜蓉、夏騰宏、林心如、陳博正、黃河

(圖/翻攝自netflix之公開發布劇照)


COMMENT

登入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