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的教育》:血色斑駁的成年禮
柯震東確實是今年看到最強的新導演人選之一,對於故事格局的掌握以及篇幅拿捏精準,起初以為會是「柯皮刀骨」的影片,但電影到了30分鐘後直接狠狠地打破這個迷思,刀式中二大概僅存在影片第一章前半段,剩下的都是柯震東在應對這個故事時該如何呈現,並展現最了殘酷的一面。
-
《黑的教育》多少能夠看出柯震東對於影像上的一些生澀感,頗為尷尬的慢速攝影在前半段多少使人不耐,天台上的分鏡也略感卡頓,而鏡頭本身也十分偏袒朱軒洋,但這部片從來都不是任何一個人的主場,朱軒洋在前後情緒上的轉換細膩、宋柏緯相對不吃重的冷血表演洗刷了過往對他的印象、蔡凡熹從《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到這部片風水輪流轉的角色命運,其實都展現了柯震東在演員表演調度上如何藉這個小格局去逼出演員最極端的一面。
-
相較《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當中的批判性而言,《黑的教育》意外地並沒有朝著批判教育體制的套路走,它簡單地不過就是一個成年禮,但實則複雜在試探人性的道德底線,以「社會上好人與壞人的比例」做核心,探索著80%非極端值的善惡分界,這便是九把刀在中二風格的包袱之下難以做到的,柯震東無須藉角色口中說出,就能道出「我恨這個世界」的意念。
-
影片本身也將這短短80分鐘切割成了「猴子、好人、壞人」三大篇幅—雖感受不到這樣處理的必要性,但戴立忍口中說出的「做壞事」和「做錯事」之間的灰色地帶確實也引申出了這終究是個殘酷的世界。同樣是柯震東主演的短片《侵密》講述的是螢光幕前明星做「錯」事被揭穿過後的種種,到了《黑的教育》便有了對做「壞」事的另一種放大檢視,成長最慘痛的代價無論是哪個都會風雲變色。
-
《黑的教育》使柯震東多了導演的創作者身份—少數跳脫九把刀筆下形象的他,讓觀眾認識了我們從未見識到的柯震東。《黑的教育》就像是柯震東對這個世界發表的厭世宣言,昭告世人他早已絕非《那些年》當中的柯景騰,而是即將能夠獨當一面—演而優則導的新銳導演。
COMMENT